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纤维在湿法非织造材料生产中的抄造性能
2014-08-10范玉敏汤人望胡晓东李红祝
范玉敏 汤人望 胡晓东 李红祝
(浙江省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省造纸研究所),浙江省特种纤维纸基功能材料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1215)
聚乳酸 (poly-lactic acid,PLA)纤维是以玉米、小麦或红薯等淀粉为原料,经发酵获得乳酸,然后通过聚合、纺丝得到的纤维[1]。PLA纤维截面通常为圆形,且表面光滑,密度为1.25 g/cm3,小于天然纤维和低熔点聚酯 (PET)纤维,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一般为55~65℃,熔融温度 (Tm)为160~170℃[2]。PLA纤维生产过程不使用和产生有毒物质,其制品在土壤或海水的微生物作用下可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无害,是一种无毒、无害、可生物降解、可回收利用的绿色环保纤维[3]。PLA纤维制品在生物医用及日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生物医用领域可用作手术缝合线、伤口辅料、韧带加强纤维装置、组织工程编织支架等,在日用领域可用作绳索、牙刷、过滤膜材、面料等[4]。
近些年,PLA纤维非织造产品日益增多,法国Fiberweb公司,以100%PLA开发熔喷的和纺粘的名牌非织造布Deposa。日本钟纺合纤公司与吴羽合纤公司共同开发了由PLA生成的生物降解纤维/Lactron制成的三维立体非织造材料。尤尼吉卡公司使用Cargill Dow聚合体公司由玉米生产的PLA,通过熔融纺丝技术成功地制成了PLA纺粘非织造布。德国萨克森纺织研究所的Blechschmidt等人也对聚乳酸纺粘非织造工艺参数和产品性能进行了探讨[5]。天津工业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的任元林等人对PLA纤维非织造材料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他们用的主要是纺粘法[6]。然而PLA纤维在湿法非织造材料中的性能及应用研究少有报道[7]。本实验对PLA纤维湿法抄造性能进行研究,旨在为PLA纤维在湿法非织造材料(功能纸),尤其是在新型功能材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1 实验
1.1 原料
单组分PLA纤维 (以下简称单组分PLAF):1.3 dtex×6 mm,熔融温度170℃;双组分PLA纤维 (以下简称双组分PLAF):4.0 dtex×51 mm,人工剪短成12 mm左右,芯层熔融温度130℃,皮层熔融温度70℃;低熔点聚酯纤维 (以下简称PETF):1.1 dtex×3 mm,熔融温度110℃;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 (以下简称PVAF):1.1 dtex×3 mm,水溶温度70℃;分散剂聚丙烯酰胺。
1.2 仪器与设备
BK5000光学显微镜:重庆奥特光学仪器有限公司制造;ZQJI-B-2纸样抄取器:陕西科技大学机械厂制造;DCP-KZ300A(R)电脑测控抗张试验机:四川长江造纸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制造;YG461E/1数字式透气量仪:宁波纺织仪器厂制造;HST-H3热封试验仪: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制造。
1.3 实验方法
1.3.1 显微镜观察PLA纤维形态
1.3.2 纸张的制备
实验中纤维配比为:
(Ⅰ)单组分 PLAF∶双组分 PLAF=(80% ~30%)∶(20% ~70%)
(Ⅱ)单组分PLAF∶PETF=(80% ~50%)∶(20%~50%)
(Ⅲ)单组分PLAF∶双组分PLAF∶PVAF=(80%~50%)∶(15% ~45%)∶5%
(Ⅳ)单组分 PLAF∶PETF∶PVAF=(80% ~50%)∶(15% ~45%)∶5%
干燥温度为130℃。抄造好的纸张按 GB/T 10739—2002的规定在性能检测前进行恒温恒湿处理。
1.3.3 纸张性能测试
纸张定量、厚度、抗张强度指标按国家标准进行测定[8]。
纸张热封强度按照GB/T 25436—2010附录A所述方法进行测量:设定热封机的温度 (165±5)℃、压力0.2 MPa,时间5 s,热封刀宽度5 mm;切取宽度为15 mm、长度至少为280 mm的试样,应确保夹持试样时手不触及试样部分,将试样的热封面朝内沿长度对折成两层,在距离试样折线10 mm处进行热封。将热封好的试样按GB/T12914测定热封强度,夹距为180 mm,热封处应在二夹距之间,当热封处全部分开时,进行读数,每个样品测定10次,以算数平均值表示结果。
2 结果与讨论
2.1 PLAF显微镜观察
PLAF的显微镜照片如图1和图2所示。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PLAF表面光滑,粗细均匀;双组分PLAF具有卷曲度。
图1 单组分PLAF显微镜照片
图2 双组分PLAF显微镜照片
2.2 单、双组分PLAF混合抄造纸张的物理性能
单组分PLAF和双组分PLAF混合进行湿法抄造纸张的物理性能如表1所示。单组分PLAF表面光滑,没有键合作用,且熔融温度高,未达到熔融温度时纤维之间不会产生黏结作用,因此100%的单组分PLAF湿法抄造,即使在130℃下干燥,纸张也无法成形。双组分PLAF是由较高熔点的芯层和较低熔点的皮层通过双组分PLAF复合喷丝板挤压而成,在较低温度下就能熔融从而起到黏结作用。本实验所用的双组分PLAF具有卷曲度,且纤维较长,不易分散,制备纸张过程中易缠绕而絮聚,致使纸张中纤维分散不均,纸张强度下降。由表1可知,随着单组分PLAF用量的降低,纸张强度先增加后降低,透气度先降低后增加,两种纤维各占50%时性能较优,主要是因为此时两种纤维结合较好,双组分PLAF较好地发挥黏结作用,纸张的强度最佳,同时纸张的紧度和匀度较好,使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空气量降低,透气度较低。
表1 单、双组分PLAF混合抄造纸张的物理性能
2.3 单组分PLAF与双组分PLAF或PETF混合抄造纸张的物理性能
按1.3.2中的纤维配比 (Ⅰ)、(Ⅱ)抄造纸张,纸张的物理性能如图3~图7所示。
图3 双组分PLAF、PETF用量对纸张紧度的影响
图4 双组分PLAF、PETF用量对纸张透气度的影响
PETF长度为3 mm,在水中易分散,成纸匀度较好,同时具有较低的熔点,在130℃的干燥温度下能更好地熔融而起到良好的黏结作用。从图3~图7中可看出,单组分PLAF与PETF混合抄造纸张 (纤维配比 (Ⅱ))的紧度、强度整体趋势优于单组分PLAF与双组分PLAF混合抄造的纸张纤维配比 (Ⅰ),透气度呈相反趋势,主要是因为PETF与单组分PLAF混合,成纸均匀,紧度高,单位时间单位面积通过的空气量少。
2.4 添加PVAF混合抄造纸张的物理性能
按1.3.2中的纤维配比 (Ⅲ)、(Ⅳ)抄造纸张,纸张的物理性能如图8~图12所示。
图5 双组分PLAF、PETF用量对纸张抗张强度的影响
图6 双组分PLAF、PETF用量对纸张湿抗张强度的影响
图7 双组分PLAF、PETF用量对纸张热封强度的影响
图8 双组分PLAF+PVAF、PETF+PVAF用量对纸张紧度的影响
图9 双组分PLAF+PVAF、PETF+PVAF用量对纸张透气度的影响
图10 双组分PLAF+PVAF、PETF+PVAF用量对纸张抗张强度的影响
图11 双组分PLAF+PVAF、PETF+PVAF用量对纸张湿抗张强度的影响
图12 双组分PLAF+PVAF、PETF+PVAF用量对纸张热封强度的影响
PVAF水溶温度为70℃,较低温度下就能发挥良好的黏结作用,在食品包装纸等产品中有很好的应用。从图8~图12中可以看出,PVAF的应用明显地提高了纸张的强度性能,与纤维配比 (Ⅰ)中单组分PLAF∶双组分PLAF=50%∶50%混合抄造相比,纤维配比 (Ⅲ)中单组分PLAF∶双组分PLAF∶PVAF=50%∶45%∶5%时的纸张抗张强度提高了38.7%,湿抗张强度提高了52.1%,热封强度提高了42.0%。与纤维配比 (Ⅱ)中单组分PLAF∶PETF=50%∶50%混合抄造相比,纤维配比 (Ⅳ)中单组分 PLAF∶PETF∶PVAF=50% ∶45% ∶5% 时的纸张抗张强度提高了13.8%,热封强度提高了39.8%。纸张强度的提高,为PLA纤维的应用拓宽了领域。
3 结论
实验对聚乳酸 (PLA)纤维 (单组分、双组分)、低熔点聚酯 (PET)纤维、水溶性聚乙烯醇(PVA)纤维混合湿法抄造纸张性能进行了研究。
3.1 单组分PLA纤维的熔融温度高,湿法抄造时干燥温度达不到其熔融温度要求,成形困难,应用会受限。
3.2 双组分PLA纤维、低熔点PET纤维、PVA纤维因其熔融温度低,与单组分PLA纤维混合抄造时,能起到有效的黏结作用,提高了聚乳酸纤维应用的可行性。
3.3 低熔点PET纤维的黏结效果优于双组分PLA纤维,水溶性PVA纤维的加入有利于纸张强度的进一步提高。
4 展望
PLA纤维所具有吸湿透气性、抗菌性、可降解性等优良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新型环保纤维,未来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例如作为过滤材料用于口罩,作为茶叶、咖啡等食品的外包装袋等。PLA纤维在湿法功能材料中的研究应用目前很少,我们将继续在应用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和探讨。
[1] Xiong chun-hua,Zhang chuan-jie,Zhang nan-nan,et al.Study on Performance of PLA fiber[J].Journal of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20011(3):7.熊春华,张传杰,张楠楠,等.PLA纤维的性能研究[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011(3):7.
[2] Yang fu-quan.Recent developments in PLA fibers[J].Melliand-China,2010(1):10.杨夫全.PLA纤维新进展[J].国际纺织导报,2010(1):10.
[3] Liu wen-chao,Di jian-feng.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Green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Fibers[J].Journal of WuYi Univer-sity,2003(2):47.刘文超,狄剑锋.绿色环保纤维的开发与应用[J].五邑大学学报,2003(2):47.
[4] Yao jun-yan,Yang qing-fang,Zhou ying-xue,et al.Advances of poly(lactic acid)fibers with high performance[J].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06,25(3):286.姚军燕,杨青芳,周应学,等.高性能聚乳酸纤维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6,25(3):286.
[5] Xu li-ya.Development of PLA on Spunlaced Nonwovens[J].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07,19(9):255.徐丽娅.聚乳酸水刺非织造布的开发[J].现在商贸工业,2007,19(9):255.
[6] Ren yuan-lin,Jiao xiao-ning,Cheng bo-wen,et al.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oly Lactic Acid Fiber and Its Nonwovens[J].Technical Textiles,2005(4):9.任元林,焦晓宁,程博闻,等.聚乳酸纤维及其非织造布的生产和应用[J].产业用纺织品,2005(4):9.
[7] Cao Xiu-jun,Chen Gang.Studies on beating and papermaking performance of PLA fibers[J].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2010,31(4):32.曹秀军,陈 港.聚乳酸打浆及抄造性能的研究[J].中华纸业,2010,31(4):32.
[8] Shi shu-lan,He fu-wang.Pulp and Paper Analysis and Test[M].Beijing: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2003.石淑兰,何福望.制浆造纸分析与检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C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