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评剧艺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4-08-15解诚诚

戏剧之家 2014年14期
关键词:娱乐性评剧剧种

解诚诚

(秦皇岛市文化艺术研究所 河北 秦皇岛 066000)

评剧要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加快其商业化进程是唯一出路。虽然它诞生于田间地头、传承于劳苦大众之间,但真正让评剧拥有大剧种地位的还是在成立了各种评剧团体、进行商业演出之后。因此要想让评剧重新焕发生机,必须让其重新回归商业化。也许有的人会说,我们的评剧院团大部分已经转企改制了,这已经回归商业化了,也未见什么起色。但笔者认为评剧的商业化应从多方面入手,并不是把剧团改制简单地推向市场就算是市场化了。如果不仔细考察调研就盲目地转企改制,这么做不但不会让局面有所好转,反而会让大量的评剧团走上倒闭、破产的道路,从而对评剧的整体发展起到反作用。

就目前来看,在将评剧全面商业化之前应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若能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加以解决,那么未来评剧的商业化之路将会平坦很多。

一、突出评剧的时事性、娱乐性、讽刺性

评剧是诞生于田间地头的艺术,当初之所以能够获得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就是凭借其针砭时弊、语言辛辣、扮相幽默的特点。就拿评剧中最为有名的剧目《杨三姐告状》来说,剧目本身并不是一出喜剧,从情节上来说,甚至是一个让人潸然泪下的故事,但是在实际演出中,却淡化了许多悲伤的情绪,并通过演员的扮相和语言的幽默营造出了许多喜剧效果。

评剧的这种演出效果实际是代表了评剧可以兼具故事性和娱乐性的特征。而这恰恰是评剧未来发展所要依靠的宝贵财富。在当今这个文化多元且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对于演出剧目的内涵和故事性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非常需要有娱乐性和幽默性的演出来调剂紧绷的神经,因此有内涵的同时又有娱乐性、幽默性的演出势必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在文艺作品中内涵往往是伴随着压抑,而幽默则通常与轻浮相偕,要想达到内涵与娱乐性、幽默性相结合的目的往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这对于评剧来说却是得心应手、毫无难度的,用情节来拓展故事的深度,用语言来提升演出的幽默性、讽刺性,这本是在评剧诞生之初就具备的一大特点,这一优势是先天性的。仅从这一点来说,评剧的未来发展就是光明的,只要我们利用好这一优势,在创作、改编评剧的时候让故事曲折有内涵、演出效果轻松幽默,那么势必会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来关注评剧,评剧也将走上复兴之路。

二、运用商业手段做好评剧包装、改良的工作

二十年前,赵丽蓉老师与巩汉林在春晚上联手奉献了一出经典的小品《如此包装》,这部小品在获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之外,也引发了当时对于传统剧目过度包装的热议,巧合的是,这部小品说的就是评剧。

然而二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去观看这部小品时,除了依旧能被赵丽蓉老师的演出逗得捧腹大笑之外,却也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思考——难道巩汉林真地是完全错了么?

在文化多元化、商业化的今天,评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已经渐趋没落,这是我们无法否认的。如果我们不能对评剧等诸多的传统戏曲进行商业包装和剧种改良,那么这些剧种势必将被社会和观众所淘汰,纵使你评剧曾为北方第二大、全国前五大的剧种也无法避免这种命运。虽然小品中巩汉林的包装方法和手段不可取,但是他的思路却值得我们借鉴。设计一些符合当代审美的道具服装,在表演中加入一些时尚元素,多创作一些当下发生的故事以及用商业的手法来包装推举一些有水平的演员,这些方法都可能对我们的评剧发展起到一些良性的刺激作用。当然,我们要把握好这个度,是要在评剧的基础上改良出一种符合社会进步的新评剧,而不是像巩汉林那样假借评剧之名来表演一些“三俗”的东西。

三、培养评剧名角,发挥名人效应

“名角”效应对于戏曲的发展和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拿京剧来说,之所以被称为“国粹”,正是因为有了像梅兰芳、谭鑫培、马连良、程砚秋这样的大家来引领京剧潮流、推动京剧发展,才使其达到了艺术的巅峰状态。如果没有这些名家、大家,那么京剧的光辉势必暗淡不少。回头再看我们的评剧,作为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评剧的发展与繁荣同样离不开名家的作用。在评剧最繁荣的时期,同样涌现了如白玉霜、新凤霞、韩少云等大批的评剧泰斗,而正是这些名家的出现,才使评剧有了广泛的影响力。

然而时至今日,我们的评剧演员在影响力上却很难望其项背,现在活跃在舞台上的评剧演员中很难找出一个在文艺界甚至是在整个国内都具有影响力的来。而且令我们有些尴尬的是,现在对宣传评剧作用最大的竟然是郭德纲这个相声演员。因此,在评剧界,一定要团结一致,为培养我们评剧的新大师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有实力、有艺德、有前途的演员,我们评剧界要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如果能够培养出几个评剧界的大师,可以说任何努力都是值得的。

另外,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跟评剧有渊源的著名人士来扩大评剧的影响力,就像当初的赵丽蓉老师以及现在的郭德纲。就拿郭德纲来说,虽然他现在是一个相声演员,但是他也有着很深的评剧情节以及很深的评剧功底,在他的演出中经常会有一些评剧的元素在里面。如果我们的评剧界能够跟他联合起来,为其专门量身打造一些适合他的评剧演出,那么凭借他的名人效应肯定会带来很高的观众人气,同时对他来说也丰富了演出实践,这无疑是一种双赢的做法,我们应当尝试一下。如果能让他带着评剧节目上春晚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文艺活动,则更加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娱乐性评剧剧种
评剧《女儿》
评剧《花为媒》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评剧《新亭泪》重编之思考
评剧《大山里》剧照
乱谭小剧种
《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序
受众新闻娱乐性的不同心理类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