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谐趣 古韵致雅
2014-08-12张志琴
张志琴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学习汉语言文化的必经之途。但文言文由于年代久远,与现代汉语、日常用语存在一定的差异,包括词汇、用法、古今歧义等,这给学生阅读文言文带来一定的困难,严重影响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信心与兴趣。而兴趣又是语文学习的动力,长此以往,后果可想而知。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笔者认为,趣味教学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一、谐趣预设,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如同一出戏剧,开场的序幕如能抓住观众,则观众的思绪会自觉随着情节的推演而奔涌;如序幕乏味,任凭故事发展再怎样跌宕起伏,也很难使观众精神集中、兴趣盎然。可见,课前谐趣预设极具重要性。
1实景迁移
质疑是最易激发阅读兴趣的预设方式,质疑是深入探究的前提。笔者认为,可以在提问中设置悬念。譬如,在《桃花源记》一文的预设中,教师将重点放在“桃花源”的地名上,指出我国重庆、安徽、湖南等多个省份都有叫“桃花源”的景点,为什么同样的地名、风景会这样多呢?这样,从现实生活中攫取元素直接提问,增强了文章与现实生活联系。尽管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距今久远,但通过勾连现实生活,仍可找到今人与古人的契合之处,从而缩小古今差异,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
2故事勾连
一些文言文所讲述的不仅是作者的心境,还是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故事虽然年代久远,但所展现的人物性格仍然极具代表性。教师在课前导学中曾为学生讲起旧时的经历:有次,教师去商场买鞋,有位中年女性带着把尺子去买鞋,要求营业员按照尺子上的刻度给她挑选一双鞋。营业员按照要求找来鞋子,请她穿上鞋试试合不合脚,可她坚持要用尺子量一量鞋子的尺码。大家觉得这位中年女性很奇怪吧?其实,她还真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古时候有个人也是这么做的。由此再引入《郑人买履》一课,学生自然阅读兴趣十足。
二、熟读精思,口诵心悟
熟读精思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在阅读中,学生如能达到口诵心悟的境界,则可以提高自身的语文基础能力。然而,一遍遍诵读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进而失去阅读的兴趣。同时,文字生疏,缺乏语感,也是影响学生孰读精思的重要因素。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读”的形式和内容上下工夫。
1保持兴趣
要做到熟读精思的前提是重复阅读,而重复阅读的前提是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文言文来说,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不容易,而要始终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减,阅读的形式则必须要多重变换。其中运用最广泛的是角色转换。如《醉翁亭记》这样一篇游记文言文,由男、女生分别朗读,则意境会全然不同。男生读来音节铿锵,女生读来清新秀丽。另外,可在课堂上运用吟读、齐读或轮读等方式,甚至可增加课堂背景音乐,诸如古筝曲《高山流水》等,使听者饶有兴趣。总之,无论怎样变换形式,都不能脱离“读”字,这样才能由“口”入“心”,使学生体验到口诵心悟的妙处。
2口诵心悟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式之一。“诵”的目的并非让学生死记硬背记住一个个文字,而是通过“诵”的形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最显著的方式是抢抓关键词。如上文中共计用了21个“也”字,由于语气和语感方面的差异,不同学生对“也”字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领悟。在阅读中,鼓励学生先记住“也”字出现的关键位置,再以点带面进行诵读,并在诵读的过程中对文中景色阐发想象,达到口诵心悟的程度。
三、举一反三,自主探究
无论是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是增加教学氛围的典雅风韵,其目的都是为了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沉浸在文章营造的氛围中,进而实现自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文言文的探究方法融入趣味的教学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自主探究的本领。
1按图索骥
尽管语言学习需要一定的天赋和领悟力,但在学习技巧方面总还是有章可循的。譬如《记承天寺夜游》中,坚持运用文言文教学的“五字法”:一是找出文中所涉及的年代、地名、人名等内容;二是运用现代汉语适当替换难懂的古文字;三是调整文中句子的顺序,使之符合现代人的语法习惯;四是用现代汉语补全古文省略之处;五是去除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只要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就能够举一反三,对于其他文言文也可以轻松应付,实现自主探究。
2情感迁移
即使今人与古人在思想、生活和文化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但人类的情感是亘古不变的。文言文中所记述的故事或情感,即使到了现代也常常会出现。如上面散文所提的夜游,即使在今天仍比比皆是,入夜散步是生活中常见的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从日常生活入手,从友情入手,从夜色下的公园景致入手,用学生熟悉的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实现情感迁移,提升自主探究的乐趣。
四、体察反思,温故知新
反思是语言学习的关键,而反思的前提正是体察,既有对文言文的悉心感悟,又有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真正领悟反思,在对文章重新体察中获取新的领悟。
1勾连体察
在对新知识的领悟中,教师可依据学生对旧知识的熟练掌握,在新旧知识之间进行勾连,以降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难度,同时促进学生对旧知的二度体悟。如《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户”这个字,可理解为“门”,也可解释为“窗户”。出现理解歧义时,教师便可引出“足不出户”这一常用成语来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体会到“户”的真正诠释。
2温故知新
《记承天寺夜游》中用到了“欣然起行”一词,在对“欣然”二字的讲解中,教师可列举《春》一文中的“欣欣然张开了眼”,以便于学生理解“欣然”的含义和用法。运用已掌握的旧知来解释新知,一方面消解了新知对学生的陌生感,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了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会如何“温故知新”,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一大难点。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巧妙预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兴趣,再熟读精思就变得顺理成章,进而再多多诵读,以达到口诵心悟的境界。然后,教会学生文言文阅读之法,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体会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而在体察反思中,达到温故而知新。可见,运用“古风谐趣,古韵致雅”的趣味教学法,是提升文言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