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2014-08-08廖剑平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肌瘤栓塞体积

李 静 廖剑平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李 静 廖剑平

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肌瘤;生活质量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疾病,是导致子宫异常出血的主要原因。若未及时治疗,在肿瘤体积逐渐增大时,会导致患者出血下腹部疼痛、尿频、性交痛等症状,甚至不孕等症状。在治疗子宫肌瘤时,多采用手术和药物治疗。而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是在治疗子宫肌瘤时,在最大程度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可保留子宫。子宫动脉栓塞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创伤小、恢复快、可保留子宫,维持患者正常的生理和生育功能[1],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重视。现我们以4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5例子宫肌瘤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36.5±4.8)岁;单发肌瘤35例,多发性子宫肌瘤10例;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腰腿痛、尿频、尿急等。患者均要求保留子宫;子宫体积为(340±190)cm3,肌瘤体积为(150±70)cm3。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2]

纳入标准:经CT或MRI检查与子宫肌瘤诊断标准相符;单发肌瘤直径超过4 cm,多发肌瘤中最大肌瘤直径超过4 cm;患者均知情并自愿。

排除标准:浆膜下子宫肌瘤带蒂患者;心、肝、肾等脏器疾病患者;精神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1.3 方法

患者均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术前记录月经周期、持续时间及月经量。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测量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检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明确肝肾功能。

明确穿刺点,于患者一侧腹股沟疝韧带中点下缘的0.5 cm股动脉搏动处选择穿刺点,选取穿刺针准确刺入股动脉。于髂外动脉置入短导丝,顺着短导丝将血管扩张器及导管鞘导入髂外动脉,拔除短导丝和血管扩张器。选择5F猪尾型导管置入腹主动脉分叉上方2 cm部位,使用30 ml非离子造影剂碘普罗胺以每秒10 ml的速度进行注射,进行造影,观察患者盆腔动脉走行,掌握子宫动脉开口及肌瘤染色情况。选择4-5F脾管,并在导丝的协同作用下,实施子宫动脉插管术。在确定插管成功后,选取明胶海绵颗粒,并应用造影剂和抗生素,进行子宫动脉栓塞,并使用DSA明确子宫动脉栓塞成功。栓塞完成后,需拔除导管、导管鞘,并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

患者术后要进行6 h的下肢绝对制动,平躺休息12 h,需注意穿刺部位是否出现渗血、血肿,并给予抗生素予以抗感染治疗,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术后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并记录月经量。

1.5 疗效判定标准[2]

显效:月经量明显减少,肌瘤体积缩小>1/2;有效:月经量明显减少,肌瘤体积缩小20%~50%;无效:月经量减少,肌瘤体积缩小<20%。

生活质量问卷调查:随访10个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出血、压迫、痛经等症状)进行调查,并调查患者社会活动、精神状态、自我感知、性生活、控制力等方面,每个方面根据程度强弱进行计分,分数越高,负面影响越大,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就越差。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45例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显效21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

治疗后患者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治疗前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45.8±5.7)分;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12.4±3.5)分;组间比较t=3.1489,P<0.05。治疗后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4例出现胃肠道不适,1例低热,经对症处理后好转。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若未得到及时治疗,肿瘤体积会逐渐增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患者不孕。在治疗时,多采用手术治疗,而患者对保留子宫的要求也越来越多。

子宫动脉栓塞术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可快速止血,安全有效,并可以满足患者保留子宫的要求,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在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子宫以及肌瘤平滑肌细胞会发生变性坏死现象,并且肌瘤细胞分裂程度较为活跃,无法耐受缺血缺氧,因此会促使细胞坏死,使大片肌瘤细胞出现变性坏死现象[3-4]。

在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时,必须明确穿刺点,需在子宫动脉远端肌瘤近处的供血动脉处插入导管,以免在推注栓塞剂时出现反流,导致误栓。由于子宫动脉有较长行程,走行迂曲,在插管时,避免发生子宫动脉痉挛等症状,同时操作轻柔,禁止出现侵入性操作。在选择栓塞剂时,最好选择永久性栓塞剂,并配合明胶海绵颗粒,以此提高栓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在选择栓塞剂时,需要保证子宫的肌瘤细胞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出现大片坏死。对于年轻患者,需要保证后续治疗。

而在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时,为了保证手术顺利实施,提高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必须要掌握子宫动脉栓塞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子宫动脉栓塞术的适应证:①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时,适用于盆腔疼痛及严重贫血患者;②患者经非手术治疗但未取得效果时可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③对于经肌瘤剔除术后复发患者,在手术治疗时依然存在高风险的患者,而患者肌瘤增长速度快,但未符合子宫切除指征患者可采取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动脉栓塞禁忌证:妊娠、子宫内膜癌、双侧附件包块、子宫肌瘤体积快速增长;合并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等盆腔疾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在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时,需重视栓塞程度。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子宫肌瘤的血供多来自于单侧或双侧子宫动脉,并具有丰富潜在的侧支循环,若只栓塞单侧子宫动脉,无法取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在栓塞时,最好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并对靶血管进行逐级栓塞[5],根据血管分支直径大小,从远到近进行栓塞。同时在栓塞时,需明确是否存在异常血管,注意进行分别栓塞,以此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45例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治疗后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均明显减小,与治疗前对比(P<0.05),生活质量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只存在轻微胃肠道不适和低热,对症处理后好转。由此可见,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可明显缩小子宫和肌瘤体积,无严重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子宫肌瘤治疗中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可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价值高,可作为治疗子宫肌瘤的理想方法。

[1] 张国福,韩志刚,胡培安,等.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症状性子宫肌瘤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12):951-953.

[2] 李晓琳,王登科.宫腔镜电切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对比〔J〕.山东医药,2012,52(38):37-38.

[3] 刘兆玉,单 明,卢再鸣,等.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生命质量观察〔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7,16(4):240-242.

[4] Malartic C,Morel O,Rivain AL,et al.Evaluation of symptomatic uterine fibroids in candidates for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Comparison between ultrasonographic and MR imaging findings in 68 consecutive patients〔J〕.Clin Imaging,2013,37(1):83-90.

[5] Dixon S,Tapping CR,Chuah PS,et al.Successful fibroid embolization of pelvic and 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 collaterals after previous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J〕.Acta Radiol,2012,53(3):292-295.

(编辑:吴小红)

344000 江西省抚州市妇幼保健院(李 静);330029 江西省肿瘤医院(廖剑平)

廖剑平

10.3969/j.issn.1001-5930.2014.12.069

R737.33

B

1001-5930(2014)12-1716-02

2014-04-15

2014-05-14)

猜你喜欢

肌瘤栓塞体积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
谁的体积大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