八项规定在基层贵在落实
2014-08-15尚柏仁
尚柏仁
八项规定落实一阵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下来,落实下去。八项规定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一个庄严的承诺,更是一件不很容易就能执行的事情。在和基层干部的广泛接触中,感到他们对八项规定反映良好、寄予厚望。但同时,也有很大的担忧和顾虑。他们担心落实八项规定会“一阵风”、“前紧后松”,担心上层机关不从实际出发去落实,而是照抄照搬、一刀切,造成基层干部不执行不行,执行又执行不下去。他们还担心基层改了上级不改,群众改了干部不改,干部看热闹多,自己做“局外人”。
基层干部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决定了落实八项规定决不是一劳永逸。对基层干部往往疏于监督,多年来他们又存在着严重的攀比心理。
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投入越来越多,基层干部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在一些地方不少农村干部集人权事权财权于一身,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也是监督者,一旦把握不好,监督不到位,很容易出事。
上若好者,下必甚焉。基层干部身上的毛病,多是跟着上级领导干部学的,上级带什么头,下级走什么路。基层干部对八项规定多在观望,看上级干部是闹着玩的还是动真格的。
基层干部办很多事都需要对上级“意思、打点”,多年形成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八项规定在一些单位、部门得不到切实贯彻,吃喝风由明转暗。社会分配不正,人们对政策资源享受不均,也导致基层干部思想变化,认为八项规定是上级部门和领导干部的事,与自己无关,漠不关心。
基层干部工作环境差、待遇低、任务重,“晋升空间小”,“发展压力大”,“培训机会少”。接触的基层干部中,不少人认为,自己在政治上没前途,经济上不实惠,工作上有压力。尤其在当今社会普遍崇拜金钱和权力的价值取向下,高物价、高房价、高学费、高医疗费迫使他们拼命地为钱而活。因此,尽管面上落实了八项规定,心里却不以为然,存在观望心理。
一位在基层工作三十多年的乡镇干部讲,落实八项规定上级领导干部和部门要带好头,做出榜样。同时,要体谅基层工作的难处,关心在一线工作的基层干部的生活待遇和政治进步。
很多干部之所以“不对人民群众和下级负责,只对上级和领导负责”,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帽子是上级和领导给的,与下级和人民群众无关,人民群众怎么不了他”。因此,要重用人民群众拥护的干部,只有重用了公正廉洁、无私为民的干部,才能把八项规定一抓到底。
更重要的事,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来监督。落实八项规定,仅靠领导干部自身是难以解决问题的,必须让人民群众参与进来,让全社会来监督。同时,加大处罚力度。对那些违反八项规定的领导干部,绝不手软,组织上不要搞平衡,不要姑息,要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