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学视角下残健融合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2014-08-15徐五所

运动 2014年16期
关键词:聋人手语残疾人

徐五所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以体育教育为内容的融合教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逐步开始实施。这种以公平教育权思想为理念的,以通过融合残疾人进入正常体育课为形式的,以残疾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体育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当今残疾人体育教育的趋势。目前我国残疾人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残健融合体育教学模式也在被不断尝试,究竟这种教育模式能给残疾学生带来什么,是不是科学的教学模式,对于推进我国高等学校残疾人教育有何影响,这是笔者下面要研究的内容。

1 残健融合的界定

目前我国高校的残疾人主要以听力残疾为主,这里的“残”指的是有听力障碍的大学生。残健融合指的是融合听障大学生和健全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来从事相关活动,残健融合是残疾人体育活动追求的最终目标。融合是人人都享有的权利,为残疾人提供融合的体育活动环境,使这种融合体育活动既满足残疾人的能力和需要,又不致使他们会感到有异于常人的隔离感,只有这样才能使残疾人适应主流社会环境。

2 残健融合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

2.1 “和而不同”的教育观

中国传统和谐观的要义就是“和而不同”。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古典哲学中, “和”与“同”差别很大,“同”不能存 “异”,“和”不但能存“异”,而且必须有“异”,才能称其为“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要通过政策、措施,将不适当的差别和失衡的社会关系调整到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状态。和而不同的教育观下应该体现融合的合理性、选择性与适度性特 点。融合所体现的应该是一种平等的互 动,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助的前提下,才能达到残健融合所期待的目的。

2.2 口语与手语的融合

在残健融合的教学对象中有部分是听力障碍的残疾人,致使口语讲授失去了应有的效果,因此在残健融合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依托手语,也就是说在残健融合的教学过程中要实现讲授法的运用,最好的途径就是口语与手语的融合,这样才能使讲授法发挥它最大的教学作用。

2.3 声音与振动的交融

在常规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通常用声音来传播指令,如集合等,通常采用口语或哨声来实现。然而,这种常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残健融合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需要,改善教学手段与方法是当务之急。聋人的触觉很灵敏,因此可以选择在全地板的室内上课,利用跺脚来发出震动,吸引学生注意,再通过手语或唇语来实现沟通,也可以通过其他技术产品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在残健融合体育教学模式下的体育课堂是利用口语、手语与振动相结合的课堂,是有声与无声相融合的课堂。

2.4 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聋人大学生和健全大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使我们在教学评价上不能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如跑步,健全学生听口令或听枪就可以起跑,而聋人大学生必须看烟或手势才可以起跑,在启动时间上就有差距。所以应该采用多元、全面的评价方式,这样才能客观全面地对残健融合这个集体中的个体进行合理、客观的评价。

3 残健融合体育教学模式的作用

3.1 有利于聋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聋人大学生由于自身的残疾在涉及社会的很多方面大多会感到自卑,导致他们不愿意和健全人沟通,不愿意和健全人接触,更不愿和健全人一起参与活动,久而久之分化为两个群体,随之产生了群体意识。而残健融合体育教学模式就是打破原先的隔离教育,让聋人与健全学生一起参与体育运动,促进他们相互了解、相互帮 助,从而促使他们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最终使聋人大学生适应主流社会,融入主流社会。所以说,这种教学模式对聋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有利于改善健全大学生对聋人大学生的偏见

聋人大学生的体育教育一直是与健全 大学生分开的,致使健全大学生和聋人大学生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比较少,造成他们之间的沟通少之又少,更谈不上了解了。残健融合体育教学模式给他们提供了融合的环境,增加了他们相互了解,相互帮助的机会,也增加了他们合作过程中相互认可的机会。这种教育方式,使聋人大学生摆脱了以前对健全大学生的看法,如健全大学生看不起他们,不愿带他们玩等,也使健全大学生摆脱了以前对聋人大学生的看法,如聋人大学生团体意识差,沟通困难,运动水平差等。这种教育方式体现了公平教育,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构建。

3.3 有利于体育资源的优化共享

目前很多特殊院校对健全大学生和聋人大学生的体育教学是分开的,也就是相对独立的。在选课系统里聋人的体育课是系统安排的,而健全大学生的体育课是分项目选择的。因此,不论是体育项目的选择,还是体育教师的选择都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残健融合体育教学模式使聋人大学生和健全大学生共同参加选课,这不仅优化了教育资源,而且充分尊重了聋人大学生的教育权。由于聋人大学生的行政班级一般都不超过30 人,而正常选课班级一般都是30 ~ 40 人,这样也节约了教育资源。

3.4 有利于推动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伴随着它的改革,残健融合体育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之一,它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种教育模式已经尽可能实现公平公正的教育,优化了体育资源,也变相加速了学校相关教学配套设施的建设。如果高校的这种残健融合体育教学模式通过实践能够得到学生、家长、教师们的一致认可,那么其他学科也可以效仿,效果理想的话还可以逐步向社会推广,对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有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4 残健融合体育教学模式实现的路径

4.1 政策法规的支持

残健融合体育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必须有法律作为支撑,这就是《残疾人保障法》,它虽具有权威性,但在导向性方面还是有所不足,使得政策的约束力和执行力方面得不到保障,从而使政策的初衷不能完美体现。具有指导性的中央和各部委出台的有关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文件就显得十分重要,它与残疾人的体育权益密切相关,对残疾人体育权益管理方面有着直接的规定,对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有着更直接、更具体、更明显的关系。因此,权威性与导向性缺一不可。

4.2 加大体育教学配套设施资金的投入

首先聋人大学生的体育教学需要辅助设备来实现,目前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这类辅助设备的基本没有。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主要选取木地板场地进行教学,利用原始的振动辅助手语来实现教学安排,为了不受场地等条件限制必须加大辅助设施的资金投入。

4.3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由于残健融合体育教学模式对于体育教师的要求很高,既要有专业的体育素养,又要有特殊教育的手语和理论基础。而目前聋人大学生的体育教学大多由没有接受过特殊体育的教师任教,还远远不能够满足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要求。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残健融合体育教学模式,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如引进人才、在职培训等。

4.4 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也是残健融合体育教学模式能够顺利实施的一个保障。因为学生成绩对于学生的影响很大,如奖学金、评优、毕业证书等,对毕业后的就业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让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下去,才能真正服务于残健融合体育教学模式。

5 结 语

残健融合体育教学模式是高等特殊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尝试,也是响应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体育教师有较高的要求,但对于教育资源的配置有优化的作用,对于残疾人健全人格的培养及更快适应主流社会的作用不言而喻,希望通过本文的梳理能够对聋人大学生的体育教育有所帮助。

[ 1 ] 刘洋,等.融合体育教育:“残健融合”的当代残疾人体育教育发展理念[ 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4).

[ 2 ] 张军献,虞重干.融合——残疾人体育发展的趋势[ J ].中国残疾人,2007(8):59-60.[ 3 ] 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M].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2.

[ 4 ] 吴燕丹,黄汉升.融合与共享:论和谐视域中残疾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J ].体育科学,2008(10):9-15.

[ 5 ] 王占坤.我国残疾人体育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 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3):39-41.

猜你喜欢

聋人手语残疾人
中日聋人大学生体育参与比较研究——基于社会支持视角
无声的世界里,怎样唱一首歌?
基于“互联网+”的聋人团队管理模式研究
探析聋人就业问题及对策
我骄傲
奇怪的手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