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4-08-08李向前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快速稳步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喜人成绩,农业机械耕作活动大大增加,农作物质量和产量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可以说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但是随着传统翻耕技术的发展,耕作的强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大自然所能承受的能力也受到了挑战,现有的土地已经背负了沉重的包袱,土地的自身保护功能也在降低,人类和大自然的矛盾也越来越明显,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令人担忧,所以,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工作势在必行,同时也任重道远。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0-39-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村经济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农”事业的发展进程,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国际地位,保护性耕作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一项突破,农业机械化发展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是人类与大自然协调发展的一个过程,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保护性耕作
随着传统翻耕技术的发展,耕作的强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大自然所能承受的能力也受到了挑战,现有的土地已经背负了沉重的包袱,已经偏离了正常的自然状态,自身的保护功能也在降低,人类和大自然的矛盾也越来越明显,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担忧,所以,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工作势在必行,同时也任重道远。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传统的人畜力耕作向机械化耕作的一次革命,是人类与大自然协调发展的一个过程,保护性耕作是机械化耕作由改造自然到利用自然,从而与大自然协调发展的一个过程,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保护性耕作不但可以提高农业成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保护性耕作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保护性耕作的推广措施
为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及发展,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推广是十分重要的,并且是必须要实施的重要手段。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分工明确积极探索适宜当地的保护性耕作生产模式;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地位;三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
2.1 统一思想认识,分工明确积极探索适宜当地的保护性耕作生产模式
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耕作制度的重大变革,农民群众受传统意识影响还很深,立刻接受还有难度,要在农机系统内部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同时还需要多部门的相互配合,特别是农机、农艺、植保、气象等部门要相互配合,认真研究和解决制约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难题,不断总结经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各个地区因为地理位置以及土壤质地不同,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和实践也有所不同,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努力的探索适宜本地区保护性耕作生产模式,不要盲目模仿,要保质保量地完成保护性耕作项目,积极探索适宜当地的保护性耕作生产模式。
2.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地位
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宣传是十分必要的,做好宣传工作是扩大保护性耕作项目影响和提高社会共识的重要途径。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不是很强,这就需要多个部门强强联手,适当的组织技术培训,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同时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也可以通过媒体宣传或者通过广播等形式,尽量选择一些农民朋友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
在宣传方式上建议以培训为主,单纯地印发一些彩页或者在报纸和杂志上进行宣传不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同时对于保护行耕作的技术培训,农机手也是关键环节,要对农机手进行严格的培训,保障农机手掌握保护性耕作机械的操作流程,技术指导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去做指导,这样可以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地位。
2.3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
政府扶持力度的提高,有利于激发农民朋友们购买保护性耕地机械的热情,激发他们学习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热情,有利于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证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对于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具有现实意义。
3 结语
综上所述,保护性耕作的大力推广可以有效促进农作物的产量,促进农业的发展。要对农民大力宣传推广保护性耕作机械的知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因此,推广保护性耕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孔令伟.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生态农业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2,(24):131.
[2] 李延军.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3,(7):10-13.
[3] 张锐,王发明.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生态环保节约型农业[J].农业装备技术,2010,36(6):27-28.
作者简介:李向前,公主岭市怀德农机推广站,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