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佛教生态实践视域下的公民生态道德教育
2014-08-08刘涛
刘涛
摘 要:生态危机日益加剧,开展持久而有效的生态道德教育刻不容缓。梵净山景区客流量大,已经成为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梵净山佛教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对生态思想的践行就构成了梵净山佛教的生态实践。梵净山佛教的生態实践可以弥补缺陷,纠正弊端,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进一步充实,对我国现阶段公民生态道德教育具有重大启示。
关键词:梵净山;佛教生态实践;公民生态道德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8-0045-02
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最早倡导者、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会长陈寿朋提出:“生态道德作为一种道德,既反映着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又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不仅是人类道德进化的必然产物,而且是人类社会走向更高文明的重要标志。”[1]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是指教育工作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引导人们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习惯。
一、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回视历史,人类的生存环境曾很优越,很多地方森林茂密、水草丰盛。但是由于过度开发以及战乱影响,森林破坏,水土严重流失,绿水青山变成千沟万壑的荒山秃岭。“昔日农业文明之花——古巴比伦文明、哈拉巴文明、玛雅文明等地区,曾经植被丰富、土地肥沃,但由于刀耕火种的掠夺式经营,过度开发土地,千里沃野渐成黄沙漠漠,成为人类文明史中的明日黄花”[2]。
工业革命将全球带入了工业化的狂潮之中。由于煤炭的大量使用,在1573年、1580年、1592年曾在伦敦发生3次烟雾事件,死亡2 500余人,在1952年12月伦敦再次发生烟雾事件,4天内死亡4 000多人。这一时期的生态危机规模之大、影响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
面对沉重的生态危机,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各国开始讨论如何治理环境危机,为此先后召开了多次会议,签订了多个重要文件:《人类环境宣言》、《生物多样性公约》、《京都议定书》等。人类文明将转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3]。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全面贯彻生态文明理念,使生态文明深入人心,使之不仅成为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成为每个公民的日常行为准则。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公民生态道德教育必不可少。迅速开展持久而有效的生态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二、梵净山佛教生态实践对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启示
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理论上存在很多不足,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弊端。国际环境协会前主席科罗拉多指出:“建立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契机和出路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4]梵净山以其优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吸引着世人。据统计梵净山景区游客流量在“十一”黄金周时期达到32万人[5]。这表明,梵净山及其佛教寺庙已经成为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梵净山佛教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这些思想的大部分内容与我国当前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基本适应,对开展持久而有效的生态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借鉴和补充作用。梵净山的僧人们,以戒为师,热爱生命,保护花草树木,力行忏悔,长养慈心,仁爱万物,有力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以至于梵净山及其周边地区有“梵天净土”之美誉。对我国现阶段的生态道德教育而言,梵净山佛教生态实践可以弥补缺陷,纠正弊端,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进一步充实。梵净山佛教生态实践对我国现阶段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第一,戒杀、护生、放生的生态实践培养公民尊重生命、仁爱万物的生态理念。
梵净山僧人的日常生活严格遵守戒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记载了佛教菩萨戒的内容,和生态环境直接相关的戒律有九条:杀戒、放火损烧戒、不能救生戒、蓄作非法戒、食肉戒、食五辛戒、伤慈贩卖戒、蓄诸杀具戒、见厄不救戒[6]。《四分律》有比丘不得“踏杀生草,断众生命”的戒律,教导人们即使是无生命的植物也不能杀害。这些戒条主要是围绕“杀戒”展开的。“杀戒”的主题延伸出诸多生态环保行为,比如素食、救生、不蓄养动物、不贩卖动物、不储存刀具、不放火烧山、施舍钱粮等。梵净山佛教多属破山明禅师一系,破山明禅师就教导弟子们:“修行戒为本,参禅悟为极,唯此二门,余则方便多门也。”[7]他强调了戒律,反映出生态环保的禅修理念。在实践层面,梵净山僧人经常举行放生活动,养护受伤的鸟兽,等它们康复之后将其放归自然。有时游客也能恰好碰到这样的放生活动。目睹护生放生的过程,有的人还会参与其中,内心会有何感受?不知不觉中感悟了生命的渺小与伟大,脆弱与不朽,尊重生命、仁爱万物的生态理念自然而生。
第二,素食的生态实践培养公民低碳、节能、节俭的生态消费理念。
既生态环保也健康文明的朴素日常生活方式已经成为梵净山僧人们的自觉。位于梵净山金顶的《脉源宗谱碑记》记载了梵净山护国寺第五代住持明然的朴素生活:“尊宿生性朴素,多闻不务巧异,不趋势,不衔名,一味守正持中,从容自得,冷坐岩谷,煮藿餐藜。”朴素而环保的日常生活方式为高僧们内在精神世界的生态实践提供了保证。明末清初住持石阡三昧禅院的敏树如相禅师以诗记载了日常生活。有首题为《司马瞿荒山居士过访》的诗:“洞阁曾经车马国,绸衣放下到岩阿。龙团无煮蒿汤待,胡饼休嫌蕨粉多。石趣苔生明击竹,日穿潭底照维摩,谈心谈到无心处,抚笑梁王忆达摩。”[8]诗中提到他们的日常食品是“胡饼”、“蕨粉”,其生活之朴素可见一斑。惜福节俭的行为也记载于碑刻,“纵有一粒一粟,犹不易得,况自徒手而能成之乎?”[9]他们以朴素甚至艰苦的日常生活默默地践行着梵净山佛教的生态环保理念。
时至今日,梵净山佛教的素食传统甚至形成了“梵净山素食文化”,周边民众也乐得参与其中。最具特色的还是梵净山寺庙的“斋席”。透过“斋席”你能看到佛教素食文化和当地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席上也有土家人的几道特色菜,但做法十分讲究,全不能用肉。其中最核心的一道菜,叫素酢肉(土家风俗把这道菜放在餐桌的正中央,其他菜都围着它摆放),用糯米打的糍粑切成片,拌米面并兑上粑粑红,然后装碗甑蒸,做成土家人喜欢的‘甑肉。坐在席上,如不亲口尝一尝还以为佛家破戒了哩”[10]。天庆寺的菜豆腐远近闻名,成为天庆寺的招牌素食。特别是深受梵净山佛教素食文化影响的江口县,竟然形成了一条远近闻名的龙井豆腐街。
这些行为保护了该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免受破坏,保证了生物多样性的存在,有效维护了生态平衡,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游客漫步于“梵天净土”、品尝着清香的素食、欣赏着反映高僧朴素生活的碑刻铭文,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不就是“诗意的栖居”吗?低碳、节能、节俭的生态消费理念很快形成。
第三,保持水土的生态实践培养公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贵州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达,土壤和水分流失十分严重,自然环境的特点使保持水土成为环境保护成败的关键。梵净山区域的水土保持主要通过造林护林来实现。明末清初住持石阡三昧禅院的敏树如相禅师就积极倡导植树,在他的诗篇《山居其十》中就描述了他植树的场景:“山翁活计在山隈,种了青松又种梅。放下■头明祖意,熏风拂拂自南来。”[8]他植树品种主要是松和梅,休息之余还能体会一下禅境,其怡然自得真可以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相媲美。在众多高僧的极力倡导下,梵净山佛教寺庙纷纷植树造林,以至有的寺庙造林面积达到数千亩之多。特别是天马寺“有庙产千余挑谷子,山林八千余亩”[11]。这些都是僧人们日积月累,常年造林护林的结果,对梵净山地区的水土保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仅梵净山佛教僧人致力于保持水土的生态实践,在佛教的影响下,周边群众也积极植树造林,严惩盗采者。位于思南的《干家山禁砍古树碑》载:“如看获窃使禁者,罚钱十千;如有贪谋财利者,罚银十两。”[12]大量乡规民约对梵净山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了巨大作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生态遗产。游客漫步于绿水青山之间,在林荫树下小憩片刻,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绿色,不由想起俗语“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感叹前人造林护林的功绩,培养了公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梵净山,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接受了生态道德教育。梵净山作为公民生态道德教育阵地的作用日益显现。梵净山区域作为地球同纬度地区唯一的一块原始植被区,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正向世人展现其别具一格的生态魅力和独特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寿朋.加强生态道德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J].求是,2006(24):48.
[2]杨通进,高予远.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2-3.
[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
12151.html,2012-11-08.
[4]葛荣晋.试评儒家生态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
[5]中国广播网.梵净山“十一”游客井喷再创历史新高[EB/OL].
http://kfq.ce.cn/kfqsy/gdxw/201310/09/t20131009_1133004.
shtml,2013-10-09.
[6][日]高楠顺次郎,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0册[M].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79:602-656.
[7]释道坚校注.破山海明禅师语录上[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236.
[8]本书编委会.黔北明清之際僧诗选[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14.
[9]黄尚文.梵净山佛教文化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12:147.
[10]杨孝华,周增强.浅谈梵净山佛教文化与印江土家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C]//龙海碧.梵天佛地——中国梵净山佛教文化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305.
[11]刘应华.梵净山寺庙概述[C]//龙海碧.梵天佛地——中国梵净山佛教文化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289.
[12]彭福荣.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历代碑刻选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