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市场经济观念引入艺术创新领域

2014-08-12张静

艺海 2014年7期
关键词:市场需求杂技市场经济

张静

[摘 要]杂技创新是目前专业杂技艺术表演团体必须面临的问题,是杂技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杂技创新 市场观念

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的体制改革经历20年的艰难历程,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怎样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体制,尚需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本文仅就如何把市场经济观念引入杂技艺术创新领域发表自己的一己之见,以求教于艺术界的同仁。

一、杂技创新要面向市场,尽量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欣赏要求

众所周知,任何一门艺术为了自身的生存,都必须不断地在创新中求发展,以增强自身的生命力,这是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杂技艺术也是如此。但是,艺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延续自身的生存吗?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杂技创新中的导向。对此,我们有必要结合杂技艺术的实践进行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探讨。

首先,杂技同其它姐妹艺术一样,是为观众欣赏服务的一种艺术形式。观众是杂技艺术欣赏的主体。杂技如果不能赢得观众的欣赏将会丧失其生命力,没有生命力的艺术必将会被淘汰。从这层意义上讲,杂技创新除了自身进化的要求以外,还要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需求,让观众更加愿意欣赏。其次,杂技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应以观众不断变化的欣赏需求为前提,离开这个前提的任何形式上的创新都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观众不断变化的欣赏需求驱动着杂技艺术的创新进程,刺激着杂技演出市场的兴衰,引导着杂技创新的目标和方向。所以说,观众不断变化的欣赏需求是我们研究杂技艺术发展规律的一项不容忽视的因素。如果我们的杂技不能博得观众的喜爱或者是遭到观众的“冷落”,那就意味着失去观众,失去观众就等于失去市场,没有市场也就无法继续生存下去,从这层意义上讲,杂技的创新必须从市场的需求出发,最大限度地适应观众不断变化的欣赏要求,创作出让观众更加愿意欣赏的杂技节目。

以往我们对杂技创新的研究只侧重在艺术自身的发展上,谈编导、谈教学、谈表演、谈立意、谈舞美、谈音乐、谈技巧创新、谈道具革新、谈形式出新等,这些对促进杂技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杂技创新与市场需求在理论探讨上不同步、在实践中相脱节,其具体表现是:一方面杂技技巧发展迅速,节目生产周期短,创新成果不断;另一方面表演方式陈旧,品种更新缓慢,“老演老节目”,演出市场疲软和上座率回落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样一个不应成为矛盾的矛盾现象,向我们昭示出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确实忽视了对观众欣赏需求变化的研究,面对演出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拿出相应的对策,致使我们的杂技创新进程与演出市场需求没有实现真正的有机结合,在对杂技创新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认识上,从理论上茫茫然,实践上无所适从。因此,以市场经济的眼光去研究演出市场的行情及观众的消费意向和欣赏需求变化,并以此来指导杂技艺术生产部门与市场需求以销定产,积极主动地为观众提供优质服务,并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高品位、高质量的艺术产品来诱发和刺激观众的文化消费,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欣赏需求。

二、以市场经济观念来确立“观众是上帝”的创作思想

法国著名艺术家雷呐·克莱尔说:“观众不一定永远是对的,但无视观众的作者却永远是错的。”我认为这一观点明确回答了市场条件下的文艺创作一定要立足于观众、面向观众、服务于观众。无论艺术本身进化还是演出市场需求,都反映出观众作为艺术的服务对象和审美主体是万万不可背离的。

既然观众是杂技艺术欣赏的主体,那么杂技创新的出发点首先考虑到它在多大程度上为观众所欣赏,如果它不能为广大观众所欣赏,其审美价值和艺术劳动的价值也就不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得以体现。艺术既然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就应具备感染和激励观众的功能并与观众产生心理的沟通与共鸣。我们杂技艺术的创新应该在如何感染观众上做文章,决不可走固步自封、自视清高、孤芳自赏的道路。观众受感染的程度基本上反映了作品的成败。观众一旦被优美的造型、壮丽的画面、超乎想象的技巧所吸引,必然会激起相应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共鸣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并留有回味。如果我们的杂技创新与观众产生不了沟通和共鸣,那只能说明我们背离了观众这个“上帝”,也难怪“上帝”以“疏远”和“冷落”来回报我们的艺术劳动。因此,充分利用一切艺术手段来激起观众的兴趣与喜好永远是杂技艺术创新的出发点。

但是,创新意图与欣赏的效应有时不完全吻合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既然观众是审美主体,是演出市场的“上帝”,我们就应首先确立一种观念——真诚的服务观念,尽量适应观众不断变化的审美要求,尽量满足观众对审美对象进行重新“构建”的要求,利用一切艺术手段来刺激观众去临界审美对象(临界:指亲临现场去观赏、评论、界定),使观众在临界中给予认可。对观众一时还不能认可的,我们还有一个逐步引导鉴赏的过程。艺术自身的发展与变革也会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观众的欣赏口味和习惯。我们该清醒地认识到“欣赏效应就是市场行情,市场的本质就是大众口味”这样一个简单的现实,万万不可置“上帝”口味于不顾而搞一些孤芳自赏的所谓“高雅”。艺术作品天然地要求有观众,而且越多越好,以实现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尊观众为上帝”的提法是否科学,在理论上还有待研究,但在演出经营过程中,却是作为一种绝对真理而存在的。单纯从市场效益来讲,没有观众的光顾就没有公众的赞助,没有市场的效益我们就无法生存,没有市场的效益也就谈不上艺术的发展与提高。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国外杂技团体比我们现实得多。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取悦于观众、引诱观众、刺激观众、争取观众,其目的就是利用一切手段来实现自己艺术劳动的价值。一些国外演出商前来挑选商演节目时首先考虑的就是那里的观众十分喜欢,观众不喜欢的节目他是决不会挑选的。即使选去的节目,他也要按当地观众的欣赏口味进行“包装”,以求当地观众的喜欢和认可。有的“包装”按我们的欣赏观念和习惯来看实在不可思议,简直是文不对题,但人家确实是按当地观众的欣赏口味投其所好地进行加工改造,不但满足了观众的求新欲望,也为经营者带来了可观的效益。他们非常注意研究观众的欣赏心理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并随时根据这种变化来组织艺术生产,稍有疏忽或失误市场将毫无情面地使他倾家荡产。用市场经济的观念来看,“尊观众为上帝”的创作思想不只是一种金钱驱使下的服务意识,更主要的是艺术这个特殊商品在商品经济规律运行中的使然。

三、把市场经济观念引入杂技创新领域是我国现阶段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现今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杂技创新要不要引入市场经济观念的问题,而是市场经济的大潮已深深地触动了杂技创新的领域。面对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进程和国内外市场发生的变化,杂技创新怎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往计划经济制度的出发点是按规划来确立各行业的坐标,而现行的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体制则要求各行业必须以世界这个大市场为对象来确立自己的坐标。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对一系列传统观念进行一次深刻的变革,要求我们以极大的决心和魄力来破除不适应现状的框框和观念。演出市场的经济效益是杂技艺术发展的支柱,这是不可否认的现实,不管你是否承认和接受这个事实,要想在生存的基础上求发展。离开这个支柱的任何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只有从实际出发,把杂技艺术的发展同市场经济规律相结合,把杂技创新同市场需求相结合,主动到市场经济的人潮中去搏击,这是我们面临的唯一选择。这一步迈也得迈,不迈也得迈,别无选择,看不惯想不通是没有用的。今天看不惯的,很可能就是明天流行的。我们对杂技创新的探索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我们的思维方式也不能老是停留在“是不是杂技”、“像不像杂技”的框子里。过些年回头看看,也许当初的“不像”正是现在的“雏形”,也许当初的“不是”正是现在的“初始”。

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检验杂技创新的成果主要依据应看它是不是从整体上推动了杂技艺术的发展,看它是不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看它是不是适应观众的欣赏需求。从市场需求角度来看,世界之大,地域文化欣赏差异也很大,这种文化欣赏的差异也同样是一种市场需求,这种需求也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我国的杂技艺术面临着国际杂技界的挑战,不改革不创新就没有出路,与其左顾右盼、踌躇不前,倒不如打消一切禁忌和顾虑,在市场经济观念的引导下,闯出一条杂技创新的新思路。

(责任编辑:刘小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市场需求杂技市场经济
麻纺标准紧贴市场需求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市场需求不旺 红枣行情暂稳
全球磷肥市场需求减少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老鼠演杂技
辉门:用品牌拉动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