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公司化运作应多项并举
2014-08-14张敬智
张敬智
自从2009年广电总局在印发的《关于认真做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意见》中,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的文件下发后,到如今已有几个年头了。在这几年中全国各地的广播电视行业风生水起,积极响应。节目制播分离、栏目公司化运作遍地开花蔚然成风,行业体制改革方兴未艾。
几番耕耘、几多风雨,体制改革已结出丰实硕果,多种经营、开源节流使广播电视行业的经济创收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显而易见、有目共睹。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也初露端倪,过多地侧重经济创收,忽略了广播电视媒体的本源以及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已与改革的初衷产生了偏差。这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栏目公司化运作不应顾此失彼,要多项并举、统筹兼顾,才能走上健康、持续发展之路。
标新立异、创建新模式
改革就是创新,就是要闯出一条新路,开创一片新天地,制播分离、栏目公司化运作是广播电视行业体制改革浓墨重彩之笔,是栏目走向社会、面向市场实现转型的重要举措。
栏目公司化运作,使栏目由以往的单纯节目制作单元华丽转身为独立自主经营的主体。它不仅拥有一流编导电视节目的制作团队,更拥有完整的企业经营体制和人事管理制度。剥离出来的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彻底失去了铁饭碗,再也不能靠“等、靠、要”来过日子了。经营好有效益则公司(栏目)兴盛,管理差企业亏损则公司倒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有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与现行栏目运作不同,公司化运作的栏目首先在用人体制上,打破了传统的人事制度,栏目具有人事管理权。公司(栏目)员工不同以往,以往人员均来自于电视台的内部配置,而公司是面对社会招聘一些才华横溢有激情、有理想、有抱负、有志于投身广播电视事业的有为青年,为他们提供舞台、展现才华和表现自我的机会。公司实行编采创收两条线,分工明确,但有重大活动时不分彼此共同上阵。在分配制度上实行量化考核、绩效分配,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杜绝了人浮于事、无所事事的现象。在开辟什么电视栏目、上马什么创收项目及编采人员的定岗定位等一系列问题上,公司均有一定的话语权。
公司化运作彻底颠覆了栏目传统的运作模式,以一种全新的经营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
寻本觅源、注重社会效益
毋庸置疑,栏目公司化运作的意义是深远的,为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勃勃生机,为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开创了美好前景。然而市场是残酷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为国家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走向市场谈何容易!
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是难以想象的,这对从未在市场上历练搏击过的编采人员来说是相当的残酷,也许正是出于对危机的恐惧、对生存的需求和对效益的渴望,广播电视在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中对收视率、市场份额和广告收入等利润指标的片面追求,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从而忽略了广播电视媒体的本源,淡化了社会责任。这不得不说是栏目公司化运作取得辉煌业绩时的一点瑕疵。
广播电视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呼声的舆论工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正能量,引导人们向着健康宽广的道路前行,是广播电视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广播电视媒体的本源。脱离群众、远离生活,广播电视媒体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广播电视媒体在做好经济创收的同时,理应更多关注民生,注重社会效益,让百姓有更多的话语权,切不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面向市场、服务至上
栏目公司化运作是广播电视产业化、市场化的具体落实和实施,栏目公司化运作不仅要保障栏目节目的正常播出,重要的是还要在市场上寻找商机,寻找市场的切入点,便民服务,情系百姓,让栏目立足本地,接收地气,开发好线下的终端市场。在此方面沈阳广播电视台的《约见爱情》栏目做得非常有声有色。
2009年沈阳广播电视台实行栏目公司化运作。“沈阳中盛华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公司面向市场,深入调研,开辟了《约见爱情》栏目。公司以《约见爱情》栏目为媒介,为沈城单身男女搭建相亲平台,节目一经播出,好评如潮。公司还将目光瞄向了市场,利用城市电视台的终端环节开拓线下的市场业务,在《约见爱情》栏目基础上,成立了“万人相亲大会”,在线下为广大会员服务,使线上线下业务达到完美结合,公司(栏目)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了脚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广播电视媒体改革中,栏目公司化运作取得了瞩目成就,展现了美好的发展前景。面对成绩,我们更应保持清醒与理性,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决不能再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老路。
(作者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