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14-08-11郑红霞

课外语文·下 2014年6期
关键词:囚绿记案例课文

【摘要】在语文课程改革中,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也不同。改革初期,理念的认识和学习最为重要,到了现在,操作层面的困惑和困难越来越多,正如很多老师所说的,“这样做也不知道是对是错”。努力解决操作层面的问题,应该成为目前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自读交流;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教学目标形式化、过空过大,教材的使用方法等。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些问题凸显了目前课程改革中可操作性教学策略方面的严重缺失,为了帮助老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取案例分析法着重探讨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怎样使用教材的问题。

一、【案例】

以下是某位老师执教 《囚绿记》(作者:陆蠡)一课时的两次课例描述:

(一)【第一次课例描述】

教学目标:

1.自读交流,把握课文的行文思路;

2.合作探究,理解作品的主旨和写作特点;

3.品味语言,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什么颜色啊?请说说理由为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有学生说喜欢红色、白色之类的颜色,很快有学生就站起来说喜欢绿色,并且说绿色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是一个让人倍感柔和的颜色。老师趁机说:这位同学说得很好,绿色既然这么柔和,但却有人想囚住她,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囚绿记》,探究其中的原因吧。随后让一位朗诵较好的同学为大家泛读了一遍课文,并在PPT上展示问题:

1.作者为什么“囚绿”?

2.“囚绿”之前之后分别写了什么?

在那位学生读完之后,很快就有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说作者是出于“喜爱”囚绿,并且用课文中的原句“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这句话作为佐证。

教师肯定了他的回答,并且表扬了这种在课文中找原句作为自己观点佐证的做法。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也很快得出了结论。

教师过渡语:陆蠡说:“我用文字的彩衣给他穿扮起来,犹如人们用美丽的衣服装扮一个灵魂。”文章语言优美、清丽,节奏舒缓,忧郁的色彩同表达的思想情绪十分融洽和谐。那么,哪些语句让你获得美的享受呢?请选择你最欣赏的语句,用恰当的语气进行朗读并体会作者细腻真挚的情感。

随后进入到自由泛读,自主赏析环节,这也是这节课的主体部分。学生们找出来赏析的语句主要是以下几句:

1.“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2.“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3.“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经过这个自主赏析探究的环节,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这个时候,文章还剩下对主题的探究,于是老师让全班同学齐读最后三段,问:面对挚爱的绿,作者有怎样的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

学生们联系抗日战争背景讨论了这个问题,很快一节课就结束了。老师布置课后作业:借鉴本文的写法,调动你的情感和想象,描述一种景物,力求写出景物的特征。

(二)【第二次课例描述】

知识与能力:

1.抓关键句进行吟咏品味,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明确作者爱绿之情中所寄寓的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

2.从关键句入手,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3.学生通过圈点批注文中精彩的语句,写下心得,逐步提高学生散文的鉴赏能力与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爱、对光明对自由的向往,引导学生热忱乐观地对待生活。

2.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作者心灵的悸动,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

导入:从一介书生到抗日英烈,34岁短暂的生命犹如燃烧的流星,划过漫漫星空,爆出了美丽耀眼的火花。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陆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囚绿记》,走进陆蠡的内心世界。

进入教学环节之后,为学生配乐,分组朗读课文。

出示三个问题:标题中的绿指的是什么?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囚绿”这件事情。陆蠡为什么要“囚绿”?问题一提出,学生很快就回答出来了,很快进入到下一个环节。

教师:在思路把握上主要是三个问题贯穿其中:囚绿是因为爱绿,陆蠡为什么爱绿?囚绿之前的哪些举动反映了他对绿藤的喜爱?被囚前后,绿藤的生长状况如何?方法主要是圈划有关内容,随手批注,然后互相交流,最后发言、讨论,达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教室内巡视,及时予以点拨指导。

学生们经过这个环节很快明确了答案。

接下来的一个环节就是进行文本的深入探究。老师把它分为两个小部分,一部分是合作探究,一部分是拓展迁移。

合作探究部分设置的问题是:

1.陆蠡对绿藤因爱而囚,你如何评价这种举动?

2.对于绿藤被囚前后的生态变化,你想到了些什么?

3.绿藤被囚后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你受到怎样的启示?

方法为:小组交流讨论后推举代表发言,全班讨论,教师引导。

教师过渡语:同学们朴实清新的回答中含有作家的情感血泪,淡远而又瑰丽的语言里渗有和谐真醇的诗意,正如巴金老人评价他有着“优美的性格黄金的心”,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发出自己的呼喊,他怀念着他的圆窗和绿友,他想象着当有一天重和他们见面的时候,会面生吗?请大家结合课文里的关键句,写一段五十到一百字的感想或者展开自己的想象,写一篇题为《逢绿记》的文字。endprint

摘录几位学生的习作,展示一下通过一篇《囚绿记》,学生到底会联想到哪些内容呢?

学生习作一:陆蠡生活的年代,民族衰微,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不满于人吃人的丑恶现实,一生追求进步。通过课外阅读资料,他的不少作品都反映了这种思想倾向;而其个人奋斗的历程又充满艰辛和坎坷,不免使他感觉疲惫和痛苦。这可爱的“绿”使陆蠡感觉到生命的美丽和愉悦,而又使他暂忘却了痛苦和烦恼,沉浸在生命的宁静与淡淡的喜悦中。绿象征了作者心中的自由、光明、幸福、希望和理想,这一切对他都弥足珍贵。所以他才会有自私的念头,因爱而囚,因爱而放,我想每个人对他在这之间表露出来的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所感动,令人动容,令人叹惋!那个年代正是有这么多热血男儿,中国才不至于被灭国。

……

教师结语:诞生于抗日战争炮火中的散文名篇《囚绿记》在今天的课堂学习中给大家带来如此多的感受,人总有诗意、温柔的时刻,总有最有缘分发现美的时刻,捕捉住那个特定的时刻,就会让它成为人生中精彩的篇章。

二、要求教师认真阅读案例,分析两个案例有什么不同,并谈谈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比较两个案例,老师找出了两点不同:

(一)目标设置不同:案例一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没有按照课改的要求来写,没有突出三个维度,特别是价值与情感观这个维度没有具体到这节课上。由于目标不明确,所以导致课堂上出现了推着走的现象。相对第一个案例的教学目标,第二个案例的目标设置趋于合理,执教教师充分考虑到了一节课学生到底能完成什么,完成到什么程度。目标具体,可操作性强。

(二)使用教材的方法不同:案例一是在教教材,案例二是用教材教。同是《囚绿记》的教学,同是一位老师执教,因为教学设计不同,对教材的使用方法不同,结果存在很大差距。执教教师在案例一中一切都是围绕课文进行的。虽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只是在解读文本,概括主旨。而在案例二中,执教教师较好地处理了这个问题,既解读了文本又灵活地跳出文本展开探究迁移。教学设计较有深度,一开始就将同学引导到了一个较高的境界,并且教师是在引导学生,而不是设计学生。让学生有自己的感悟和收获,凸显了新时期的教学理念,很好地突破了重难点,实现了三维目标。语文讲究读、背、品、练。而本课中,教师利用预设,巧妙地锻炼了学生的这种能力。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由此得到的启示:

(1)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目标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媒体以及调控教学环境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它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化的东西。因此备课时不能为了写教学目标而写,一定要结合授课的班级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2)制定目标切忌大而全,对课文的设计会有很多种思路,教师不能好高骛远地提出很多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要学会“舍得”,老师想教的有很多,学生想学的也有很多,如果面面俱到,也许面面都做不好,但如果能做到恰当的取舍,那么较之面面俱到的教学,学生会收益更多。

(3)制定教学目标要清楚教育目标远景与近景的关系,立足近景操作辐射远景意图,以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考虑具体目标,要从学科整体出发,以知识块、单元、课时为单位进行思考,渗透三维航向,然后逐层、逐步由近及远最终实现预设和生成的教学目标。

(4)分析理解课文,注重基础固然重要,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是更高的要求。虽教无定法,但教师的理念决定着学生的水平。语文课应当立足文本——探究文本——跳出文本。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把其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展示给学生,并走出教材,将教材作为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例子,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的思维在阅读、思考中得到发展。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精彩的讲解,深刻的理解体会,永远都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要用教材教,重在导;学生要用教材学,学方法,发展思维。

这里,案例分析法只是个引子,目的是让老师从案例出发,分析案例,但不止于案例,而是要放开眼光,结合教育实践,获取更多运用理论和调动学生学习动机的具体策略。

作者简介:郑红霞,1964年生,女 ,任教于农垦教师进修学院,中教高级职称。

(编辑:刘婷婷)endprint

猜你喜欢

囚绿记案例课文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背课文的小偷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囚绿记》主题探究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