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氓”与“无赖”原非贬义词

2014-08-08倪培森

文史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流民高祖赢利

倪培森

“流氓”与“无赖”现在都被当作贬义词和骂人的话使用。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6版)解说,“流氓”原指无业游民,后来多用于贬称不务正业,为非作歹之人(或言行)。“无赖”是形容放刁撒泼,蛮不讲理的言行;也用作名词,指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其实,两者并非贬义词,其初义也非如此。兹分述于后——

先说“流氓”。在古代,“流氓”原是互不关联的两个独立的单词。“流”的本义是指水的流动,为动词。语见《语·大雅·常武》:“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由水之流动引申出“漂泊”“流浪”的义项,仍为动词。“氓”字《说文》训曰:“氓,民也。”又云:“氓,田民也。”指农民,名词。又据《辞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解曰:“读音méng,本义指流亡之民。”语见《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也指草野之民,语见《战国策·秦一·张仪说秦王》:“彼固亡国之形也,而不忧民氓,悉其士民,军于长平之下,以争韩之上党。”(注:野民曰氓,今音读mǎng。)

综上所述可知,“流氓”一词,在古代即指流民、游民,其本义是指居无定所四处流浪的田民或草野之民。“流民”(即“流氓”)合用最早始见于《史记·万石君列传》:“元封四年(前107年)中,关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公卿议欲请徙流民于边以适之。”

由于流氓(游民或流民)居无定所,无家无业,为了生存,有些不可避免地养成撒泼放刁,施展下流手段等习气和行为,进而扰乱社会治安,沦为人所不齿的不良分子。于是“流氓”一语逐渐从中性词变成贬义词,其语义逐渐演变为《现代汉语词典》所说的贬义,如“耍流氓”、“流氓习气”。

再说“无赖”。在古代它原本也是两个单词,“无”的本义是“没有”,与“有”相对,为动词。“赖”的本义是“赢利、利益”,为名词。“无赖”合用,成为动宾结构合成词,本义是没有赢利,即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因为赢利是发展物质生活的基础,因此“赖”引申出“依靠”的义项。用作本义时,语见《史记·高祖本纪》:“汉九年(公元前198年),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宫前殿。高祖奉玉杯,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用作引申义“依靠”、“依赖”时,语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释之从(文帝)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 ,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文帝曰:‘吏不当若是邪?尉无赖!”

“无赖”一词的语义除上述两种义项外,还有对顶反用,以贬衬正的。例如宋代大词人辛弃疾脍炙人口的名篇《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对小儿的调皮贪玩,好吃懒做(“无赖”的引申义)非但无谴责反感之意,反而流露出极度喜爱和由衷赞赏之情。直到元末明初,“无赖”的语义才开始定位于今义。语见明代号称“吴中四杰”之一的著名诗人高启(1336~1374)所著的《书博者事》一文,其写道:“博鸡者袁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这里“无赖”一词,虽仍有“不事产业,没有盈利”的本义,但同时也明显含有今天所知的贬义。以后它与“地痞”“流氓”“放荡子”等语词合用,其基本义逐渐泯没,如今已鲜为人知了。

猜你喜欢

流民高祖赢利
东晋士族与流民研究文献综述
Right Place to a New Restaurant
殷卜辞中“高祖河”的点读问题
智慧政务蓝海 党媒大有可为——衢报传媒集团政务新媒体赢利实践探索
略论十九世纪中叶鸭绿江北岸早期朝鲜流民社会——以《江北日记》为中心
西晋流民问题浅探
皖江城市带制造类上市公司赢利能力的研究
明宪宗时期安抚荆襄流民的措施及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