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排128层CT在颅脑CTA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4-08-11朱福成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符合率

朱福成

【摘要】目的:探讨64排128层CT在颅脑CTA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诊治的1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64排CT进行检查。结果:本组130例患者共发现动脉瘤133个,其中单发瘤127个,另3例患者均有2个动脉瘤,瘤体大小:3.0mm~75.5mm,平均27.2mm,与术中检查结果一致,64排128层螺旋CTA诊断符合率为100.0%。结论:64排螺旋CT在颅脑CTA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符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64排128层螺旋CT;颅内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64-slice CT 128 layers clinical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brain CTA imaging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Methods:A hospital in August 2012-August 2013 for treatment of 130 cases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were treated with 64-slice CT examination.Results:130 cases were found in patients with aneurysms 133,of which 127 single tumor,and the other 3 patients had two aneurysms,tumor size:3.0mm~75.5mm,an average of 27.2mm,inspection and intraoperativ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64 row 128 slice CTA diagnosis was 100.0%.Conclusion:64-slice spiral CT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brain aneurysms CTA compliance rate,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64 rows 128-slice CT;intracranial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健康的重视度也不断提升。而当前血管病也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1]。血管病中脑动脉瘤引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作为神经系统突发危险疾病,严重时会危及生命[2]。只有采取及时、有效的诊疗手段才能减轻病症的危害、挽救患者的生命。CTA技术作为血管疾病特别是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检查手段,因其快速、简便、无痕的特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3]。本文就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采用64排CT进行检查诊治的1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64排128层CT在颅脑CTA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共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诊治的1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64排CT进行检查,其中男性67例;女性63例;年龄37~73岁,平均年龄46岁。

方法:在检查开始前,首先请患者摘去义齿、项链及其他饰物,并注意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情绪。接着进行造影剂注射,根据患者的心功能、外周血管情况等来调整注射速率,后追加注射生理盐水30~40ml,减少放射伏影。扫描范围自脖颈2弓下缘至颅顶,采用连续容积模式,先常规平扫得到图像,再切换到CTA程序,层面中心和视野应与平扫完全一致。在扫描过程中,要求病人要固定位置并禁止吞咽动作。CT扫描完毕以后,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工作站,利用相关软件进行后处理重建,包括容积显示、最大密度投影及多平面重组,并配合切割、旋转及域值去除组织技术后进行处理。最后由两位专业经验丰富的医师共同进行所得图像的分析与评估,总结64排128层螺旋CT的CTA对颅内动脉瘤病变的显示情况,比较CTA与手术诊断结果的符合率。

结果

在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诊治的1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采用64排CT进行检查,结果发现:本组130例患者共查出动脉瘤133个,其中单发瘤127个,另外3例患者均有2个动脉瘤,瘤体大小:3.0mm~75.5mm,平均27.2mm,与术中检查结果一致,64排128层螺旋CTA诊断符合率为100.0%。

讨论

64排128层螺旋CT的优势:64排128层螺旋CT是指静脉注入对比剂后,利用螺旋CT对靶血管在内的受检层面进行连续不间断的薄层立体容积扫描,然后运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后处理,最后使靶血管立体显示的血管成像技术[4-5]。64排128层螺旋CT作为脑血管病监测的重要检查手段,在临床实践中已表现出它的优势,其血管检查范围广,能够同时显示血管壁及比邻组织结构,从而使血管重建显得更直观、清晰,可提供病变特点并立体多角度评价,保证了高质量的重建图像的获得。64排128层螺旋CT的出现,为CTA提供了广阔的技术平台,在全身血管性疾病包括颅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评估和复查方面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对临床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64排128层螺旋CT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脑动脉瘤是脑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展,按形态可以分为梭形、囊状和夹层动脉瘤;按病因分为外伤性、细菌性、肿瘤性、先天性和动脉硬化型。而先天性动脉瘤起病隐匿、危险性极大。颅内动脉瘤破裂,很可能会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在动脉瘤破裂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几个小时内,在64排128层螺旋CT的协助下,我们可以及时快速诊断患者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式,挽救患者生命。

CTA操作技术比较简便,只需外周静脉注射造影剂,不受颅外血管条件的限制,不需要选择性插管。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对于诊断血管疾病包括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也越来越高,它能够很快地获得高质量的数据;可以同时显示脑组织及颈椎病变(如动脉瘤并发症蛛网膜下腔出血),能明确显示动脉瘤的位置、生长方向、瘤颈的宽窄、与载瘤动脉及周边血管的关系;可以通过多方位的立体观察来得到更全面的解剖信息(包括瘤壁的钙化、与周围骨质的关系、动脉瘤的邻近结构及其关系、瘤体与瘤颈的关系及瘤腔内的血栓),有助于动脉瘤的检出与手术方案的选择。另外,CTA几乎没有危险,并发症少,检查费用也只为DSA检查的40%,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费用。

综上所述,64排128层螺旋CT具有无创、快速、简便、经济的特点,作为脑动脉瘤筛查的重要方法,对动脉瘤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在颅内动脉瘤诊断、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可以作为脑动脉瘤诊断的首选依据,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一项技术。

参考文献

[1]何怡红,罗天友.多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的应用进展[J].重庆医学,2007,(9).

[2]沈剑辉,曹晓红,刘志鹏.64排螺旋CT脑动脉成像CT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探讨[J].当代医学,2011,(35).

[3]郭建平,姚斯元,邢朋毅,等.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2008,28(9):97-98.

[4]张国来,陈光辉,郑永豫,等.64层螺旋CT在头、颈部血管造影的应用(附106例报告)[J].福建医药杂志,2009,31(5):101-103.

[5]史晓蓓.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D].石河子大学,2010.

猜你喜欢

蛛网膜下腔符合率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基于灵敏度和特异度任意赋权的广义标准化诊断符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