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于对话中生成

2014-08-11顾雪梅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7期
关键词:三角板直尺平行线

顾雪梅

课堂是师生对话、交往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课堂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风平浪静的,常会掀起或大或小的波澜,出现一些意外的风景。充分肯定学生的思维成果,给予针对性的点评和鼓励,同时也指明思维的方向,提高师生对话的有效性,这是每位老师必须拥有的教学智慧。

案例:探究平行线的画法

师: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一组平行线,看谁想的方法多?

生1:我用练习本上的格子画。

生2:我沿直尺的两边画。

师:同学们都是借助现成的平行线画的,(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直线)如果要求在黑板上画出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你会吗?

生:把直尺和直线对齐后,把直尺向下平移就可以画了。

师:还有谁愿意用这种方法再来试一试?(两名学生画的出现了明显的错位)

师:这种画法画出的平行线感觉怎样?

生:有偏差、不准确。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生:尺子在向下平移的过程中没拿稳。

师:这真是个难题,怎样才能让尺子在平移的过程中不出现偏差呢?

生:用三角板从两边向下量出20厘米,点好点,再连接起来。

师:你真爱动脑筋,能想出这样的方法很不简单,你能说说怎么想的吗?(嗯……学生面露难色,学生直觉思维的结果有时是说不清的。)说不好没关系,咱们以后再研究,好吗?(因为“点到直线的距离”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安排在后续知识中,因而这种方法不作具体解释。)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1:如果在靠近黑板边沿的地方画,我就能靠着黑板平移。

生2:我认为这样画有局限性,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的。

生3:用三角板在旁边画一条直线,然后沿着直线平移。

师:这样借助一条辅助线我们就能确保三角板在平移的过程中不晃动,真是好方法。这条辅助线如果不画出来,你能用其它的工具代替吗?

生:用直尺。

师:谁来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生:先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直线对齐,把直尺和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对齐,向下平移三角板,平移的过程中直尺不能移动,最后沿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画出平行线。

反思:这部分内容我是第三次执教,前两次的处理方法比较相似,先让学生结合对平行线的初步认识自己画一组平行线,利用现成平行线来画(如本子上的格子或直尺)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想到,而教材上的画法难度较大,通常让学生自学或教师直接示范。可练习一段时间后发现不少学生作平行线还是我行我素,直接将三角板向下平移,大致估估就画好了。由于批改作业时很难将作图的过程再现,往往能“蒙混过关”。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教学内容缺乏必要的理解,即便增加练习的次数还是容易遗忘。课堂教学的缺位直接导致学生数学素养的缺失,我想再次设计时必须对这一环节进行充分的展开。

可这种作图的方法离学生的数学现实还是比较远的,怎样剥茧抽丝、一步步引导学生去逼近、去发现?学生游离在外该怎么办?问题的开放性与生成的复杂性对教师的基本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看来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师生对话这才是对我最大的挑战。对话的起点在哪儿?联系以前失败的教训,我恍然大悟,学生乐于用直接平移的方法来画平行线,这不就是起点吗。在黑板上任意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不算难,关键是怎样引领学生感悟这一方法的不科学性。直接平移的最大缺陷就是三角板在平移的过程中很容易抖动,怎样让学生体悟到这一点呢?能不能将黑板上的已知直线再画高一些,再加上厚重的三角板,学生想不抖都很难。实践证明,这一尝试是成功的,两位学生画的平行线出现了明显的偏差,学生的体验很到位。最关键的还要看学生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能想出等距离取点,这一思维层次已经很高了,由于这种画法需要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这一后续知识的支撑,因而没做具体说明。当一些学生能想到用一根直线作平移的参照时,教学就成功突围,实现了预期目标。接下来方法的发现与总结也就脱茧而出、水到渠成了。

有效的师生对话,离不开对学生起点的准确把握,离不开对教学流程的充分预设,离不开面对节外生枝时的处惊不乱,离不开教学实践中对失误的思辨、对细节的关注和对课堂的完美追求。学生的智慧在有效的师生对话中生成,教师的教学智慧亦在有效的师生对话中得到磨炼、发展和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如城镇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角板直尺平行线
直尺和缝衣针
《相交线与平行线》巩固练习
三角板“牵手”直尺
添加平行线 求角真方便
三角板的作用
剪裁三角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