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景交融?以读促悟

2014-08-11赵玉颖

课外语文·下 2014年6期
关键词:情景交融教学案例

赵玉颖

【摘要】在理解古诗文字面意义的同时通过体味韵律美、领略意境美、体验情感美、领悟哲理美,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其丰富的内涵,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综合素质。

【关键词】情景交融;《伯牙绝弦》;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作为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表达形式,是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之一。在对《伯牙绝弦》一课的反复打磨中,我尝试摸索出“方法习得与情感品味同步相融,情境创设层层铺垫促感悟”的教学方法。以下是本课的课堂呈现及思考。

教学片段一:

初解“绝弦”—方法习得与情感品味同步相融

师:此时,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题,看这个课题怎样解。生1:伯牙从此再也不弹琴了。生2:伯牙的琴弦断了,不弹琴了。生3:伯牙把琴弦弄断,再也不弹琴了。师:真好,大家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说出了课题的意思,能变通地把文言文变成自己的语言,这是翻译文言文最高的境界。师:课文中还有哪个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

(生读课文最后一句)

师:伯牙绝弦,这一绝就是多少年?从哪个词上知道的?生1.伯牙绝弦,一绝就是一辈子。我是从“终身”这个词上知道的。生2:伯牙绝弦,一绝就是永远。生3:——

【评】在老师的肯定与鼓励下,孩子们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精彩诠释了这个句子。

师:名满天下的大琴师从此再也、永远不弹琴了,如此决绝地“终身不复鼓”,为什么?你又是从该句哪里知道的?生1:因为他的知音子期死了。我是从这句话的前半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知道的。生2:因为他的知音子期去世了,再也不能听他弹琴了,他心里很难过。生3:——师:究竟怎样的知音情谊,让伯牙如此的决绝,终身不再弹琴呢?(接下来进入前四句的品析)

【设计理念】在这个环节进行这样的教学设计,目的有:一是

用层次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反复朗读,理解文言文大意,习得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二是为下文的学习做一个理解铺垫和情感引导。这个环节的设计,在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课后反思】许多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对文

言文的字词句进行逐字、逐句的解释和翻译,这种教学活动只有枯燥乏味的古文与现代文的解释,没有引导学生走进文言文内在的言语特点与文化魅力,学生自然难体会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因此在本环节的设计中,我在指导学生对课文反复朗读、读通、读熟、读流利的基础上,从理解课题入手,用层次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灵活变通地说出句子意思,避免了机械枯燥的翻译。

教学片段二:

感悟“知音”——情境创设,层层铺垫,促感悟

师:伯牙心中想着怎样的高山?

生:巍峨的高山;生:高耸入云、巍峨壮丽的泰山;生:—

引读:伯牙手按琴弦,他的心里想着那巍峨高耸的泰山,琴音高昂,钟子期啊,可知他心中所想,你可知他琴中心声?教师引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师:伯牙心中想着怎样的流水?

生:如长江黄河般浩荡的江水。

生:有着“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

生:—

师:伯牙心中装着这样的大江大河,琴音悠长,善解人意的子期啊,你听到了他的心声了吗?教师引读: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同学们,伯牙琴艺妙绝天下,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生1:我想还有他的欢乐和忧愁。

生2:我想还有四季的景色。

生3:我想还有他思乡的情怀。……

师:是啊!伯牙的琴声何止高山,何止流水!

师: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

生齐:“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师:伯牙鼓琴,志在芳草,钟子期曰:

生齐:“善哉,萋萋兮若芳草!”

师:伯牙鼓琴,志在炊烟,钟子期曰:

生齐:“善哉,袅袅兮炊烟!”

师:伯牙鼓琴,志在杨柳,钟子期曰:

生齐:“善哉,依依兮若杨柳!”

师: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读—(前四句)

师: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善听的子期不仅仅从伯牙的音律中听出高山流水,还听出了伯牙像山一样的志向,像海一样的胸怀。知音者知心哪,教师引读:伯牙善鼓琴—

(师补充资料,感受伯牙对子期的敬重。体会伯牙与子期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情谊。)

师:不仅子期知伯牙,伯牙更敬子期的大孝。心心相印可谓知音哪。让我们重回两千多年前的中秋夜晚,重温二人相知相惜的情谊,配《高山流水》读前四句。

【设计理念】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伯牙琴艺的高超以及钟子期的“善听”,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通过对重点词语“善”“所念”“所得”的深入挖掘,使学生对知音的情谊感悟的更深。特别是在对“知音”的理解上,最初大部分同学仅仅停留在对知音的字面认识上,认为伯牙把钟子期视为知音的原因只是因为钟子期能够听得懂他的琴声,教师适时的资料补充,使学生明白知音更重要的是要“知志向”,子期懂伯牙琴声、心声、志向,伯牙敬重子期淡泊名利与大孝,二人心意相通可谓知音,“一曲高山流水,一段知音佳话”让学生真正理解知音的内涵。

【课后反思】对本科的教学,我坚持以读为主,重点引导朗读,注重引导的策略。我采用情景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去吸取,让学生徜徉在文言文中感受、品咂,体验文言文的精妙,感受知音情谊。

新课程改革下学习古诗文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尤为重要。对于作为中华语言文学精华的文言文,仅仅用文字来解释其含义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在理解古诗文字面意义的同时通过体味韵律美、领略意境美、体验情感美、领悟哲理美,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其丰富的内涵,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综合素质。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景交融教学案例
情景交融更有效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浅谈图片新闻标题的意境营造
情景交融赏日出以《海上日出》为例谈细读文本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朗读:一种现实的“语文化”途径
论情景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