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协商民主的历史底蕴
2014-08-08徐成芳刘玲灵
徐成芳+刘玲灵
中图分类号:D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4)02—021—03
[内容提要]协商民主是人类历史悠久的政治实践和政治智慧,不同国家协商民主是各具特色的。与西方协商民主相比,中国协商民主有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实践方式、进步的历史逻辑和顶层的制度支撑,可以说当代中国协商民主既不是舶来品,也不是中国历史上协商民主的简单承继,而是继承与超越基础上的新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强大的包容创新能力。
[关键词]中国;协商民主;历史底蕴
当代中国协商民主所具有的深厚底蕴,它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协商民主实践形式作为借鉴,是中国政治从专制走向民主这一历史演进上升过程的逻辑结果。
一、当代中国协商民主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中国漫长的文明史中,诸子百家蔚为壮观。法家、道家、儒家都被纳入政治实践,最后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成为中国历史主流文化。儒家学说上承周礼,下启百代,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其中优秀的文化基因很多。比如,在哲学观上主张“和”、“合”,所谓“和而不同”、“和为贵”、“和实生物”,就是承认、尊重和保护多样性,统筹照顾各方面利益,在此基础上实现大一统。在政治观上主张“仁政”、“德主刑辅”、“政者正也”,反对暴政。基于这种尚“和”的文化,“协商”作为一种超越多元冲突和权力专断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实践,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即使在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里,凡是重视朝堂议事的,都是重视在统治阶级高层内部进行协商的,尽管存在严重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但是相对来讲就比较政通人和。因此,政治协商的思维与方法变成中华民族绵延不绝、朝野崇尚的政治文化。至今,“我们往往不认为遇到分歧就按票数对决或更换执政集团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在充实与规范各项民主程序的同时,还需要强调的是统筹兼顾,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上善若水,是政通人和、春风化雨”。“协商,就是承认差别,调节与消化分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以忠恕之道来面对矛盾,发扬民主。”[1]
二、当代中国协商民主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协商民主实践形式作为借鉴
中国上古时期尧、舜、禹的禅位制就是建立在充分协商基础上的酋长之间的协商民主。相传尧在帝位时,咨询四岳,后举舜为帝。舜在帝位时,也咨询众人,后举禹为帝。公元前841年,周厉王因暴政被民众推翻,当时的朝政暂时由周公和召公共同带领其他贵族官员执掌,史称“周召共和”。“周召共和”体现了中国古老而朴素的共和精神和协商思想。这可以说是在贵族之间的协商民主。春秋时期,郑国思想家、政治家子产,在其执政时期不允许废除乡校,相反他善于把乡人聚会议政的乡校作为获取群众议论政事反馈信息的场所,注意根据公众的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政策和行为。这可以说是较早的基层协商民主。战国时代的齐桓公建立了稷下学宫,推行协商政治并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学宫广招人才,执政者或与他们商议国事,或直接对其委以重任、让其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稷下学宫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思想自由,畅所欲言。[2]这可以说是早期智库式协商民主。西汉时期的“盐铁会议”当属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协商会议”。汉武帝在位时,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实行盐铁国家专卖,但此政策也造成了民间经济的凋敝。汉武帝死后,主掌朝政的桑弘羊继续实行这一政策,遭到商业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公元前81年,政府便召集了各地的贤良之士与政府进行公开辩论,史称“盐铁会议”,双方经过激烈谈论和协商,最后各自妥协,达成一定的共识。[3]这可以说是当时的一种专题协商民主、对口协商民主、界别协商民主。
中国古代一定领域的协商民主当然存在许多局限性,比如在协商主体上主要是官与官的协商,在内容上主要是在选择接班人、联合执掌政权、制定合理政策等方面的协商,在社会形态和制度背景上主要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因而不能与当代中国协商民主的性质、广度和制度化相比。但是,这些协商实践,在后世还是传为美谈,凝结成为一种古代“善治”的理想和榜样。作为政治治理方法,古代协商民主多样化的实践形式至今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三、当代中国协商民主是中国政治从专制走向民主这一历史演进过程的逻辑结果
当代中国的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历史合乎逻辑的演进结果,它不是割断了中国历史,而是继承、超越和发展了中国历史。中国协商民主的薪火穿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路走来,在近代以来参与到世界民主革命的进程中,由中国自己的革命民主力量完成了现代转型,走进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质的跃升。
中国协商民主现代转型的起点是辛亥革命。孙中山倡导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将西方的议会制度引进中国。但遗憾的是,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把持下,中国的议会民主被严重异化。北洋军阀时期,中华民国只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议会民主从来没有真正的实现过。但是,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对于中国民主制度的转型具有奠基性的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和践行者,以马克思主义这个新的理论武器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致力于推进中国的人民民主事业。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建议下,蒋介石国民政府组织国民参政机关——国民参政会。初期,由于国共两党和其他党派与无党派人士的努力,国民参政会对于团结全国人民,发扬抗日民主,推动全面抗战,起到了积极作用;后来由于国民党推行消极抗战政策,逐步丧失其进步作用,皖南事变后中共多次拒绝参加。抗战胜利后,国民参政会成为鼓动内战的工具,完全丧失了在广大民众中的影响和作用。与国民党独裁专制相反,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推行的“三三制”政权政策,是新型协商民主的萌芽和雏形。这种政权体制的建构充分凝聚和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使各革命阶级、各抗日党派都有机会和权利参与到共同管理边区民主政权中来,这对于我们今天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政府按照“双十协定”的要求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后被称为旧政协),通过了五项协议。但是,国民党很快撕毁了这些协定,于当年6月发动了全面内战。同年11月,单方面宣布召开“国民大会”,遂使政治协商会议即旧政协解体。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颁布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4]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成为新中国协商民主发展的新起点,从此开启了新中国人民民主性质的协商民主政治实践,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针对一些人主张民主党派可以不存在了的“取消论”,毛泽东代表党中央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进一步明确中国协商民主的政党格局。经历“文革”波折以后,1982年中国共产党又把八字方针发展成为十六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从而在改革开放新阶段重新确认和巩固了中国协商民主的政党格局。因此,中国协商民主是中国历史发展进步与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理论逻辑相统一的直接的、必然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王蒙.政治协商,大有可为[N].光明日报.2013-3-4
[2]阳安江.协商民主研究[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0:80
[3]陶福源、王平.中国特色协商民主论[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9
[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深层次研究》(项目编号:09BKS039)、辽宁省统战理论重点课题《中国协商民主的内生性及发展空间研究》(项目编号:LNTZ2013-A18)部分成果,荣获全省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责任编辑/陈洪超
收稿日期: 2014-01-12
1.徐成芳,男,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基层统战工作理论本溪研究基地”特邀研究员。2.刘玲灵,女,大连理工大学在读博士,沈阳体育学院马列德育教研室教师,讲师。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