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芥川龙之介《罗生门》中的人性
2014-08-15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代小说家。他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写了超过150篇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篇幅很短,取材新颖,情节新奇诡异。作品关注社会丑恶现象,但是很少直接评论,仅仅用冷峻的文笔以及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来陈述,便让读者深深感觉到其丑恶性,因此其富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的成名作,它把介川龙之介推上反现实主义文坛的首席,影响深远。本文主要通过对小说主人公的心理的剖析,来解读人性的善与恶,进而体会作者内心的痛苦、悲观。
《罗生门》本身是一个来自佛教禅经里面的故事。讲的是在一个战争年代,一个被主人赶出来的仆人,在无家可归,思想上正在做强盗和被饿死之间挣扎。这时正巧走到一个叫做罗生门的地方躲雨,他壮起胆子,想进去找到一些财物。结果他竟然发现有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正在从女尸头上拔头发。他冲上去说你这个没人性的,竟然对死尸也不放过。老太婆解释说她只是想用这些头发做个头套谋生罢了,而且曾经这个妇人,用蛇肉晒干当做鱼干来卖,现在拔她头发并没有什么错。于是,仆人突然悟了,既然是为了生存,还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他就抢了老太婆的衣服逃走了,并且从那以后再也没人见过他。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代小说家。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写了超过150篇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篇幅很短,取材新颖,情节新奇甚至诡异。作品关注社会丑恶现象,但很少直接评论,而仅用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来陈述,便让读者深深感觉到其丑恶性,因此彰显其高度的艺术感染力。《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的成名作,它把介川推上反现实主义文坛的首席,影响深远。本文主要通过小说主人公心理的剖析,解读人性的善与恶,进而体会作者内心的痛苦、悲观。
主人公下人的心理历程及表现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被解雇的下人,而此时的京都在地震、台风、火灾和饥荒的连番遭遇下已经变得十分荒凉,没有人烟。下人因为躲雨而来到罗生门下,并且此时的他内心正受着“饿死还是变成强盗”的矛盾的煎熬。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下人他的本质是一个善良的人,虽然由于生活所迫而产生邪恶的念头,但此时这些念头也只是存在于他的想法中,人性的善与恶矛盾在这里充分地被体现。
罗生门是一个用来放置尸体的地方,在下人正为在矛盾与他是饿死还是做强盗的时候,同时也想上去碰碰运气。看看在尸体中能不能找到一些值钱的东西。而当他上去后看到一个像猩猩一样猫着身子的老妇人正在拔一具女尸的头发。在那一刹那,下人心中的善良以及他的正义感一下子燃烧起来,上去义正言辞的指责老妇人不该干这种勾当。在此刻的他早就已经忘了他原本上来的目的是什么,他在不久前,就在这罗生门的下面还是想着要做强盗。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下人他是善良的,此时他的还天性未泯,憎恶老妇人所做的一切。相信如果在此刻让他选择是饿死还是成为强盗的话,他一定会选择饿死。
但是芥川并没有把这里作为下人内心善与恶矛盾的结点,相反现在才是善与恶矛盾斗争的高潮所在。如果说此时的下人还是天性未泯的,善良的话,那么接下去老妇人为自己的辩解以及讲诉那名女尸的事则是把下人内心燃起的善良、正义感一点点扑灭。小说的结局下人理所应当的强抢老妇人的衣服逃走,成为了强盗。因为如果他不那么做就会饿死,无法生存,“为了活下去,做什么都是可以的”这句话把原本的“恶”正当化,变成了“善”。《罗生门》中下人内心的善恶挣扎转变深刻揭示了人类利己主义的恶性循环,同时也是介川自己对人性的一种诠释,说明了人类的本身就是一个善与恶的矛盾体的存在。
介川龙之介的写作心理分析
《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的成名之作,它把介川推向了反现实主义文坛的首席。介川借《罗生门》中对下人的描写,来反应那些像下人一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在面对他们地狱般的生活时,内心善与恶的矛盾挣扎,最终在人类自身的利己主义的驱使下,走上了野蛮的道路。
介川在写《罗生门》时是在他第一次恋爱失败之后。可能是这次恋爱的失败让介川切身感受到了人性的自私,他在1914年给井川的信中写到 “失恋使我命令自己去观察周围及自己的丑恶现象。”“我有一种快要灭亡的预感,但我又不得不去聆听这种声音。”可见,介川对这种丑恶现象是憎恶却又无法完全割舍掉的。而这种情感也许与他幼年母亲患精神病,父亲再娶,他自己寄人篱下等悲惨的经历不可分割,而这些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对人的不信任,甚至憎恶。
总 结
在介川的《罗生门》中,自然灾害和人为灾祸逼得原本善良的人们不得不走上野蛮邪恶的道路。然而逼得人们走上这条道路的原因还有人性本身的自私。《罗生门》的结尾处写道 “谁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这一句发人深思,也让人不禁自问,如果是自己面临这样的情况会如何选择。让人不得不直面自己内心深处的丑陋。在《罗生门》中到处都可以看到介川内心对人性自私丑陋的极度蔑视、厌恶。这也就在他的心里埋下了厌世的种子。无论介川在文学上的造诣有多么高,他的内心始终是痛苦的,以至于最后他会选择结束他短暂而又辉煌的生命。
(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