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生物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策略

2014-08-08王德艳于长春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生物策略

王德艳+于长春

摘要:生物学的魅力能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借助好奇心去研究生物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本文首先明确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分析研究性学习存在的不足,针对提高研究性学习能力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和建议,使研究性学习方法能够被应用到生物学习中。

关键词: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0-89-2

研究性学习是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和难点。为使研究性学习方式从制度上给以保障,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教学情境中主动探索、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就应作为必修课程来开设[1]。研究性的学习要渗透到生物的教学中,培养学习生物的兴趣和自信心。

1 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和意义

1.1 研究性学习的界定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狭义上指开展生物专题研究活动,在教师带领下,学生从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生物研究专题,以类似研究的形式主动地获取资料、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2]。以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为基础,通过自身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书中的知识展开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养成科学研究的态度,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可以帮助学生对生物产生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1.2 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通过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方法。首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探究意识, 增强了探索激情和创造精神, 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其次,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能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内涵,通过生物课题的学习和亲身实践,加深对生物的理解和热爱。再次,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严密的思考找到解决办法。最后,对以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

2 高中生物学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研究性意识不强

目前,生物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忽视,教师的研究性教学观念不强,导致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低。教师要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在讲遗传的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可以介绍孟德尔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通过表演话剧的形式,把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增强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增加研究意识,选择科学的方法探究科学的奥妙,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2.2 学生研究兴趣不足

高中学生面临高考和升学的压力,降低了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同时生物的实验器材缺乏,学生没有机会实际探究,不能直观感受生物科学的奥妙和体会生物科学的魅力,降低学习兴趣。缺少与生物科技公司的合作,学生体会不到生物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研究性学习开展适合小班,目前的学校班级人数多开展研究比较困难。通过给学生提供有趣的材料和科普知识,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3 提高生物学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策略和建议

3.1 教师方面

3.1.1 引导开展生物学专题研究 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掌握知识,使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一,要开展研究专题,每册可开展5~6个研究专题,例如,必修一可以开展细胞的组成成分,细胞结构,细胞的跨膜运输,细胞中的能量等几个专题展开研究性学习,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参考的研究课题,使知识能够在探究中形成一个系统。每个知识点的学习中渗透探究学习的思想,例如在讲被动运输时,通过演示一种物质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磷脂双分子层, 却能通过生物膜,引起学生的好奇,以侦探的角色探究这种运输方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第二,研究内容要有趣味性和科学性,可以从书上和生活经验中找研究内容,也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学生的兴趣找研究内容,也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自己寻找研究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研究性学习带来的乐趣,使学生把精力用在学习上,提高自学能力,通过创设趣味性强的情景,将生物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相连,增加研究内容的趣味性。

第三,研究任务分层,研究性学习重视结果, 但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其中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研究任务,分别是基础任务,较高难度任务和创新任务,通过自己或小组选择任务并努力完成。在讲果酒果醋的制备时,把葡萄酒的制作方法教给学生,第一层次要求制作葡萄酒,第二层次要求设计更好的方案制作,第三层次要求制作其他类型的果酒,并与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劳动果实,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任务,同时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把生物知识鲜活的表现出来。

3.1.2 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学习的催化剂,学生不懂也不去思考,就越难提出问题,学习新的知识会更加困难,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和解决不懂的问题。

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增加课外阅读,学生知道的越多才会产生更多的问题,问题是学生探究的动力。随着学生的阅读量的提高,学生会提出更多问题,有利于推动学生深入学习知识,学生可以研究的内容会更加丰富多彩。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不是废寝忘食地钻研他所热爱的的事情,没有从事创造性的劳动,我们就不能设想少年的个性得以形成[3]。学生通过阅读找到感兴趣的研究问题,不仅增加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个性。

通过提问的方式提高学生脑力劳动的幸福感,教师可以结合课本扩展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研究学生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特点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能力,同时要善于鼓励学生的脑力劳动,增加学生的幸福感,让学生乐意思考问题。教师通过奖励和表扬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脑力劳动带来的幸福感。

3.2 学校方面

学校方面应多开展一些和生物学综合实践有关的活动课。新课程改革把综合实践课纳入课程体系,通过制定夏令营研究计划,在实践活动中合作探究不仅增进了友谊也丰富了精神生活。学校应该根据生物学科的实验需要配备完善的实验器材和配备实验工具包,如果条件允许学校可以建立科研基地,给学生提供对感兴趣课题研究的机会,并建立奖励机制,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研究基地的建立提高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学生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展开研究。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会更多,因此学校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4]。通过活动,了解“如何去获得知识”的体验,使学生的生活技能和智力得到提高。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各种实践活动,让生活成为探究学习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

[2] 霍益萍,张人红.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课程定位[J].课程·教材·教法,2000.

[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1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356-358.

[4] 叶纪林.国外研究性学习的现状、特点及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

作者简介:王德艳,吉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3级研究生;于长春,吉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高中生物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