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2014-08-12王攀
王攀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它主要由动机、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因素构成。思维的智力品质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非智力因素的转化。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教师方面来讲,主要是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在创设情境的同时,正确运用体态语言、直观教学手段等,在学生方面,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性格及良好习惯的养成等。
一、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近些年来,教育教学理论有了很大发展,与教育教学实际紧密联系,使人们对教与学有了更新的认识,从而形成了一些新的理念,并且能很好地指导老师的教学,因此,我们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立足于新的教育理念,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能自觉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我们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处理好新的教与学的关系。从自主的学习、科学的教学等方面做到从实际出发。
二、注重教学体态,增强课堂教学感染力
教态是指教师讲课时的表情、动作、姿态等,课堂上教师的教态是教师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是无声的教学语言,能表达丰富、形象而深刻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将几个方面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运用自如,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良好的教态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鼓舞学生的情绪,给学生愉悦的体验。在课堂上,教师表情和蔼亲切,平易近人,能使学生感到轻松自如,增强思维的灵敏度。教师举止大方,服饰整洁,能博得学生的好感。总之,良好的教态能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投入学习,将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置于良好的情绪之中,提高学习效率。
三、运用直观手段,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直观因素,充分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如运用具体的实物、视频、录音、插图等,创设生动的情境,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动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通俗化,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恰当地运用一首歌、一阕词、一段视频等,都可以把学生带入美的殿堂,陶冶他们的情操,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愉快的情境中尽快理解并掌握知识,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四、端正目的动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学习的目的和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是提高学习思想政治课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正确的目的和动机是学习进步的重要保证。教师要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和培养,增强他们的潜在内驱力,只有目的明确,动机明确,学习态度才会端正。因此,要想学生学好政治,必须首先激发他们学习政治的动机,使学生感到学习思想政治课是自身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懂得思想政治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从来就是阶级大事,人民群众的大事,以及国家的大事。
政治在整个社会中处于重要地位,它不仅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和社会中每个人的生活、前途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地告诉学生,学好思想政治课,既有利于升学深造,又有利于将来在社会上做一个合格公民,这样学习的目的明确了,态度端正了,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就提高了。
五、克服心理障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思想政治课内容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伦理、法律、历史等方面,有些概念、名词、术语学生感到生疏而又难以理解,容易产生畏难和厌烦情绪。如何使学生对政治课乐学,好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要正确引导,尽量让他们早日懂得怎样学,怎样学好。由于学习内容的不断加深,困难不断出现,他们学习的目的、学习的动机、学习的信心会减弱,所以要及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比如,每学期开始,教学进度可以放慢一些,讲课可以由浅入深,测试试题难度可以适当降低一些,等等,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又可以消除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的畏难情绪,克服心理障碍,为以后学习思想政治课打好心理基础。
六、激发学习情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接受。”培养学习情感,激发学习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原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饱满的热情,丰富的语言,熟练的技巧,形象的比喻,绘声绘色的描述,引用新鲜的事例,设置悬念,抛砖引玉,使学生思维活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兴趣。
总之,思想政治课要符合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要把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以智力促非智力,以非智力带智力,在非智力开发的过程中,灵活采取多种方法,积极引导,促使学生学会思考。把老师、学生、知识三者有机结合,使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取得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