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渤海L油田早期聚合物驱生产动态特征分析

2014-08-08王天慧王锦林王宏申吴慎渠臧春艳

天津科技 2014年7期
关键词:增油生产井含水

王天慧,李 芳,王锦林,王宏申,沈 思,吴慎渠,魏 俊,臧春艳

(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秦皇岛32-6作业公司 天津300461;2.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天津300452)

科学观察

渤海L油田早期聚合物驱生产动态特征分析

王天慧1,李 芳2,王锦林2,王宏申2,沈 思2,吴慎渠2,魏 俊2,臧春艳2

(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秦皇岛32-6作业公司 天津300461;2.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天津300452)

通过对L油田长期的注聚跟踪分析研究,总结了海上油田早期注聚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动态生产特征,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剖析了影响油田聚驱效果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油田今后的调整以及早期注聚在海上油田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早期注聚 视吸水指数 阻力系数 注聚压力 聚驱效果

0 引 言

海洋石油的开采,资金技术密集,风险大,开采周期需要尽量缩短,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效益回报。基于此,我国海上油田在多年前就提出了模糊一、二、三次采油界限的高效开发新模式,[1]即在投产初期尽可能地提高采油速度,延长高速开发的时间,以达到最大采收率。L油田作为渤海海域实施早期注聚开发的油田之一,在实际工程实施过程中有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1 基本情况

1.1 区域概况

L油田位于渤海辽东湾海域辽西低凸起的中南端,东北距绥中36-1油田中心平台约24,km,西北距绥中市约65,km。

油田平面上划分为两个区块,[2]主体区块为L区块,区域西侧为辽西 1号断层,东侧呈缓坡向辽西凹陷过渡,构造属于在古潜山背景上发育起来的受辽西1号断层控制的断裂半背斜,在油田范围内发育多条次级断层,其走向与辽西1号断层基本一致。

区块主要含油层系为东营组东二下段,含油层段共分为 5个油组,其中二、三油组为主力油组。储层物性为高孔、中-高渗,油气藏类型属于在纵向上存在多个流体系统、受岩性影响的构造层状油气藏。

1.2 注聚概况

L油田于2005年1月投产,2006年3月开始在A23井组进行注聚先导性试验,2007年 4月按开发方案的规划,注聚作业逐步拓展到 A01、A05、A10、A18,m井组,2009年1月对A14井转注聚标志着油田进入全面注聚开采阶段。注聚区域井位图如图 1所示。

图1 注聚区域井位示意图Fig.1 Well locations in the polymer injection area

截至 2009年 7月,油田共有注聚井 6口,受益生产井 13口;注聚井组累计注液量 389.0×104,m3,其中注聚合物母液 87.1×104,m3,注水 301.9×104,m3;累计干粉用量 4,567.1,t,交联剂用量 611.1,t;注聚井组累计产油472.0×104,m3,综合含水率41%。

2 常规动态特征

海上油田的早期注聚开采与陆地油田聚驱开发在提高采收率机理等本质问题上是相同的,因此,L油田注聚过程中首先表现为一般性的常规聚驱动态特征。

2.1 注聚井

2.1.1 视吸水指数

注入井由注水转注聚后,由于聚合物增加了驱替相粘度,表现出注入压力升高,阻力系数增大,视吸水指数降低等动态特征。如表 1所示为 L油田注聚前后压力及视吸水指数的对比,由表可知,聚合物在地层中起到了明显的增粘、降渗作用。

2.1.2 霍尔曲线

油田注聚后,因注入压力攀升,阻力系数增大,注聚井霍尔曲线的聚驱阶段斜率大于水驱斜率,阻力系数大于1。[3-4]图2所示为A01井的霍尔曲线,该井阻力系数为2.9,表明注聚有效。

表1 注聚前后注入指标对比统计表Tab.1 Contrast of indexes pre and post polymer injection

2.1.3 吸水剖面

注聚后聚合物溶液首先进入渗流阻力较低的高渗层,导致高渗层渗流阻力不断增加,吸水能力下降。当渗流阻力高于中低渗透层的渗流阻力时,中低渗透层开始吸水,从而使纵向矛盾得到改善。图 3所示为 A05井注聚前后所测的吸水剖面,从资料分析看,注聚后,该井纵向非均质性得到了明显改善。

图2 A01井注入霍尔曲线Fig.2 Hall curve of A01 well injection

图3 A05井注聚前后吸水剖面对比Fig.3 Contrast of water injection profile pre and post A05 well polymer injection

2.2 生产井

油田部分受益生产井注聚见效,表现出明显的降水增油特性。A12井是较为典型的注聚受益井,如图 4所示,该井 2007—2008年间,平均日产油量由342.6,m3/d增加到 412.5,m3/d,含水由 31.3%降至21.5%,注聚降水增油效果明显。

图4 A12井生产动态曲线Fig.4 Dynamic curve of A12 well’s production performance

3 早期注聚动态特征

与陆地油田的常规聚驱相比,L油田在投产后仅1~2年时间内就开始了全面转注聚作业,油田仍处于“生命力”旺盛的阶段,油井多处于无水或是中低含水期,地层压降幅度相对较小,聚驱过程中表现出与常规聚驱不一样的动态特征。

3.1 注聚压力攀升速度快、幅度大

图5为A23井2006年3月注聚前后注入压力、注液量变化曲线,该井2005年11月转注水,2006年3月即转为注聚,注水仅仅持续了 4个月,注入压力还未完全波及到油藏深部,注入压力低;转注聚后,由于聚合物溶液的高粘性,注入压力在1个月的时间内即由 0.9,MPa攀升到了 6.6,MPa,注入压力表现为攀升速度快、升高幅度大等特点。

图5 A23井注聚前后注入参数变化Fig.5 Parameter variation of A23 well pre and post polymer injection

3.2 近井地带易发生聚合物淤积

与普通聚驱相比,早期注聚缩短了常规注水的时间,注入井附近油藏孔隙通道未经过长时间的注水冲刷,转为高粘的聚合物溶液驱替后,近井地带的油藏极易发生聚合物的淤积堵塞,进一步加剧了注聚压力的攀升。L油田注聚过程中,各注聚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近井地带聚合物淤积,为保证正常注聚作业的进行,曾多次采取酸化解堵措施。

3.3 生产井稳油稳水效果明显

早期注聚油田最明显的特征是生产井仍处于中低含水期,转注聚后,大部分受益井不能如常规聚驱油田一般表现出明显的降水增油特征。

L油田 13口注聚受益井中,仅有4口油井在其他措施的带动下表现出明显的增油效果,其余大部分油井生产稳定,产油量、含水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波动幅度小,注聚效果表现为稳油控水,而非降水增油。

以 A11井为例,如图 6所示,该井在 A23井2006年 3月转注聚后,长期表现出稳定生产动态特征,聚合物溶液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含水的攀升,但定量判断其效果较为困难。

图6 A11井生产动态曲线Fig.6 Dynamic curve of A12 well’s production performance

4 影响因素分析

截至2009年12月,L油田13口注聚受益井中,见效见聚井2口,见效未见聚井4口,未见效井7口。影响生产井注聚见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分析认为,如下因素所占权重相对较大。

4.1 沉积相

注入井与生产井处于同一分流河道上,井间存在大孔道,非均质性强,导致自注水阶段开始,注入水就沿高渗通道突进,生产井含水大幅攀升,注聚效果不明显。图7所示为区域内沉积相分布示意简图。

较为典型的如 A16井,生产曲线参见图 8,该井2006年 2月见水后,含水大幅攀升,2007年 4月对应注入井 A10井转注聚,但未能改变该井产油量降低、含水攀升的趋势。

图7 区域沉积相分布示意简图Fig.7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sedimentary facies

图8 A16井生产动态曲线Fig.8 Dynamic curve of A16 well’s production performance

4.2 底水

部分受益井受底水影响严重。以A20井为例,该井 II油组 4小层以下为底水,投产后不久即出现底水锥进的现象,油井长期处于高含水期,注聚效果受到影响。

4.3 井间互扰

A11、A16井处在同一井网内,与注聚井 A10井存在大孔道,A10井注入液向两口井方向均有所突进,从图8所示的A16井生产动态曲线上可以看到,2007年11月A11井换管柱停产期间,A16井含水大幅攀升。

5 结论及建议

①L油田采用早期注聚的高效开发新模式,聚驱过程中,既表现出视吸水指数降低、阻力系数增大等一般性动态生产特征,也存在注聚压力增幅大,生产井稳油、稳水特征明显等有别于常规聚驱的动态生产特征,对这些特征的分析,将有助于深入了解聚驱效果,为下一步措施提供依据;②早期注聚阶段,油井多处于中低含水期,与常规聚驱相比,降水增油的动态特征表现不明显,注聚见效程度评判困难;③注聚井注入压力攀升幅度大等早期注聚的动态生产特征,对注聚井酸化解堵等增产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④早期注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油田整体采收率,缩短了开采周期,但应该认识到,正是因为聚驱开始时间早,油田整体注采井网完善程度相对较差,而油井动态生产特征远不如水驱阶段表现明显,聚驱开发过程中,更有必要对井网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1] 周守为. 海上稠油高效开发新模式研究及应用[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29(5):1-4.

[2] 王宏申,石勇,周亚利,等. 旅大10-1油田早期注聚可行性研究[J]. 海洋石油,2006,26(3):40-45.

[3] 高淑玲,邵振波,顾根深. 霍尔曲线在聚驱过程中的应用[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26(3):119-121.

[4] 岳湘安,王尤富,王克亮. 提高石油采收率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126-127.

Production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Polymer Flooding in L-Oilfield in Bohai

WANG Tianhui1,LI Fang2,WANG Jinlin2,WANG Hongshen2,SHEN Si2,WU Shenqu2,WEI Jun2,ZANG Chunyan2
(1. CNOOC Qinhuangdao 32-6 Operating Company,Tianjin 300461,China;2.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mpany of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 Services Limited,Tianjin 300452,China)

Through long-term tracking,analyses and studies on polymer injection in L-Oilfield,a series of dynamic features of offshore oilfield explor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early polymer injection were summarized. Then,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olymer flooding effect were analyzed,aiming to provide some guidance to future oil adjustment and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early polymer injection in offshore oilfields.

early polymer injection;apparent injectivity index;resistance coefficient;polymer injection pressure;polymer flooding effect

TE357.4

A

1006-8945(2014)07-0007-04

2014-06-06

猜你喜欢

增油生产井含水
油水同层生产井注水效果评价指标修正方法
鄂尔多斯某区块致密油产能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研究
镇北油田某油藏延长低含水采油期技术研究
含水乙醇催化制氢催化剂研究
表面活性剂驱矿场试验效果评价
高含水油井自转向酸酸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稠油老区酸化解堵提高侧钻井投产效果
小麦玉米花生间作套种保粮增油的思考
潜油电泵井日常采油技术
十几年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