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戏曲表演艺术

2014-08-15冯洪建

戏剧之家 2014年18期
关键词:艺术表演戏曲舞台

冯洪建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淮海剧团 江苏 宿迁 223800)

当戏曲走入现代生活,戏曲表演形式在表现现代生活的表演方法与技术上,也随之与时俱进。但在完成一部戏曲作品的同时,它的表演艺术要领始终没有改变,形变而神不变。作为一名地方戏曲演员的我,对此深有体会。不管是古装戏,还是现代戏,它们的表演程式始终没有改变。因此,我认为,一部戏曲作品的好坏,和戏曲作品的角色定位、艺术实践、表演技术是分不开的。

演员是戏曲表演的主导,演员自身文化素养严重影响着演员去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把握表演的尺度,找准表演的准确定位。如果演员不能正确定位角色,领悟角色之魂,那么在扮演过程中,只会是皮囊。角色的形成,有着诸多的因素,比如时代的因素,社会状态、地域文化、生活习惯等因素。在这一点上,每一个演员对同一个角色都有不同的感觉,毕竟每一个人都是特殊的存在。正确把握角色,魂是抓住人物的关键。演戏就是演人物,就要演出人物个性特征。比如大型现代淮海戏《金水河》中,大学生村官欧阳杰一角,它不同于一般的大学生,也不同于一般的村官,他要扮演出既有书生气息,又要具有青春活力,除此以外,还要拥有创造力,这样才能给全村老百姓带来致富希望,才能象征新生代。这个分寸掌握好,人物之魂才能得以升华。

除此以外,我认为,演员创作角色的基础是对剧本的分析。演员对于剧本所进行的分析应该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对剧本的分析是始终贯串在整个演员创作的全过程。简而言之,在演员的创作过程中,都应该对剧本不断地进行反复的推敲。只有反复的推敲,不断对案头阶段所进行的分析的深入和修改,它才会使演员对剧本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认知。因此,演员更应该注意在排练过程中不断地对剧本进行深入的分析,而且应该是习惯性地去做。

俗话说:“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全面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村状态和生活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对戏曲作品欣赏再也不是停留在原来欣赏模式上了,人们更多的追求的是艺术感染力与角色共鸣。戏曲的审美水平是与戏曲的艺术实践活动同步共存的,戏曲丰富多采的艺术实践才能映衬出戏曲独特的意境。演员不仅要生活在舞台上,还要生活在角色中,才能达到“忘我”,从而能够在舞台上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去下意识地行动。只有我们融入生活,立足于戏曲艺术的实践角度,才能创造艺术源泉。比如在现代淮海戏《月牙楼》中,纺织厂女工金月亮一角,家庭破裂后又被下岗,女儿蓓蓓身患重病,母女生活极端困难。面对逆境,金月亮不向命运低头,自强不息,艰苦创业,从卖小笼包到经营月牙楼大酒店。这些看似平凡但不平凡的经历都是源于生活,需要演员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感受。

戏不离技,技不离戏;艺中有技,技中有艺;是艺必有技,光技不算艺;技为艺所用,用技不显技。这是中国戏曲界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著名戏谚,同时也说明了技与艺的辩证关系。戏曲演员,最基本的舞台技术是唱、念、做、打。虽然有的演员的特长是唱功,有的演员以做功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但是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才能高效发挥作为戏剧的戏曲艺术表演的功能,才能更好的表演和形象地刻画戏曲中的各种人物。戏曲演员通过“四功”这些系统化戏曲舞台表演技术去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意识,如果戏曲演员失去了真功夫的技术支撑,那么此演员非彼演员了。“唱念做打”四者有机结合形成了戏曲表演的特殊艺术手段,架构了戏曲表现形式的特点,是有别于其他戏曲舞台艺术的重要标志。对戏曲演员来说,演戏不是单纯靠卖弄技巧,而是应该“身怀绝技”,随着剧情的发展,通过技巧来灵活地刻画人物性格特点和喜怒哀乐。“戏不离技,技不压戏”,一切的艺术表演手段都是服务于戏曲作品的整体,只有把这些艺术表演手段与情境相融合时,才能有助于形象地刻画出人物,阐释剧情,并使观众在宏观中得到真正的艺术享受。

总之,从我个人的实践和体会看,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戏曲演员,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准确拿捏人物特色,不断推敲剧本,探索新发现,充分发挥戏曲艺术表演的功能。既不随便背弃传统,也不能墨守成规,戏曲也要适应时代和人民的需要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我们要更多地开展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与时俱进,去粗取精,积极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不断丰富和完善戏曲的表演技法,让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有效地推动地方戏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艺术表演戏曲舞台
Jiao Ayi| 《娇阿依》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演出监督在艺术表演中的作用分析
街场黄梅戏的艺术表演风格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