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科学活动中材料的处理

2014-08-12张瑛

考试周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处理方式科学活动材料

张瑛

摘 要: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操作探索。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满足好奇心并产生探索的欲望是以环境和材料为依托的。材料是物质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物质支柱,幼儿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可获得多种经验,促使身心健康发展。

關键词: 科学活动 材料 处理方式

新纲要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教师要把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只有主动地与材料互动,才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从中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深入,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操作探索。在开展实际的科学活动时,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思考。

一、注重材料的生活化

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探索未知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在科学活动中提供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感知过的或触摸过的常见材料,引发和保持幼儿对材料的探索欲望。这样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更容易与材料产生共鸣,在体验到成功乐趣的同时,也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如在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中,幼儿对于三原色红色、黄色、蓝色是非常熟悉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相信如果让他们讲关于那几种颜色的物体应该会勾起孩子们不少的回忆。但是对于两种颜色相加会变成什么样子,却是一个未知的领域,孩子的好奇心被高高吊起,这就成为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动力。从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实验中,孩子们会发现生活中蕴含的科学奥秘可真不少。

二、让幼儿参与材料的收集

我们秉承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思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注意搜集、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因为科学活动的内容都来自于幼儿的生活,所以在材料的准备上我们充分挖掘幼儿及家庭资源,共同收集具有适合幼儿及农村特色的材料,这样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幼儿会更投入、更有兴趣。在《我和小鸟是朋友》中,幼儿对自己收集的图片中的鸟类已有先前的经验,这里家长的教育起到重大的作用,幼儿能很好地理解鸟的多样性。这种幼儿间经验的分享,可比教师在课堂中边教边学效果来得好。

三、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

皮亚杰的观点:只有主动地与材料互动,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深入,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纲要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比如在《糖不见了》活动中,让幼儿感知方糖放入水中后会溶解,然后再提供给幼儿盐、果真、油菜子和沙子等材料,让幼儿自己操作,观察那些材料在水中的变化,从而得出结论:有的东西会溶解,有的却不会。

同时,材料要根据幼儿当前的兴趣和需要及时补充、更换,从而保持内容和材料的吸引力,促进幼儿活动的兴趣不断被激发,不断有新问题产生,从而持久地提高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积极性。

四、合理投放材料

合理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是引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热情,帮助幼儿完成探索过程、疏理相关经验的关键。在材料的使用中,我们要站在幼儿的角度,深入了解孩子的需要,根据活动的内容,有意识地设计材料的投放时间、投放方式,由“简单到复杂”和“循序渐进”,使科学材料更具有层次性,这样有利于增强材料的趣味性,增强材料的吸引力。同时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探索能力,维持幼儿的科学兴趣,使得科学探究的线索更清晰、适宜,凸显幼儿参与的主动性,使他们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

当然,活动中适应幼儿发展水平的材料,会吸引幼儿探索,更可激起幼儿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不同年龄的幼儿由于其学习特点及生活经验积累的不同,材料的选择与投放应根据对象的不同,特别是材料的数量、摆放的位置等都应有所区别与侧重。材料的数量直接影响幼儿的探索过程,太多的材料使幼儿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太少的材料会直接造成幼儿探索兴趣的减弱;相关材料与主题目标的密切程度,直接影响活动的教学效果;材料摆放位置的恰当与否,也会直接影响集体活动的秩序。如小班幼儿注意力特别容易转移和分散,活动中情绪波动大。材料摆放在桌上,幼儿经不起玩具的诱惑,不停地摆弄玩具,造成集体活动秩序的混乱。每桌一份操作材料太少,易引起幼儿间对材料的争夺战,这阻碍幼儿的探索热情,更谈不上提炼感性经验。总而言之,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主题目标,为幼儿选择并提供适量的、与主题密切联系、投放适宜的材料。

五、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一般科学活动中的材料是有很多的,那么课后的那些材料又该何去何从呢?随意的丢弃行为是我所不赞成的,可分为两小块:设置班级“百宝箱”,幼儿的探索活动后所使用的材料应进行适当的处理后再投放到区域中。在一些制作性的活动中,材料的消耗特别大,这时尽量地将还可用的留下,再补充一些放到区域中,从而既体现材料的重复使用,又满足幼儿继续探索的需要,使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有了延伸的机会,让“百宝箱”在其他活动中实现应有的价值,提高利用率。另外,我们也可以发挥自我的想象力、创造力,将那些所谓的“废品”变为我们需要的“宝物”。《竹子与竹制品》中一节节已经切好的竹子完全可以让幼儿把它们做成各种各样的小东西,如扫帚、竹管小人、打鼓棒、天枰等。不仅如此,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接触各种各样的物品,对比教师要引导幼儿做有心人,随时随地收集身边易得的、卫生、安全的废旧物品来做有意义的事情。

对于材料的处理,不论是选择、收集、投放,还是事后的处理,教师都要深思熟虑,把好每一关,让材料在科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处理方式科学活动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技术探讨
电动汽车充换电业务涉税问题研究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阑尾根部的不同处理方式
谈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常见的缺陷及处理方法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幼儿自然观察智能在科学活动中的培养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