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吉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2014-08-08刘晓华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西吉县产业发展马铃薯

摘要:西吉县马铃薯产业取得了重大成就,种植规模和经济效益得到很大提高,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马铃薯产业,使其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立于不败之地,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和深入探讨研究的问题。西吉县立足区域资源优势,调整种植业结构,推进产业化进程,马铃薯已成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的支柱产业。

关键词:西吉县;马铃薯;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0-16-1

1 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义

目前,西吉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基地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加工能力进一步增强,马铃薯鲜薯在国内形成了比较稳定的销售市场,科技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完善,马铃薯产业已成为西吉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做强做精马铃薯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2.1 种薯繁育体系不完善

目前,西吉县虽然初步形成了以马铃薯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龙头,县有脱毒中心、乡有种薯基地、村有扩繁点、组有示范户的马铃薯良种扩繁体系,但园区脱毒原原种基础设施不完善、生产规模小,且高海拔地区分区域、分品种繁育原种和一级种的自然隔离区难以界定,低海拔地区繁育脱毒种薯的人工隔离设施跟不上,严重影响了脱毒种薯的质量。种薯繁育基地面积小,统供能力低,西吉县作为全区种薯生产大县,其供种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种薯外销市场需求。

2.2 标准化种植面积小,单产低

西吉县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但马铃薯标准化生产面积小,田间管理粗放,优质专用品种缺乏,高产栽培技术普及率低,导致单产水平较低,始终保持在1200公斤左右,虽比全国平均单产水平高,但与世界马铃薯生产发达国家相比,产量仍有较大差距。

2.3 病虫害防治体系不健全

随着西吉县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和重茬作业次数增多,病虫害大面积发生的机率越来越大,马铃薯种植户防治病虫害的意识不强,缺少开展马铃薯病虫害监测和防治设备,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病虫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

2.4 服务体系建设与深加工技术滞后

目前,西吉县马铃薯产品质量监测、检验等基础建设条件差,运行机构不完善;高新技术人才短缺,科研经费不足,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相对滞后,致使科技普及率低,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速度受到限制;马铃薯信息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中介组织的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5 外销鲜薯价格受制于人

西吉县马铃薯外销量占总产量的25%以上,鲜薯销售价格主要由外地客商控制,近年组建成立的一些马铃薯销售协会等中介服务组织主要是为外地客商服务,对终端市场马铃薯价格、品种需求、品质要求等了解不够。

3 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西吉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为目标,坚持加大种薯产业开发力度,扩大鲜薯外销数量和提升加工品质量三业并举的发展方向,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深化产业整体开发的力度,进一步提升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走出一条以提质增效为主的发展路子。

3.1 做大基地,着力夯实产业基础

按照“扩大面积,优化品种,主攻单产,增大总量”的基地建设思路,着力提高基地建设技术水平,马铃薯种植面积巩固在110万亩以上。积极引进优质专用品种,优化品种结构,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单产,扩大总量。建立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示范基地,要进一步探索建立健全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繁育体系和质量检测技术体系,完善种薯生产技术规程,规范种薯生产,争取建设以县域为单位的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

3.2 做优服务,着力打造马铃薯发展环境

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紧扣马铃薯产业的各个环节。积极扶持鼓励企业和鲜薯销售协会与农户连接建立基地,发展订单种植,引导农民以土地、产品等要素入股的方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真正达到实现龙头企业、市场、基地、农户的利益联接;扶持发展马铃薯专业合作组织(协会),政府每年将用良种补贴资金购买一定的良种予以扶持协会成员,切实提高基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3.3 强化领导,确保马铃薯产业实施到位

切实加强产业规划、指导和服务。加大对农民创业园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化扶贫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对在产业化扶贫中的先进个人、企业、部门,特别是优秀企业家和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予以表彰鼓励。健全和完善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促进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4 意见和建议

4.1 加大项目扶持力度

加大对信息网络、科技服务体系、加工龙头企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脱毒中心扩建、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推进马铃薯产业稳步发展。

4.2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企业的支持力度

千方百计解决一些企业资金短缺,运行不力的问题,帮助企业搞好融资,增强企业加工转化能力。对连片种植大户,在种薯及种薯储藏窖建设上给予扶持,鼓励种植大户和个人建窖,解决马铃薯储存难的问题。

4.3 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针对目前一些乡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功能较差,农业技术人才缺乏,部分群众科技意识、产品的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和履约意识不强等突出问题,建议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农技人员组织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为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做好人力保证。

作者简介:刘晓华,西吉县吉强镇产业服务中心,农业经济师。

猜你喜欢

西吉县产业发展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山西吉县:建设基层动物防疫队伍
定边马铃薯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胖胖的马铃薯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