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高校英语教师倦怠感调查分析

2014-08-08安尚勇付天军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倦怠感教龄职业倦怠

安尚勇,付天军,李 燕

(石家庄经济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北 石家庄 )

河北省高校英语教师倦怠感调查分析

安尚勇,付天军,李 燕

(石家庄经济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北 石家庄 )

为提高河北省高校的英语教学水平,进一步了解各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具体的影响原因,本研究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 对河北省13所高校的100名大学英语教师发放了问卷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河北高校英语教师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职业倦怠感, 但大体上倦怠感程度并不严重。在情绪衰竭上, 职称为副教授的教师组倦怠感显著高于其他组教师,学历为硕士的英语教师得分高于本科英语教师;在低个人成就感维度上,教龄5至10年的教师高于其他组教师;讲授大学英语的教师在去人性化方面较明显高于其他教师,以上均说明前者的职业倦怠感相对较大。

河北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感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对包括河北省13所地方院校的外国语学院中选取100名大学英语教师和英语专业教师。院校的选择采取随机抽样方法确定,从全省55所省属高校中随机抽取。这些院校既包括211大学,省属重点院校,也包括一般建设院校,这些院校基本涵盖了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本文调查分析方式使用了玛勒诗(Maslach)编著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 根据我省教师的具体情况,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适度调整与改进。此份MBI问卷共包括有22个具体的题目, 具体表现为情绪衰竭共9个题目(1~9题)、去人性化一共有5道题(10~14题),在个人成就感方面,我们设计了8个题目(15~22题), 共计3个分量表构成, 共22个问题。其中情绪衰竭在此处是指大学英语教师由于工作的劳累,精力的降低,个人情感严重消耗而产生的严重透支; 而去人性化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没有激情和热情,态度冷淡,有意疏远学生的工作态度; 关于低个人成就感指个体的工作满足感不强及工作状态产生不胜任。经过恰当科学的设计,本问卷采用5点计分法, 分别从从未如此、偶尔如此、有时如此、经常如此、每天如此等5方面分别计1、2、3、4、5分, 得分越高,倦怠程度越严重。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各因子在0.6以上)和效度。

数据收集:本次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1份,有效问卷82份,有效回收率91%。其中男性25名,女性57名。

2.数据处理

本研究运用统计软件SPSS 13.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二、结果

(一)河北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状况

表1 河北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各维度及总体得分情况

维度最小值最大值平均数标准差情绪衰竭1.893.782.77910.4253去人性化1.603.802.56180.4301低个人成就感2.124.002.89330.4344职业倦怠2.053.552.77380.3479

由于本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 中数为3.5。

据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表1结果显示, 教师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的平均分都没有超过中数, 表明河北高校英语教师存在较普遍的职业倦怠问题, 但大体上看情况并不突出。相比较去人性化和情绪衰竭而言, 低个人成就感的平均分得分偏高,为2.893 3。 说明教师职业倦怠主要体现在个人成就感的降低和去人性化方面较差。

(二)河北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在性别上的差异

经过合理的设计,我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对男女教师的职业倦怠感进行了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 t值均大于0.5,即表示男女教师在职业倦怠感的三个方面都不存在较大的不同。但从平均分分析, 男教师的低个人成就感要低于女教师, 而在去人性化及情绪衰竭方面均高于女教师。

表2 不同性别教师职业倦怠各维度的差异

维度男(n=25)女(n=57)t情绪衰竭2.86892.78360.874去人性化2.72002.59650.559低个人成就感2.82502.87940.632

(注: *P<0. 05,**P<0.01,***P<0.001,下同)

(三)河北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在职称状况上的差异

从表3可以发现, 英语教师的职称状况在三个维度上问题各不相同,有着较明显的不同。根据统计,情绪衰竭及去人性化的值均小于0.05,表明差异较显著。低个人成就感值大于0.05,表示在此方面,教师的倦怠感基本没有差异。但从三个维度的平均分来分析, 讲师及副教授的得分均高于职称为教授及助教的大学英语教师, 据此可以说明职称为讲师及副教授的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比后者要相对严重。

表3 不同职称状况的教师职业倦怠各维度的差异

维度助教(5)讲师(54)副教授(18)教授(5)t情绪衰竭2.60002.81072.85802.33330.028去人性化2.44002.63702.61111.88000.022低个人成就感2.75002.90742.91672.80000.789

(四)河北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在学历上的差异

对不同学历的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进行分析,从表4可以发现, 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学历背景不同的大学英语教师其数值为0.048,小于0.005,说明倦怠感有差异。而数据表明在去人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方面不明显,说明职业倦怠感基本无差异。 经分析可知, 在情绪衰竭维度和去人性化上, 学历为硕士研究生组的英语教师得分显著高其他学历的教师。这表明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英语教师倦怠感显著高于其他学历的英语教师,原因主要是研究生学历的英语教师面临学历很难提升的境况;目前我国英语专业博士招生院校少,博士生导师数量严重不足,而报考人数相对高,导致硕士学历的教师处于进修提升难的境地。在去人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分, 都是硕士研究生组的大学英语教师高, 本科组最低。这表明学历为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师总体职业倦怠感最高, 职业倦怠感最低的是本科组的大学英语教师。

表4 不同学历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情况比较

维度本科(16)硕士研究生(60)博士研究生(6)t情绪衰竭2.72222.80422.55560.048去人性化2.47502.61592.60000.314低个人成就感2.87503.08893.08330.695

(五)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教龄上的差异

对不同教龄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进行分析(见表5), 发现不同教龄教师在情感耗竭和去人性化两个维度上主效应差异显著, 在低个人成就感维度不同教龄教师差异不显著。经分析发现, 在三个维度系数上, 教龄在15年以上的英语教师得分显著低于其他组别的教师,说明其职业倦怠感最低, 原因主要是由于教龄长的大学英语教师职称及薪金比较高,生活稳定,经济上相对宽裕;教龄在5年~10年的英语教师,三个维度值都明显高于其他组别的英语教师,说明其职业倦怠感最强。说明此组的英语教师工作和生活压力过大, 教学及科研任务繁重, 晋升职称的压力也相对较大,因而产生倦怠感。

表5 不同教龄教师职业倦怠情况比较

维度5年以下(8)5~10(年)(41)10~15(年)(27)15年以上(6)t情绪衰竭2.77782.93772.65022.27780.001去人性化2.82502.78052.39261.90000.002低个人成就感2.89062.96042.83332.70830.375

(六)河北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在从事何种教学工作上的差异

由表6可知, 在三个维度上,方差的值均大于0.05, 说明不同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倦怠感基本无差异。在去人性化维度上,公外任职的教师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的教师,说明此维度上公外教师压力比较大, 生活中存在的压力比较大, 课堂上面对其他专业的学生时压力比较大,倦怠感强; 去人性化方面显著低于其他教师。在低个人成就感维度上, 两者兼教的英语教师平均值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的老师, 说明此组的教师在授课差异明显不同的学生群体中不能很好的适应, 教学方法不能很好的应用,倦怠感偏高。

表6 不同任职教师职业倦怠情况比较

维度公外(38)专外(18)两者兼教(26)t情绪衰竭2.78652.85192.71790.525去人性化2.64212.54442.49230.542低个人成就感2.88492.82642.95190.578

(七)河北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在授课课时上的差异

通过方差分析发现, 在去人性化维度上, 其数值低于0.005, 说明在此维度上表现有差异。其他两个维度上, 表现基本无差异。通过对表7的分析, 任课在16课时以上的教师平均分值明显偏高于其他组的教师, 说明课时多的教师职业倦怠感最强, 压力也最大。 4课时~8课时的任课教师在三个维度上基本比值偏低,说明其职业倦怠感最弱。

表7 不同课时量的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情况比较

维度4课时~8课时(6)8课时~12课时(24)12课时~16课时(38)16课时(14)t情绪衰竭2.50002.87042.74272.84130.157去人性化1.96672.62502.63162.58570.039低个人成就感2.79172.85942.89802.98210.737

三、讨论与分析

(一)河北高校英语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 但总体上倦怠程度并不严重

本调查研究表明,河北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是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的,但大体上不严重,其主要体现在低个人成就感与去人性化两个方面。经过分析,本研究发现随着高校英语改革的进一步加大,英语四六级考试已经不再是制约学位授予的重要条件,大学英语教学在逐渐的转变为配角和鸡肋。因而教师必须面对这样的压力与挑战,去人性化方面的感觉也逐渐增强。此外,河北省普通高校办学发展限制相对较多,高校英语教师薪金相对较低,工作的任务量较大,导致生活质量和满足感不高,形成了较低的个人成就感。

(二)河北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从性别方面来看, 本研究发现性别对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影响较大。其中女教师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程度要低于男教师。这主要是由于女性比男性情感更为敏感、更有耐心,更容易在教学过程得到安慰。而男教师的感情相对博大,面对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比较大,对学生相对缺乏耐心,更易产生情绪衰竭。 另外,社会赋予男性更多的责任,因此男性更多将成就感与薪酬、社会地位等相联系。目前大学英语教师的薪金相对不高,在生活开支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对于男性教师来说,他们更容易产生较低的成就感。

(三)河北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在职称状况上的差异分析

从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分来看, 讲师及副教授的得分均高于职称为助教及教授的教师, 表明讲师及副教授教师的职业倦怠比其他两种职称的教师严重。 研究表明讲师及副教授在教学中的工作量承担比较重,职称晋升压力也逐渐增大,特别现阶段是文章发表及项目申请方面日益困难。河北的普通高校英语中级职称的教师普遍集中在35岁左右,这就更增加了评职称的难度,进而产生了对工作的无奈与不满,所以倦怠感更加明显。

(四)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教龄上的差异分析

从教师教龄来看, 教龄在15年以上的英语教师得分显著低于其他组别的教师,说明其职业倦怠感最低。 原因主要是由于教龄长的教师职称及工资相对高,生活工作稳定, 有一定的积蓄。教龄在5年~10年的英语教师,三个维度值都明显高于其他组别的英语教师,说明其职业倦怠感最强,原因是此组的高校英语教师工作及生活压力大, 评职称的困难也巨大。在情绪衰竭维度上,教龄在5年~10年教师得分显著高于5年以下教师; 这可能是由于教龄在5年~10年的教师处于中青年,正好是事业上提高和家庭负担加重的阶段,多数教师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和子女都需要照顾,他们很容易产生情绪问题。在低个人成就感维度上,5年以下教师得分显著低于5年~15年教师。教龄低于5年的教师基本是刚刚毕业不久的硕士以上学历的年轻教师, 具有深厚的知识功底,精力旺盛,加上与学生们的年龄相仿,容易和学生沟通交流,在与学生相处时更容易把握学生心态。而中老年英语教师面对课程改革和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手段可能会难以接受与推广,加上某些教师随着教龄的增大,与学生思想差距也逐年加大,无法有效沟通,因此形成了较差的自我满足感,更易导致这些教师的成就感降低。

(五)河北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在任职方面的差异分析

从事教学工作的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感有一定的差异。在去人性化维度上,公外任职的教师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的教师,说明此维度上公外教师授课压力比较大, 课堂上由于师生专业的不同造成彼此间亲密感较弱,加上学生们很多是在各种考试压力下不得不学英语,是应试压力下的学习,进而没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在配合教师上课时态度相对比较消极。在低个人成就感维度上, 两者兼教的英语教师平均值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的老师, 说明此组的教师在授课差异明显不同的学生群体中不能很好地适应, 学生态度及程度差异明显,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转变。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态度上相对积极,而公共英语的学生们英语能力较弱,频繁的转换授课容易使教师产生低个人成就感。

(六)河北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在任课时量方面的差异分析

去人性化方面,课时量大的教师的倦怠感明显高于工作量小的教师。有些教师无论从工资待遇还是成就感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对其事业和生活都了较好的满意度。但由于职称方面的需要, 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来提高职称, 并从中获得个人成就感。目前职称和职务的晋升对高校英语教师的要求也相当高,因此教师们希望可以少上课, 增加科研的时间, 从而能顺利评职称和获得职务升迁, 取得较好的成就感。因此,课时量较大的老师会产生焦虑,无法顾忌科研和生活质量的改进,职业倦怠感明显增强。[1-5]

四、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 河北高校英语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感问题, 但大体上教师倦怠感问题并不突出,主要表现为个人成就感降低和去人行化偏弱, 进而说明河北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年龄差异、教龄长短、专业及公共英语任职各异的方面,职业倦怠程度上有着较明显的不同;而性别不同、学历高低、职称高低和任课量轻重方面,教师职业倦怠方面有着较小的差异。因此,河北高校在今后的发展与提高中应关注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并采取稳妥有效的手段来防止和改进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提供教师进修和自我提高的平台,以提高河北高校英语教师的生活质量和河北的高等英语的教学质量。

〔1〕 李培忠.职业倦怠的理论研究与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6-28.

〔2〕 梁芹生.教师职业倦怠心理之探悉[J].教育评论,2003(4):23- 26.

〔3〕 蒋会平,刘宏程,曾治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调查及其对策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53-155.

〔4〕 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5〕 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 杜 敏)

Survey on Job Burnout of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in Hebei Province

AN Shang-yong, FU Tian-jun, LI Yan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Hebei, Shijiazhuang, 050031)

To understand the burnout and its causes among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in Hebei Province, a teacher burnout inventory(MB I) is used to survey 100 teachers in in 13 universities in Hebei Province. Information gathered shows that there exist burnout problems in teachers, but the overall level of burnout is not serious, that in the dimension of emotional exhaustion, associate professors group sco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teachers, that teachers with Master's Degree scored sign 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with bachelors, that in the low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dimensions, teachers with 5-10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scored higher than other groups, and that dehumanization in teaching College English is higher than others.

Hebei universities; English teachers; job burnout

2013-11-12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项目阶段性成果(GPA115065);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课题民生调研课题项目成果(201301260);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项目成果(JRS-2013-3022)。

安尚勇 (1975—),男,河北临西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话语语言学,教学法,翻译。

G642.0

A

1007-6875(2014)01-0134-04

猜你喜欢

倦怠感教龄职业倦怠
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激励教师终身从教
临床护士职业幸福感探讨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马秀珍: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
PDCA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缓解效果探讨
外科病房年轻护士自我效能感 工作满意度及工作倦怠感研究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