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7.29”故意杀人案谈抛尸现场的勘查与分析

2014-08-09田,张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面包车物证尸体

刘 田,张 金

(重庆市公安局 刑警总队,重庆400021)

现场勘查是刑事侦查工作的起点,准确的现场分析是现场勘查的生命线。通常情况下,抛尸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较少,能够用于直接认定嫌疑人的痕迹物证更是难以寻找,而杀人的第一现场往往留有大量的有价值的痕迹物证。因此,如何利用抛尸现场遗留的为数不多的痕迹物证准确分析第一现场的特征、位置以及抛运尸体的运输工具将变得十分关键。本案就是利用抛尸现场的轮胎印痕、尸体衣着及创口情况准确分析出运输工具种类、第一现场特征的一个典型案例,希望能给同行一些启发。

一、简要案情

2012年7月29日6时8分,一群众途经重庆市江北区某村道时在路边发现一具女尸,遂报警。经勘查,确认为抛尸现场,且尸源不明。

二、现场勘查

现场位于江北区头塘村南家冲组村道,该村道向东通向海尔路,向西通往小双碑。村道北侧有一围墙,围墙外为一长约20米的斜坡,斜坡上长有树木及杂草,丢弃有杂物。

尸体位于路边草丛中靠围墙处,尸体上方覆盖带有绿叶的树枝和少许青草。尸体上方1.6m处有一树枝被折断,折断痕较新鲜。尸体下方地面对应头部及腹部位置有较多血迹。尸体南侧约1m处有一把单刃木柄水果刀,水果刀南侧约50cm处有滴落状血迹。滴落状血迹南侧附近有波形花纹的轮胎印痕,印痕宽度为15.6cm。水果刀东侧约10cm处为一条粉红色编织袋,袋上有“民生牌液化石油气钢瓶”、“江苏省靖江市新桥镇礼士桥南首0523-84331566”等字样。

尸表检验发现死者口唇两处创口,颈部一处巨大创口,其余创口主要集中在左腹部及左腰背部,创口较深,分布较为集中。

三、物证提取及检验

现场提取水果刀一把、覆盖在尸体上的断裂状树枝一根、断裂状青草少许、树枝断裂断端一段均未检出嫌疑人DNA;宽度约为15.6cm的波形纹轮胎印痕(照相提取),粉红色编织袋一个(原物提取),未检出嫌疑人指纹及DNA。现场所提取的物证均未检出犯罪嫌疑人信息。因此,准确的现场分析显得更为重要。

四、现场分析

(一)关于第一犯罪现场

1.死者所穿衣物上除粘附有血迹以外,无明显泥土、杂草等异物附着,分析第一现场为室外现场的可能性不大;在中心现场及周围未发现包装物、包裹物,结合嫌疑人需将尸体从第一现场搬运至车内,分析第一现场位于高层楼房内的可能性较小。综合分析,第一现场位于楼房底层或者平房及车内可能性较大。

2.根据死者伤口分布较为集中及死者衣服上血迹分布等情况,分析死者遇害时可能位于一较为狭小的空间内。

结合以上两点综合分析,第一犯罪现场位于车内的可能性较大。

(二)关于运输工具

现场轮胎印痕宽度为15.6cm。经查找不同车型轮胎参数发现,中级车的轮胎宽度多在19.5cm以上,小型车的轮胎宽度多在17.5cm以上,微型车轮胎宽度多在16.5cm左右。轮胎宽度在16cm以下的车型多为面包车,如长安之星、五菱之光等(见下表)。

车型 轮胎宽度/cm蒙迪欧致胜 21.5/22.5福克斯 19.5帕萨特 21.5 Polo宝来 19.5/20.5桑塔纳 19.5捷达 18.5 17.5 18.5悦翔F0 16.5长安之星 <16<16五菱之光

结合现场轮胎印痕宽度及查询数据综合分析,运输工具为长安面包车、五菱面包车、昌河面包车以及其他微型轿车的可能性较大。通常情况下,使用轿车运载尸体,将尸体放在后备箱的可能性较大,那么在搬动尸体时很可能会在车尾、车的侧后方留下滴落血迹,而现场仅在轮胎印痕外侧有一处滴落血迹,比较符合面包车从侧面打开推拉门,搬拖尸体时形成。综合分析,运载工具为面包车的可能性较大。

五、侦破情况

依据现场分析,侦查人员开展了针对性的调查访问,并最终破案。破案后,犯罪嫌疑人供述:2012年7月28日傍晚,犯罪嫌疑人驾驶一辆营运的长安面包车沿途拉客,被害人在途中上车并坐于副驾驶位置。车上只有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两人,犯罪嫌疑人向副驾驶位置俯身取物,被害人认为犯罪嫌疑人是在猥亵自己,便与其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犯罪嫌疑人激情之下在车内将被害人杀死,并用该面包车将尸体运至江北区头塘村南家冲组村道处抛尸。

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现场分析在两个方面很好地吻合:一是第一现场位于车内,二是运输尸体的工具为面包车。准确的现场分析为侦查破案提供了方向,缩小了范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六、总结

此案侦查初期面临诸多难点:一是尸源未确定,人物关系不易梳理。二是现场为抛尸现场,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较少。三是现场提取的物证均检验无果。四是现场附近监控中显示来往车辆较多,种类庞杂,逐一排查工作量很大。因此,对抛尸现场进行认真细致、重点明确的勘查,并利用现有的痕迹物证准确分析第一现场特征、运输工具种类是该案现场勘查人员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此案,笔者认为抛尸现场的勘查与分析应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应重点勘查与分析抛尸地点的位置特点。抛尸地点是否位于道路旁边,车辆是否能够到达,抛尸地点是否隐蔽等,对分析嫌疑人是否使用运输工具,是否熟悉地形等情况有重要作用。

第二,应重点寻找和发现现场遗留物。如用于包裹尸体的包裹物、用于捆绑尸体的绳索等。这类物证有助于提取嫌疑人指纹、DNA信息,也可根据包裹物上文字信息,绳索的材质、用途等信息分析物品来源,进而寻找第一现场位置。

第三,应重点发现、提取尸体周围的足迹,以分析作案人数及嫌疑人的人身特点。

第四,应重点勘查尸体附近道路上轮胎痕迹。通过轮胎痕迹的宽度可初步分析判断出车辆种类及车型,通过轮胎痕迹的泥土堆积方向可分析车辆行驶的方向。

第五,应重点勘查、分析地面血迹形态及其所反映出的嫌疑人的行走路径。

第六,应重点观察、分析尸体的衣着情况及伤口分布状态。通过分析尸体衣着的附着物有助于分析第一现场的特点;通过尸体伤口分布状态有助于分析第一现场的空间特点及嫌疑人与死者体力悬殊程度;通过尸体上某些特殊部位的伤口有时可分析出嫌疑人杀害死者的动机和犯罪心理。

抛尸现场遗留物证较少,对其进行认真细致、重点明确的勘查,并利用有限的痕迹物证准确分析出第一现场特征、运输工具种类无疑将为侦查破案提供重要支撑。

猜你喜欢

面包车物证尸体
“演员中心制”戏剧始于北宋的新物证
打败仗
试论物证在烟草行政处罚中的适用
原野侦探课 第三节 关键物证
面包车
生命的起源,也许只是一具尸体?
捡尸体
面包车超员
浅谈刑事案件物证的保护
微型面包车如何不再“猛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