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城市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研究

2014-08-08谢正梅

企业导报 2014年7期

谢正梅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正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为全面了解武汉城市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通过发放调查表格210份,走访典型村21个,对圈域内部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总结了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五种典型模式,以期为推进武汉城市圈新农村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新型农村社区;模式一、发展新型农村社区的意义

新型农村社区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在农民自愿、农户自立、生态自然的前提下,通过村庄合并、集约发展,形成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把农村新社区建成农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美、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社会基本单元。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农村人口转移加快,自然村落萎缩,农村留守人员生产生活困难问题突出;依托旧村庄进行新农村建设投资不足,缺乏规划的公私建设项目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空巢村占用大量土地,耕地经营规模小,农业产业化转型急需新的机制体制保障;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占地,部分农民失去耕地或大大减少可用土地,旧有村庄需要拆迁集并;新建的农村社区有些脱离了原有的村集体范围,村民自治组织失去经济基础,需要国家支持才能维持基层服务体系。这些因素已经成为农村社区变迁后必须面对的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相比,社区居民仍然以务农为主,但生产、生活服务条件和居住环境、社区管理模式将趋近城镇标准;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社会化服务等产业发展可衍生大量新的就业岗位,部分农民“离土不离乡”实现就近转业,收入大大提高;农村社区可聚集较多的人口,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的土地可为社区发展提供建设资金;新型社区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规划建设,从长久来看,可形成城乡互动,也为新型城镇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二、武汉城市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

武汉城市圈现有村民小组约1.36万个,农村人口约1450万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对武汉城市圈意义重大,同时任务也很艰巨。2006年以来,武汉城市圈各地高度重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切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各地坚持以科学规划总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005年,武汉市开始了“家园建设行动计划”,编制《武汉市新农村建设空间规划》,规划将全市2087个建制村建设成为512个农村新社区。鄂州市提出了“全域鄂州”的理念和“城乡统筹,以城带乡”的方针,并具体提出了构建以1个主城区为中心,3座新城为支撑,10个特色镇为节点和106个中心村为基础的四位一体的“1311”城乡建设规划格局,引导农民向106个中心村和47个城镇新社区集中。赤壁市确定了分别以建制镇、建制村、自然村为试点单位的三种模式。英山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和“高起点规划一步到位、高标准建设分步实施”的总体原则,科学布局村庄内山、水、林、田、路、房的保护与建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设计风格。仙洪试验区实行跨区域、大范围、综合性试验,在《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总体规划实施纲要》的指导下,形成了市、县、乡镇、村四个层面的规划体系。2007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建设推进社区服务的若干意见》,武汉的东西湖区、黄石的大冶市等7个县市区被列入“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黄陂、新洲区和孝感市被纳入“湖北省级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

在省委省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武汉城市圈内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呈现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基础设施大大改善:武汉市着力开展了“四通四改一化一室一场”基础设施建设;鄂州市建设了城乡一体的“六网”工程;赤壁市实现了道路、电话、有线电视村村通,改水、改圈、改厕、建沼气。鄂州市在试点社区建立了“1+8”模式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赤壁市按照“七个一”来建设社区服务中心。

从总体上讲,新农村建设是否应该向新型农村社区方向发展,人们还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虽近年来河南、江苏、浙江等省已将农村新型社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但湖北尚未做出安排,武汉城市圈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资金缺乏、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不足和体制动力机制尚未形成等成为制约农村新型社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武汉城市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几个成功典型

通过对205份有效回收的新农村发展调查表和走访的21个典型村庄情况分析,认为目前圈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五种典型模式。

(一)旅游带动模式——武汉市东西湖石榴红村。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石榴红村,全村73户共210人。全村居民均以种植蔬菜为生,农民收入少,居住环境脏乱。 从2005年开始,慈惠街工委、办事处实施“旅游富民”战略,将休闲旅游与都市农业相结合,着手对石榴红村进行改造。累计投资2600多万元将旧民房按照徽派建筑风格整旧一新,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发展以“吃、住、采、游、钓、乐”为主体的“农家乐”乡村旅游业、绿色蔬菜种植等。2004年,该村人均收入仅3700元,到2012年,人均收入上升至19000元,石榴红村目前已成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农村社区”。

(二)迁村腾地模式——江夏区法泗镇怡山湾社区。武汉银河生态新农村示范园区位居武汉市江夏区法泗镇,在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前,园区内土地大量荒弃,人均可耕面积仅为1.88亩,农村居住条件恶劣,宅基地资源浪费严重。平均亩产不足400元,农民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

银河生态园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以每亩每年600元的价格,以组为单位,逐步对大路村、法泗村和珠琳村等7个小组推进土地流转,拆迁旧宅,由公司全额垫资包干建设可容纳400户的新型社区,已搬迁入住180户,2009年纳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涉及农户162户、568人,有宅基地271.35亩,户均占地1116.7m2,人均占地318.5 m2。考虑到项目区农民家有男丁需分户居住,以及户口在村内但常年在外的农民回家建房的要求,还建农民小区占地68.5亩,总计208户,总建房面积30528 m2,配套设施面积1320 m2。新农村户平150m2,不仅绿化、硬化、水、电、暖等基础设施齐全,农民文化中心、安全保卫、体育健身等公共服务设施均已配套建设。土地流转给农业企业后,企业对土地进行开发整理,配套水利、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使低于400元的亩均年产出增至2000多元。

(三)企业带动模式——官桥八组。仅有农户57户,人口232人,耕地130亩的嘉鱼县官桥八组本是普通小山村,之前全村以种粮为生,集体经济长期负债。在嘉鱼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和田野集团大力支持下,计划整合资金1700万元,支持官桥村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根据田野集团规划的山、水、田、园、村、景“六个一”工程的新农村模式,按照“一企联一村”的发展思路,农发行嘉鱼县支行已累计投放贷款1100万元,为构建农民新村提供信贷支持。为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2010年以来,组里对全组为57户人家兴建、装修农民别墅。

如今,田野集团已经兴办12家企业,集体总资产23.6亿元,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3.2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45000元,官桥村已进入全省村级经济前列。

(四)拆迁还建模式——东西湖区柏泉农场。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农场位于武汉市西北近郊,国土面积8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414亩。下辖2个居委会、65个自然村、3117户、12395人。以前,农户居住分散,柏泉地区村湾占地面积大,平均每户占地1.7亩,造成了大量土地闲置和浪费。

柏泉新农村建设采取政企联姻的方式,结合拆迁还建,与武汉三江航天兴隆投资有限公司携手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柏泉农场进行资源整合、全面开发。通过对农场65个村中的52个村“迁村并点”,建设新村。还建新区项目规划占地500亩,总建筑规模30万平方米,计划共安置52个拆迁自然村塆、2427户、1万还建农民,还建面积住楼房的按100%还建,住平房的按85%还建。整个还建区共投入4.32亿元。农工从旧房搬迁到小区新居,住进了城市化的小区,生活条件大为改观。

(五)自筹自建模式——英山村。英山村位居鄂州市城东新区,全村15个村民小组,共836户3352人,人均区区三分地。2012年,村级经济收入1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20元,比前几年大幅度增加。

英山村注重建立和完善村民理事会制度。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设计都是经村民理事会和村民充分讨论且得到全村的支持而形成的,村民通过自愿捐款和无偿劳动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折合价值约200000多元,并有7户村民自愿拆除老旧房屋、改建新房2700平方米。英山村支两委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先后协助镇、村引进了银龙管业等多个骨干企业,不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给村民带来就业机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全面推进武汉城市圈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建议

当此“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开局之际,为把武汉城市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向新的阶段。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认识、规划先行。各级政府应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以提高农村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为核心,规划建设符合武汉城市圈长远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村社区。

(二)发展经济、强化支撑。产业是农村新型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没有产业的支撑,农村社区建设难以推进。因此,要积极培植社区主导特色产业,实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以产业带动促进社区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兴办特色产业项目,广辟村集体增收渠道。

(三)创新机制、引导投入。要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动员社会资源、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多种方式,建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效投入机制。要建立城乡公共财政均衡投入机制,优化公共财政投向,提高涉农公共财政投入比例,整合涉农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继续倡导部门和单位、企业结对帮扶农村社区;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村社区,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农村社区服务和公益事业;要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配置。

(四)加强管理、统筹发展。完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产权制度;创新农村社区建设投入、管理和维护机制;创建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的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与服务体制,促进城乡人口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 喻新安,刘道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 谢松保,张远凤,杨昌斌,范长林,佘易芳.关于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研究报告--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民政,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