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与护理

2014-08-10王倩倩张珍珍张晓珍张淑艳

淮海医药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医科药液肌酐

王倩倩,张珍珍,张晓珍,张淑艳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与护理

王倩倩,张珍珍,张晓珍,张淑艳

肾功能衰竭,慢性; 中药保留灌肠; 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多种疾病造成的长期肾实质损害的最终结果,治疗难,且死亡率高。虽然现在肾移植及透析技术日益成熟,但对于肾衰早、中期的患者,却往往难以接受。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肾衰,由于其疗效比较稳定,且价格低廉,能随症加减,易被患者接受,已成为中医临床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我院中医科及肾病科采用降氮煎剂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对改善改善肾功能及临床症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3年2月中医科及肾病科住院患者44例,其中男20例,女24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54岁。均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1]。其原发病分别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共22例,糖尿病肾病共10例,高血压性肾病共8例,慢性肾盂肾炎共4例。其中按肾功能损害程度分期:氮质血症期(血肌酐高于正常<450 μmol/L)14例;肾衰竭期(血肌酐450~707 μmol/L)18例;尿毒症期(血肌酐>707 μmol/L) 12例。4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治疗组22例。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的一般治疗相同:根据辩证内服汤药,同时予以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保肾、降压、抗感染、改善贫血等来纠正肾衰的可逆因素。2组在保证热量供给的基础上,均予以优质低蛋白饮食。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降氮煎剂(院内制剂),方剂组成:大黄10~20 g、附子10 g、蒲公英30 g、牡蛎30~50 g、青黛10 g、赤芍20 g。其中大黄用量可根据大便次数调整,使大便次数保持在每天2~3次。将上述方剂浓煎100 ml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每晚睡前保留灌肠1次,2周为1疗程。休息1周左右,继续第2疗程。

1.3 灌肠方法

1.3.1 灌肠前的准备 (1)心理护理:因绝大多数患者从未接受过灌肠,缺乏相关知识,担心灌肠会引起疼痛不适,精神较为紧张,且对治疗效果存在疑虑,所以灌肠以前应向患者详细讲解中药灌肠的目的、原理、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消除思想顾虑,保持一个轻松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2)用物准备:100 ml降氮煎剂(药温39℃~41℃)、一次性50 ml注射器1支、一次性吸痰管1根、无菌治疗碗1个、一次性中单1个,常规灌肠用物1套。

1.3.2 具体操作方法 (1)灌肠一般安排在晚上临睡之前进行,灌肠前要嘱患者排空二便。(2)屏风遮挡,指导患者取屈膝左侧卧位,臀部垫高10 cm,臀下铺一次性中单,气温低时注意保暖。(3)将药液倒入无菌治疗碗内,一次性50 ml注射器抽吸适量药液后连接一次性吸痰管。排净肛管内空气,取石蜡油润滑吸痰管前端及肛周。(4)按常规灌肠操作方法,将吸痰管轻柔缓慢插入25~30 cm,使吸痰管前端到达乙状结肠前、中段,利于药液保留及吸收。缓慢匀速注入全部药液(分离注射器与吸痰管抽吸药液时,要反则吸痰管末端)。灌肠过程中如患者出现便意,嘱患者大口哈气,以放松腹部。如注药不畅,可将吸痰管左右旋转、前后移动,以避开前端粪便。(5)药液注完,用卫生纸包住吸痰管,轻轻拔出并放入弯盘,用手纸轻轻按揉肛门,并帮助患者取平卧位,穿好衣服,盖好被子。(6)灌肠后要指导患者依次变换体位:平卧位一左侧卧位一平卧位一右侧卧位,注意每个体位均应抬高臀部,以使药液充分接触肠腔各部位。(7)告知患者药液保留时间若少于2 h达不到治疗目的,嘱其保留时间越长越好,大于6 h效果最佳。如有便意,可行深呼吸,尽量忍耐。(8)按照消毒原则做好用物的终未处理。(9)灌肠后密切观察患者腹痛及排便情况。

1.4 疗效判断[2](1)显效;症状减轻或消失,血肌酐下降≥20%;有效:症状减轻或消失,血肌酐下降≥10%;(2)无效:不符合显效和有效标准,治疗后自觉症状未减轻或加重,血肌酐、尿素氮无明显改善或较治疗前升高。

1.5 统计学方法 全部资料数据输入数据库,采用SPSS11.5软件对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2组治疗结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4.0,*P<0.05。

3 讨论

中医学根据慢性肾功能衰竭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分为“水肿”、“虚劳”、“癃闭”、“关格”等,其病机为湿热、水毒、浊瘀聚于体内[3]。本研究中使用的降氮煎剂的有效成分为大黄,大黄的主要功效是泻下导滞,活血化瘀,可以使部分氮质从肠道清除,改善患者的高凝高黏状态。大黄还有减轻受损肾小球代偿性肥大、抑制残余肾的高代谢状态等作用[4];蒲公英的主要功效为降浊通腑,清热解毒,能逐出体内湿浊水毒;而牡蛎具有收敛的功效,可以使药物附着于肠黏膜便于药物的吸收,同时具有缓和大黄的泻下作用,使大黄泻而不猛[5];附子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祛瘀化浊,荡涤陈腐之效。

中药保留灌肠是通过肠道排毒的一种传统的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非透析疗法,通过灌肠可以使药液在结肠内吸收,已达到治疗的效果;部分药液还可以直接发挥作用,促使毒素从肠道排除,从而降低血肌酐、尿素氮。

总之,应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经济实用的优势,值得推广。护士应正确熟练的掌握灌肠技术,在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肠黏膜的刺激,减慢肠蠕动,在保证患者舒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延长药液的保留时间,对提高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尤黎明,吴 瑛.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11:290.

[2] 王海燕.肾脏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13-1823.

[3] 戴京璋.实用中医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 项宏舟,张丽玉,徐晓刚,等.肾康注射液与真武汤加减延缓肾功能衰竭的效果评价[J].中国药业,2013,22(8):103-104.

[5] 张芬芳,郭晓玲,王月华,等.解毒活血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6例[J].陕西中医,2007,28(2):164-165.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中医科,安徽 蚌埠 233004

王倩倩(1986-),女,安徽蚌埠市人,护师,大专。

R248

A

1008-7044(2014)04-0399-02

2014-01-06)

猜你喜欢

中医科药液肌酐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更 正 说 明
治斑秃
浅谈中医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在中医科护理中的作用
科主任综合能力在医院中医科发展中的作用
血肌酐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判断肾功能的可靠旨标血肌酐
血肌酐、胱抑素C、简化MDRD和Le Bricon公式在评估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