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语文教学空间的类型
2014-08-14汪潮方兰
汪潮+方兰
空间是一个哲学术语,指的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它有时间、空间两个维度,既包括物质基础,也包括精神世界。本文主要分析语文课堂教学空间的基本类型。
一、 时间空间
时间不仅仅是物质的,它还有特定的社会文化意义。时间的多少及其排列往往反映不同的教学观念,获得不同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语文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来酝酿和保证。在“时间”中深化感悟,在“时间”中活跃思维,在“时间”中丰富想象。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迫切需要证明课堂教学的时间多少与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之间的关系。语文教学对课堂时间提出了要求:(1)时间对教学内容来说必须是充裕的;(2)时间对师生的身心发展来说必须是适宜的;(3)时间对教学效果来说必须是有效的。
语文课堂教学既要“惜时如金”,又要“留时等侍”。“等待时间”这一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罗伊1974年提出的。她在研究课堂提问时发现,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如果学生没能立即回答,那么一般教师都会组织语言加以引导,在提问与引导学生回答之间的平均等待时间约为0.9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是不可能进行充分思考并构思答案的,所以,他们的回答是不完整的,是经不起推敲的。罗伊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如果增加“等待时间”,课堂会发生以下变化:(1)学生的回答变长。(2)学生不回答的次数减少。(3)学生回答问题时更有信心。(4)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回答敢于进行挑战或加以改进。(5)学生会提出更多其他的解释。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一个常数,教师说的时间多了,学生说的时间就少了。当下语文课堂中的普遍现象是:教师热衷于自我演说,满堂灌。结果,课堂成了教师“独角戏”表演的舞台,学生成了纯粹的“听众”或“观众”。我们要大声疾呼:语文课堂留出一些学生学习的时间吧!
当然,语文教学中的“等待”绝不是教师可以小憩的悠闲时光,我们需要等待的时机恰恰是学生思维容量最广、难度最大的所在,如果我们能加以巧妙的引导,指点迷津,学生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思考的方向就会更加明确,少走弯路。
二、物理空间
课堂物理空间中的各种要素、位置及其结构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效益。大凡要素清晰、位置恰当、结构合理的物理空间,都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效益。反之,则不然。语文课堂要充分利用各种物理空间,创造性地开展学生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使学校语文、生活语文、社会语文有机统一起来。
最为典型的是“网上教室”。网上教室的开设,使教学不再受学校围墙的限制,不再受班级规模的制约,不再受严格的上课、下课时间的限制,这是教学时空延伸中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课堂上师生的人际距离也是一种物理空间。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尔认为“空间会说话”。他把人际距离划分为4个区城:(1)亲密区:在50厘米以内。除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亲密区一般不宜进入。(2)个人区:在50~125厘米之间。师生单独谈话一般在此区域进行。(3)社交区:在125~350厘米之间。教师走下讲台就开始进入这一区域。(4)公共区:在350~750厘米之间。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就是在这一区域活动。课堂上,教师所处的位置不同,与学生的距离远近不一,将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觉,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三、情感空间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调节者。课堂因情感而激荡,因情感而高效,也因情感而美丽。
语文本就蕴含着浪漫和诗意,作者情感的表达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由此,对文章中的词语,在要求上应区别对待。有的词语只要简单地说明,让学生意会就行,而用得恰当和分外传神的词语,就应引导学生细细品味,理解用这个词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感油然而生,情感也就产生了。“教育就是唤醒”,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互相沟通,和课文内容发生共鸣,形成“情感效应”,从而以寻求精神家园的执着走进美好的语文世界。
如教学《猫》一文,教师抓住一个“蹭”字,让学生把“蹭”与“撞”“碰”等词进行比较,并通过表演,让学生体会到用“蹭”更能体现猫“温柔可亲”这一特点;抓住“踩印几朵小梅花”这个短语,让学生思考“小梅花是指什么,为什么把脚印说成是小梅花”,从而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语文学习应该在轻松、愉悦中进行。
当然,愉悦而不流于低俗,诙谐而不失于庄重。这就要求情感空间协调好形与意的关系。“形”指的是调动课堂情绪、情感的各种形式。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常常借助音乐、美术、影像、故事、笑话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让他们能更快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益。“意”指的是课堂的教学主题,即本节课本环节要努力达到的教学目标,因“意”而动,这也是课堂情绪调控的有效方法。
四、知识空间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知识来源、知识类型是多样而宽泛的。
从知识来源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来源有三:书本的知识、教师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拓宽知识空间,要从传统的以书本知识为主转向三种知识的整合。
从知识类型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类型有三: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具有的有关世界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指个人具有的有关“怎么办”的知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以陈述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经过适当练习在头脑中形成有关完成一定活动任务的联结,在以后遇到相关情境时运用相应的知识来完成一定的活动任务,表现为技能。程序性知识并不等同于技能,技能的形成离不开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外现则是技能。策略性知识也是一种程序性知识,不过,一般程序性知识所处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而策略性知识所处理的对象是个人自身的认知活动。前者是对外的,后者是对内的。
当我们用这样的知识观去关照语文教学知识体系时,就会发现过去被我们奉为知识的只是语文学科知识的一个方面,而对于在连接静态的语文陈述性知识和动态的语文能力上起重要作用的语文程序性知识和语文策略性知识,我们忽视了。这正是语文教学中造成学生知识局限、视野狭窄的重要原因。
五、思维空间
一位教师执教《我盼春天的荠菜》,学到冬天那部分内容时,提出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对于小女孩来说,这是个怎样的冬天呢?”这个问题必须在读完课文前半部分的内容之后再作整体概括和思考,所以课堂一下子“冷场”了。教师顿时紧张起来,急急忙忙把自己的结论抛了出来:“同学们是不是感觉到了小女孩的凄凉、心碎与无助?”这个问题是有深度和难度的,需要学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可是这位教师却操之过急,越俎代庖。现在有的语文课堂,“语文思考”在课件的声、色、图、影中被淡化了,被活动的气氛、情节取代了。
1.语文教学要有思维意识
“静思是感悟的空间”。语文教学不只是个别学生展示的舞台,也不只是满足于教师备课意图的顺利实现,而是为全体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思考、交流的空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拓展思维空间”。 拓展思维空间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想得更多,想得更透,想得更活。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指出:“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在思考中表现自己,用思考来指导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年轻的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语文教学增强思维意识,提高思考乐趣,显得很有必要。教学中要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开放思维的空间,挖掘教材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启而不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或独立思考,或互相质疑,或大胆想象,或相互争议。
2.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思维
在开放的语文课中,对一篇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应只有教师的声音,教师更不应该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而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尊重学生的思考权利和精神自由,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倡学生展开思维,鼓励学生发表富有创造性的观点或看法。语文课应成为学生思维的王国,而不只是教师思想的窗口。
3.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维思维
对于阅读教学而言,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多角度地思考。(1)变集中思维为发散思维。一位留学者回归后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10个人或许能讲出20种不同的答案。”这说明了中国教育对发散思维训练的忽视。任何一个教学过程都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可引发学生多方面的思考。学生的思维具有鲜明的个性,可以获得不同的思维结果。教学没有必要规定用同一种思维、同一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2)变顺向思维为逆向思维。教学要避免“千人一面,千口一腔”的俗套,应经常引导学生逆着常规的思维方式提出独具匠心的观点。如写人写事为主的记叙文,未必都应以讴歌和写正面形象为主。美的事物能给人以奋发的信念,丑的事物也能给人以启迪和反思。思维多维了,思维的空间也就拓宽了。
六、想象空间
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小学阶段是人的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无论是创造性想象,还是再生想象,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都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特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给师生提供了极大的思考与想象填补的空间。
在语文教学中,文本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资源。如教学《草原》一课,对草原的描写,可引导学生再造想象。首先,教师突出草原辽阔的特点,让学生对草原有个整体印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抓住“一碧千里”“无边的绿毯”等短语,让学生在理解这些短语中对草原加深印象。然后,教师再突出草原的另一个特点──绿色。引导学生体会“一碧千里”中的“碧”、“无边的绿毯”中的 “绿”以及“只用绿色渲染”等,给辽阔的草原加上绿色加以想象。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抓住羊群像“绣上白色的大花”“小丘的线条那么柔美”等,以突出草原的美丽,让学生想象。这样一层一层添加上去,如同画家层层描绘图画。最后让学生把草原的这几个特点联系起来进行想象,这时,学生的脑海中就会呈现一幅完美的草原图画。
七、个性空间
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观点和别人的分析来代替学生个体的学习。通过个性化学习,让学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这一切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一幅幅立体图画,这时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就不止是语文课堂教学了,而是一个色彩缤纷的语文空间世界。
如学习《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怎样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有的同学选择当“小小朗诵家”,通过有感情地读体味人物的内心变化;有的同学选择当“小小表演家”,通过入情入境的表演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还有的同学选择当“小小讨论家”,在与同学的交流中理解课本内容。正是重视了学习个性的培养,学生潜在的才能和智慧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异常热烈。
阅读教学中,在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多元化见解的同时,应正确对待学生个性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决不能无主见地附和学生、无原则地迁就学生、无标准地夸赞学生。面对动态万变的语文课堂,教师应关注每一位阅读个体,充分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语,正确审视学生的每一处体验,及时巧妙地应对学生在读书、感悟中存在的问题,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正确的轨道。
八、文化空间
从社会学视域看,“空间”一词具有明显的文化意义,富有生命气息,具有历史感、现实感和理想意义。不同空间传达出特定的文化意义,彰显着一定的文化诉求,存在于其中的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都将受其熏染与塑造。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课堂是文化交流的场所。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浸润在文化积淀中的人际互动行为。语文课堂应充满文化气息,文而不野,趣而不俗。
支玉恒老师在教学《欢乐的泼水节》最后一节时,许多学生都陶醉在泼水节所营造的欢快气氛之中,突然一位学生提问:“老师,现在水资源越来越少,傣族人民过泼水节要泼掉很多水,这不是在浪费水资源吗?”这一问题显然出乎大家的意料。就在全班同学为之瞠目的时候,支老师却对这位提问的学生大加称赞,并请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特别高兴?这里的“水”到底是什么含义?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经过讨论,最后明白了:这清洁的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尊敬、友爱和祝福。虽然傣族人民生活在水量充沛的西双版纳这一热带雨林地区,但爱水的民族,肯定最懂得水的珍贵。短短的几分钟,使学生受到了一次民族文化的熏陶、一份灵动智慧的洗涤。
九、语言空间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本质是语言习得。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要尽可能多地让位于语言学习。要紧扣语言,潜心会文,体会语言委婉含蓄之处,理解语言风格、遣词造句、语言表达的特点,准确把握语言的表现力,涵泳其中的魅力所在。
例如,《慈母情深》中写儿子去工厂找母亲时有一段对话。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说出来了!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
在上述对话中,母亲的话干脆利索,语言短促,让我们感受到母亲的干练、劳累和敬业。而“我”则句句留下省略号,反映了欲言又止、犹豫不决的矛盾心理。这段话中的标点有特点,语气有灵性,语言表达淋漓尽致,很有品味的空间,具有教学意义,应成为本课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
(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系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绿城育华小学 3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