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简帛医书词汇系统的构成
2014-08-15胡琳,张松
胡 琳,张 松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重庆 400715)
一、简帛医书词汇系统的构成
简帛医书材料中,有丰富的词汇。这些词汇既有医学专门词汇,也有大量先秦两汉时代的口语词汇。因此,简帛医书的词汇系统的构成应分为医用词汇系统和普通词汇系统两部分。简帛医书中的方剂名,如:“治目痛方”、“治百病膏药方”等;经脉名,如:“足少阴温脉”、“臂少阴温脉”等;还有病症名称“火疢”、“石癃”等,都属专门的医学用语。同时,简帛医书中的普通词汇也很常见,如:“圣人”、“黄帝”、“饭焦”、“沐浴”、“安定”。此外,由于简帛医书材料的成书年代都处于先秦两汉之际,这一时期正是汉语词汇复音化的一个重要阶段。据统计,仅《马王堆汉墓帛书<四>》、张家山汉简《脉书》、《引书》、阜阳汉简《万物》、《武威汉代医简》中的复音词就有约1800余个。
二、简帛医书词汇系统的划分
在对简帛医书词语进行切分归类时,我们遵循如下原则:
(一)严格限定医用词汇。根据简帛医书的特征,我们将其内部词汇系统分为医用词汇及普通词汇两个子系统,但二者的界限具有模糊性。
张显成认为:“医学用语与全民用语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线,范围有交叉,但是,在医籍中的词语,只要具有‘医学意义的属性’,就应该视为医学用语。”1
陶瑷丽指出:“一些词如果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使用,那么就归入到一般词汇;如果仅在专业的领域里使用,那么就归入到特殊词汇。”2
郭颖认为:“医学术语是指表示严格规定的医学意义的专门用语。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一些常见生理现象、生理感受、常用人体部位名称、常见疾病以及相关的治疗活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表示这些概念的词语也经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它们含有医学意义,可以称之为医学词语,但又和一般词语很难截然分清,因而我们不妨将它们与一般词语等而视之。”3
我们仅将严格意义上的医学术语归入医用词汇系统,而将仅在全民用语中使用的词汇和医用及全民用语中均可使用的词汇,一律归入普通词汇的系统。如:
濡
浸渍之义,《广雅·释诂二》:“濡,渍也。如:
一,濡,以盐傅之,令牛吔(舐)之。(五十二病方,80)
在传世文献中,也可以找到“濡”为浸渍之义的用例,如:
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诗经·邶风·匏有苦叶》
“濡”在简帛医书中表示药物炮制的方法,但意义与全民语言中相同,因此我们将它视为普通词汇。
(二)主要以意义、结构、频率为标准确定复音词。关于复音词的切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作,先秦两汉时期,是复音词迅速发展时期,但由于汉语的复音词在这一阶段还处于变化发展的阶段,所以对复音词与词组的鉴别和区分有一定的难度。
我们判定是否是复音词,主要参考三个标准,即意义、结构和频率标准。如“而已”一词,张正霞4认为《五十二病方》中的“而已”一词应为复音词,她主要依据该词在文中出现了15次,断定这是一个复音虚词。但实际上,这个“而已”和复音虚词的“而已”意义不同,我们从医书文献中找到的句子可以证明。如:
不已,复之,不过三饮而已。(五十二病方,177)
从以上例句,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而已”并非一个词,应分开理解,意为“而治愈”,为两个词。我们试将它与《论语》的例句比较: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显然,这两个“而已”性质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但有时,频率确实能为我们判定复音词提供依据,例如“淳酒”一词,医书中亦作“醇酒”、“敦酒”,共出现11次,意义均指“味道浓厚的酒”。由于该词在文献中出现频率较高,且构词的两个语素结构上较为稳固,结合比较紧密,由此我们可以判定它为偏正结构的名词。
三、结论
简帛医书既属于医学专门文献,同时也具有语言研究的价值。简帛医书的词汇系统是一个由专门词汇与普通词汇,单音词与复音词共同构成的复杂词汇系统。我们在对这些词汇进行划分、归类时,应充分考虑医书文献的特殊性及文献所处的时代。对医学词汇的划定范围不宜过宽,只有仅用于医学意义,或最初用于医学意义的词汇才能认定为医用词汇,既在医书中使用,又在全民用语中使用,且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应归为普通词汇。此外,考虑到先秦两汉时期为复音词迅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凡是意义较为凝固、结构相对固定的词我们均认为是复音词,在判定复音词时,也适当参考其出现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