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内科123例病人肺心病的临床康复护理体会

2014-08-11孙中美何英胡顺鹏

关键词:呼吸内科康复护理肺心病

孙中美++何英++胡顺鹏

【摘要】目的:总结对呼吸内科肺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123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加强康复护理。出院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和再次住院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SF-36评分明显较高,1年内再次住院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肺心病患者加强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减少再次住院率,对患者的康复有益。

【关键词】呼吸内科;肺心病;康复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呼吸内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由于肺、支气管病变反复发作,继发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肥大,最终发展为右心衰竭。目前临床对于肺心病尚不能完全治愈,病情迁延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我院探讨了对呼吸内科肺心病患者加强康复护理的效果,本文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将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123例纳入本研究,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5.83±4.26岁;体重53~78kg,平均体重62.32±3.75kg;病程2~8年,平均病程4.56±1.73年;其中男性患者73例,女性患者50例;原发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65例、肺气肿22例、支气管哮喘15例、肺结核12例、支气管扩张9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2例、大专6例、高中45例、初中48例、小学22例。

所有患者均有反复咳嗽、咳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等临床表现,入院时心率超过110次/min,呼吸频率超过30次/min。研究对象剔除精神异常、智力低下、交流障碍、其他原因不能配合护理工作者。

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数法分组,奇数者归为对照组,共计62例。偶数者归为实验组,共计6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年龄、体重、病程、性别、原发疾病、文化程度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护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缓解呼吸困难。指导患者抬高下肢,以增加静脉回流。控制探视人员和时间,以避免发生感染。经鼻导管给予1~2L/min持续低流量吸氧。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支气管解痉剂、利尿剂、强心剂等药物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出现头痛、烦躁、神志改变、心律失常、血压急剧升高等异常情况时立即报告医生处理[2]。实验组加强康复护理,保持病房内温湿度适宜,注意防寒保暖。每天早晚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新鲜。在病情许可的前提下鼓励患者适当进行锻炼,避免长期卧床导致肺栓塞、便秘、肌肉萎缩、褥疮、压疮等。采用散步、太极拳、气功、腹式呼吸运动等温和的运动形式,宜循序渐进,不引起疲劳,以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病情严重、不能下床活动者可在卧床时进行深呼吸、收缩腹肌、下肢主动或被动活动,定时帮助患者翻身,以保持舒适的体位[3]。指导患者低盐饮食,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忌食辛辣刺激性、烟、酒等,宜少食多餐,不宜过饱以防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多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用力排便增加心脏负荷而诱发心衰[4]。

评价指标: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总体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等8个维度36个条目。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结果

讨论

本研究对肺心病患者加强基础护理和病情观察,同时从饮食、运动、心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掌握肺心病的相关知识,及时调整情绪,积极配合各项护理操作。本研究中加强康复护理者SF-36评分较高,再次住院率较低,这一结果提示对肺心病患者加强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控制疾病发作,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呼吸内科肺心病患者加强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减少再次住院率,对患者的康复有益。

参考文献

[1]廖洁梅,陈海容.急性期护理和康复护理指导对慢性肺心病的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2,2(3):159-160.

[2]黄丽君,曾秋莲.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5):142-143.

[3]季维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22):4907-4908.

[4]占校平,汪昕鑫.护理干预对慢性肺心病患者抑郁情绪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419-420.

【摘要】目的:总结对呼吸内科肺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123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加强康复护理。出院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和再次住院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SF-36评分明显较高,1年内再次住院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肺心病患者加强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减少再次住院率,对患者的康复有益。

【关键词】呼吸内科;肺心病;康复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呼吸内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由于肺、支气管病变反复发作,继发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肥大,最终发展为右心衰竭。目前临床对于肺心病尚不能完全治愈,病情迁延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我院探讨了对呼吸内科肺心病患者加强康复护理的效果,本文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将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123例纳入本研究,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5.83±4.26岁;体重53~78kg,平均体重62.32±3.75kg;病程2~8年,平均病程4.56±1.73年;其中男性患者73例,女性患者50例;原发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65例、肺气肿22例、支气管哮喘15例、肺结核12例、支气管扩张9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2例、大专6例、高中45例、初中48例、小学22例。

所有患者均有反复咳嗽、咳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等临床表现,入院时心率超过110次/min,呼吸频率超过30次/min。研究对象剔除精神异常、智力低下、交流障碍、其他原因不能配合护理工作者。

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数法分组,奇数者归为对照组,共计62例。偶数者归为实验组,共计6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年龄、体重、病程、性别、原发疾病、文化程度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护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缓解呼吸困难。指导患者抬高下肢,以增加静脉回流。控制探视人员和时间,以避免发生感染。经鼻导管给予1~2L/min持续低流量吸氧。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支气管解痉剂、利尿剂、强心剂等药物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出现头痛、烦躁、神志改变、心律失常、血压急剧升高等异常情况时立即报告医生处理[2]。实验组加强康复护理,保持病房内温湿度适宜,注意防寒保暖。每天早晚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新鲜。在病情许可的前提下鼓励患者适当进行锻炼,避免长期卧床导致肺栓塞、便秘、肌肉萎缩、褥疮、压疮等。采用散步、太极拳、气功、腹式呼吸运动等温和的运动形式,宜循序渐进,不引起疲劳,以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病情严重、不能下床活动者可在卧床时进行深呼吸、收缩腹肌、下肢主动或被动活动,定时帮助患者翻身,以保持舒适的体位[3]。指导患者低盐饮食,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忌食辛辣刺激性、烟、酒等,宜少食多餐,不宜过饱以防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多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用力排便增加心脏负荷而诱发心衰[4]。

评价指标: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总体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等8个维度36个条目。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结果

讨论

本研究对肺心病患者加强基础护理和病情观察,同时从饮食、运动、心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掌握肺心病的相关知识,及时调整情绪,积极配合各项护理操作。本研究中加强康复护理者SF-36评分较高,再次住院率较低,这一结果提示对肺心病患者加强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控制疾病发作,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呼吸内科肺心病患者加强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减少再次住院率,对患者的康复有益。

参考文献

[1]廖洁梅,陈海容.急性期护理和康复护理指导对慢性肺心病的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2,2(3):159-160.

[2]黄丽君,曾秋莲.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5):142-143.

[3]季维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22):4907-4908.

[4]占校平,汪昕鑫.护理干预对慢性肺心病患者抑郁情绪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419-420.

【摘要】目的:总结对呼吸内科肺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123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加强康复护理。出院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和再次住院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SF-36评分明显较高,1年内再次住院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肺心病患者加强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减少再次住院率,对患者的康复有益。

【关键词】呼吸内科;肺心病;康复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呼吸内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由于肺、支气管病变反复发作,继发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肥大,最终发展为右心衰竭。目前临床对于肺心病尚不能完全治愈,病情迁延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我院探讨了对呼吸内科肺心病患者加强康复护理的效果,本文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将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123例纳入本研究,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5.83±4.26岁;体重53~78kg,平均体重62.32±3.75kg;病程2~8年,平均病程4.56±1.73年;其中男性患者73例,女性患者50例;原发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65例、肺气肿22例、支气管哮喘15例、肺结核12例、支气管扩张9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2例、大专6例、高中45例、初中48例、小学22例。

所有患者均有反复咳嗽、咳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等临床表现,入院时心率超过110次/min,呼吸频率超过30次/min。研究对象剔除精神异常、智力低下、交流障碍、其他原因不能配合护理工作者。

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数法分组,奇数者归为对照组,共计62例。偶数者归为实验组,共计6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年龄、体重、病程、性别、原发疾病、文化程度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护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缓解呼吸困难。指导患者抬高下肢,以增加静脉回流。控制探视人员和时间,以避免发生感染。经鼻导管给予1~2L/min持续低流量吸氧。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支气管解痉剂、利尿剂、强心剂等药物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出现头痛、烦躁、神志改变、心律失常、血压急剧升高等异常情况时立即报告医生处理[2]。实验组加强康复护理,保持病房内温湿度适宜,注意防寒保暖。每天早晚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新鲜。在病情许可的前提下鼓励患者适当进行锻炼,避免长期卧床导致肺栓塞、便秘、肌肉萎缩、褥疮、压疮等。采用散步、太极拳、气功、腹式呼吸运动等温和的运动形式,宜循序渐进,不引起疲劳,以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病情严重、不能下床活动者可在卧床时进行深呼吸、收缩腹肌、下肢主动或被动活动,定时帮助患者翻身,以保持舒适的体位[3]。指导患者低盐饮食,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忌食辛辣刺激性、烟、酒等,宜少食多餐,不宜过饱以防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多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用力排便增加心脏负荷而诱发心衰[4]。

评价指标: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总体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等8个维度36个条目。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结果

讨论

本研究对肺心病患者加强基础护理和病情观察,同时从饮食、运动、心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掌握肺心病的相关知识,及时调整情绪,积极配合各项护理操作。本研究中加强康复护理者SF-36评分较高,再次住院率较低,这一结果提示对肺心病患者加强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控制疾病发作,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呼吸内科肺心病患者加强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减少再次住院率,对患者的康复有益。

参考文献

[1]廖洁梅,陈海容.急性期护理和康复护理指导对慢性肺心病的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2,2(3):159-160.

[2]黄丽君,曾秋莲.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5):142-143.

[3]季维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22):4907-4908.

[4]占校平,汪昕鑫.护理干预对慢性肺心病患者抑郁情绪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419-420.

猜你喜欢

呼吸内科康复护理肺心病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探讨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呼吸内科实施安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12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肺心病中医病名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