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借鉴?创新
2014-08-11林秀娥
【摘要】改变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思路紊乱、语言乏味的现状,培养学生写作创新能力,应该根据实际,从基础的东西学起,多一点积累,多一些借鉴。积累是创新的基础,借鉴是创新的必经阶段,创新是积累、借鉴的归宿。积累借鉴最终的目的就是创新,写作必须突破“模式”再创新,这是“写得好”的关键。
【关键词】写作;积累;借鉴;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来,我看过不少的学生作文,其内容空洞、思路紊乱、语言乏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更不用说有什么创新。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培养学生写作创新能力?我认为,还是应该根据实际,从基础的东西学起,多一点积累,多一些借鉴。只有这样,才能在立意上、技巧上、语言上有所创新。
一、积累——是创新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积累,不仅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1]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体现着他的知识、语言、思想、技巧等方面的积累。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学古人今人的一些做法,养成熟《读成诵》的好习惯。古时的学生从《三字经》到《百家姓》,从《四书》《五经》到《古文观止》以至《唐诗三百首》,无不诵读如流。现代文学巨匠茅盾到八十岁时,实现了他的读书目标——把整部《红楼梦》都背了下来。巴金也十分强调积累,他说:“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很好地研究过,但有那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的‘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2]名人大家之所以“下笔如有神”,而且句句有神韵,处处皆风骨,就是因为他们积累了一笔丰富的语言财富。因此学习写作的人,要对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择其善者而诵之、背之、悟之、记之。如果能做到这样,就能受到其情感的滋润、思想的熏陶、智慧的启迪,说话、作文时便能“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
写文章,不仅要有丰富的语言材料,而且要有生动的生活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是炉火纯青的文学巨匠,倘若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写出来的文章也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朱熹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3]杜甫的诗之所以被后人称为“诗史”,是因为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写出了人民疾苦;鲁迅之所以能写出“投枪”“匕首”式的杂文,也是因为他对社会有着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西游记》中孙悟空机智勇敢的形象和叛逆精神,正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化身……
要想从生活中截取最鲜活、最有生命力的素材,就应该身入生活,心入生活,对生活中的人、事、物都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把握整体,洞悉细微,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即使在极其平凡的事物中,也会发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现在的学生,既有校园生活的亲身经历,又有家庭、社会的生活体验,只要善于观察,勤于积累,就能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
二、借鉴——是创新的必经阶段
如果说“积累”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那么,“借鉴”则是在明确“怎样写”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实践。提高写作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写出立意深刻、结构巧妙、语言优美的文章来。对于初学写作的人,只有借鉴范文,仿其立意、仿其谋篇、仿其表达方式,反复训练,持之以恒,才能娴熟地掌握每一种文体的写作技巧。当然,借鉴不是生搬硬套,更不是机械抄袭,而是在充分领悟范文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范文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方式,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通过恰当的篇章结构,用语言文字加工转换成自己的信息。如李清照的“唯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在表达思维上就是李煜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演绎。李煜把静止的愁经过想象传递给动态的东流水,同时把抽象的愁还原为一种具体的春水。李清照与李煜写作中内在的表达逻辑模式刚好相反,她把具体的事物经过想象传递给抽象的愁。又如《滕王阁序》的作者更是借鉴北朝庾信的《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当然,如果老是跟着名家名篇亦步亦趋,一味重复别人的模式,势必使你的文章成为某篇范文的“克隆”。因此,只有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把思维引向新的事物、新的观点、新的理论,才能有所突破、有所超越、有所创新。
三、创新——是积累、借鉴的归宿
经过一定阶段的仿写训练之后,习作者必然懂得文章的基本要素,明确各类文体的行文规范。但这不是目的,只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必经阶段。因为借鉴摹仿的文章往往是模式化的,缺乏生气,缺乏灵性,缺乏体现自我个性的创意。因此,写作必须在明确“怎样写”的基础上,突破“模式”再创新。这是“写得好”的关键。
好的文章,要求立意要新,手法要新,语言要新。一句话,就是文章要体现自己独到的情感与见解。刘心武曾对文学青年说:“倘若仅仅是生活,而不对生活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形成对生活某一方面独到的深刻的见解,那么,写出来的作品当然也不可能有什么深度。”[4]刘心武说的“思考”就是思维。而独到的深刻的见解,涉及的就是思维的创新。有些同学写的文章之所以平淡无味,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思维的创新。因此,思维的创新对作文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在文章生成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十分重要的核心地位,直接决定着文章主题的创新、内容的创新、语言的创新。
人民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5]创新思维能力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素质。对中学生而言, 对某一事物,只要有一点新的发现,一个新的见解,或者能够对他人已有的成果做出一些创造性运用,就是创新的体现,其文章也就富有新意。在这一方面,名家手笔为我们提供了典范的例子。古文《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词作《沁园春·长沙》是中学生读过的精品,诗文中都曾写过“水”,参照物都是“鱼”,但是,因为三位作者对“水”的感悟不同,所以他们笔下的“水”也各领风骚。
吴均笔下的富春江和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 二文所写之“水”,虽然都具有清澈透明的特点,但所见之石,前者是水底的“细石”,后者是“全石以为底”;所见之鱼,吴均仅以“游鱼”二字概述其动态,柳宗元则工笔细描,把鱼写得活灵活现。较之吴文,柳文似有借鉴之影,但因表达方式不同,所以不仅没有机械模仿之感,而且使人耳目一新。毛泽东写湘江之水,水上“百舸争流”,水中“鱼翔浅底”,不再是吴、柳笔下那种缥碧、清冽、恬淡而又远离现实之水,而是千帆竞发、充满朝气、催人奋进的江河景象。从遣词造句的角度看,毛泽东以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巧妙地化用了吴均的“游鱼”和柳宗元的“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描写,简洁生动地用上了一个“翔”字,给人以不同凡响的感受,这不能不说是前无古人的创新。
青少年学生,虽然阅历浅,但思想活跃,敢想、敢说、敢做,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只要善于积累,勤于练笔,就一定能够用创新思维写出令人刮目相看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高秀敏.写东西要靠平时的积累[J].山东教育,1998(21).
[2]刘国芬.古诗文积累的途径与方法[J].文学教育(下),2007(03).
[3]朱熹.观书有感[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王先波,王丽.学生作文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2(04).
[5]王奋才.让创造之花处处开放[J].科学大众,2001(02).
作者简介:林秀娥,1969年生,女,汉族,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任教于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第一中学,中学一级语文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学语文作文教学。
(编辑:董 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