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术科”导向的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2014-08-07陈淑芬
【摘要】“术科”理论对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介绍“术科”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术科”理论对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依据和其“术科”内涵,制定出详细的“术科”课程体系,对“术科”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术科”模式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C-0039-03
一、“术科”理论的提出
《辞海》对“术科”的定义是技术性的科目,是相对于“学科”而言的理论。许多学者认为“学术”中的“学”和“术”应作进一步的分解,因为两者是指两种不同形态的本领,梁启超、严复、王振铎等著名学者都曾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综合各家之说,“学”是指知识和理论形态,“术”是指应用和实践形态。当然,两者之间的界限不是绝对的,相互之间往往有着紧密的联系。许多学者进一步解释说,“学”是指基础理论研究,即认识、发现自然和社会中各种规律、定律、法则、原理等;“术”则是指应用研究,即根据已有的定律、原理、规律、法则等进行技术性的应用或创造。
二、“术科”理论对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依据
将“术科”理论用于指导高职教育已不新鲜,早在2005年张振元学者在他发表的文章 《论职业教育的“术科”导向》中提出高职教育应该以“术科为向导”,“术科”导向应当成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特点。他指出,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则显然具有“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用”“据既知之理,求可成之功”的性质,最终导向另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应当是术科体系。他又指出,职业教育具有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教育导向,而按照“学”与“术”的分野, 这一导向完全可以称为“术科导向”。职业教育应当建立严密、完整的术科课程体系,使之成为课程体系的主导力量, 从而形成自己与普通教育相区别的课程体系特点。
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目标当属“术”型人才,即应用型人才,而非“学”型人才,即“学术”型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岗位如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以及单证员等,其工作中的实际工作能力必须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不断、反复地进行实践性操作,进行岗位技能训练而获得,其“技术性”和“应用性”特质明显。这与我国教育部提出的“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致。这也是对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进行“术科”模式的课题体系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建设“术科”内涵
根据蒋茂东,胡刚,万云霞三位学者的解释,“学”是指学问、科学,属于认识论的范畴,解决“是什么”与“为什么”的问题;“术”是指技术、手段、方法,属于实践理论的范畴,解决“如何去做”的问题。基于上述理解,本人建议把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分解为“学科课程”与“术科课程”两大体系,“学科课程”解决“是什么”与“为什么”的问题,即在“必需,够用”的原则上解决学生未来工作需要的理论知识,而“术科课程”则解决“如何去做”的问题,即在学科理论的支撑下,为学生提供工作岗位的核心能力,根据其核心能力制定出相应的术科课程,经过学生的不断反复的术科技能训练,为学生将来从事实际的工作打下基础。
总之,术科模式中的课程体系建设将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发展为目标、以能力为本位、以训练为主导、兼顾学生后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深入调研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获得该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以此为依据制定出相应的术科课程体系和学科课程体系。学科课程体系关注理论的实用性和必须够用原则,术科课程体系则以核心能力的获得与提升为目标,关注所设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技能的训练适配性及可反复训练性,强调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的针对性,主张技能由“训”而得而非“讲”而获,要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具备训练性,且与能力培养要求相对应。
四、基于“术科”导向的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一)课程开发的思路
按照上述“术科内涵”中阐述的思路,在企业调研基础上首先将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分成四个主要就业岗位,即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以及单证员;其次根据具体岗位分析总结出每一岗位的岗位核心能力,围绕核心能力设置术科课程体系,然后围绕术科课程体系设置学科课程体系;最后配合能力的提升组织学生参加技能比赛,参加校外实践。开发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术科模式”课程开发思路
(二)课程体系具体设计内容
按照课程开发思路,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首先,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四大岗位即报关员、货代员、报检员以及单证员的核心岗位能力分析见表1。
表1
单证员能力 报关员能力 报检员能力 货代员能力
英语阅读能力 进出口商品归类能力 总结能力 市场开拓能力
应用法律条款的能力 报关作业实施能力 制单能力 货代操作能力
制单能力 报关费用核算能力 报检作业实施能力 纠纷处理能力
资料归档能力 报关单证管理能力 报检单证管理能力
其次,遵循能力获得及养成的规律,兼顾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针对各能力模块设置对应的“术科课程”。围绕“术科课程”,按“必需、够用”原则配置“学科课程”,由此得出下列术科课程体系与学科课程体系,见表2。
表2
核心能力 能力模块 术科课程 学科课程
单证员能力 英语阅读能力 单证缮制术
档案管理术 单证英语
单证员考试
教程外贸函电
外贸法律知识
应用法律条款的能力
制单能力
资料归档能力
报关员能力 进出口商品归类能力 商品归类术
报关单填制术
税费计算术
报关操作术 海关概论
报关实务
进出口商品编码
报关法律知识
报关作业实施能力
报关费用核算能力
报关单证管理能力
报检员能力 总结能力 报检单填制术
报检操作术 报检实务
报检法律知识
制单能力
报检作业实施能力
报检单证管理能力
货代员能力 市场开拓能力 货代业务开发术
货代操作术
货代纠纷处理术 货代员考试教程
货代法律知识
货代操作能力
纠纷处理能力
最后,将“学科课程”与“术科课程”分解成相应的学习或训练模块,根据其核心能力学习或训练的需要及现有系级、院级及全国性大赛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与不同级别的赛事,以大赛提升学习兴趣,以比赛促进能力的提升。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及具体内容见表3。
表3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主要训练、学习内容 大赛类别
术科课程 单证缮制术 外贸单证的缮制技能和技巧 全国职业院校外贸技能大赛
档案管理术 如何管理各种单证及工作文件
商品归类术 进出口商品归类方法和技巧
报关单填制术 报关单的填制方法和技巧
税费计算术 税费计算方法和技巧 全国职业院校报关技能大赛
报关操作术 报关工作技巧
报检单填制术 报检单填制方法和技巧 报检技能大赛
报检操作术 报检工作技巧
货代业务开发术 业务开发方法和技巧 货代技能大赛
货代操作术 货代工作技巧
货代纠纷处理术 货代纠纷处理技巧
学科课程 单证英语 外贸英语专业词汇、英语合同、信用证英语以及各种单证表格英语等理论知识 全国职业院校外贸技能大赛
endprint
单证员考试教程 单证员考试理论知识
外贸函电 外贸业务来往信函英语理论知识
外贸法律知识 外贸法律知识
海关概论 海关理论知识 全国职业院校报关技能大赛
报关实务 报关员考试理论知识
进出口商品编码 进出口商品编码理论知识
报关法律知识 报关法律知识
报检实务 报检员考试理论知识 报检技能大赛
报检法律知识 报检法律知识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 货代员考试理论知识 货代技能大赛
货代法律知识 货代法律知识
五、“术科”导向下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建议
“术科”模式下课程体系建设将颠覆传统的课程体系,其改革必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因此,以下建议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第一,领导支持。“术科”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改革意味着改变传统课程设置内容、调整教师课程安排、改革教学内容、重新配置实训软硬件等,只有在领导大力支持的情况下,课程体系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二,正确理解“术科课程”与普通实训课程之间的关系。“术科课程”与高职院校常提的实训课或实践性课程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两者之间的联系是都注重对学生实际工作技能的培养。然而,普通的实训课往往由于缺乏术科理论指导或其他种种原因,不能取得理想的实际效果。在术科模式中,工作核心技能被单独开发而使其成为一门专门性的训练课程,并列入学校人才培养中明确规定,其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等方面都有严格的监督管理,确保了“术科课程”中每门课程训练内容得到切实的锻炼,从而改变了普通实训课程上存在的一些弊病,如训练课时得不到保证,训练内容太过理论化,未能突出技能性,训练内容缺乏针对性等,回归“术科”其“技能”训练的本质。
第三,严格管理“术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一方面,“术科课程”的任课教师必须是来自对口企业的相关专业人员,如报关操作术必须由报关员承担;报检操作术必须由(下转第49页)(上接第40页)报检员承担,他们是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具有非常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本行业具有深刻的理性和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教师上课的教材非通过征订获得,而是任课教师制订实际工作内容。最后,“术科课程”考核完全“术科化”,即借鉴我国驾驶员考试中的“路考”科目,完全考核学生掌握某一技能的水平。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术科”模式改革是可行的,该模式贯彻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面向市场、面向技术、面向应用”的教育理念,能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优良的高级技能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但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与困难,这需要高职院校政策的鼓励、实训软硬件的配套、师资队伍的培养以及校企合作的开展等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同时,如何更好解决改革中的问题也是需要深入探讨与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振元. 论职业教育的“术科”导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5(25)
[2]蒋茂东. 高职教育发展之“术”[J].辽宁教育研究,2008(10)
[3]蒋茂东,胡刚,万云霞. 发展不平衡的思考——兼论高等职业教育的“术科”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3)
【作者简介】陈淑芬(1976-),女,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物流教研室副主任,报关专业带头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单证英语,物流英语,报关英语。(责编丁梦)
endprint
单证员考试教程 单证员考试理论知识
外贸函电 外贸业务来往信函英语理论知识
外贸法律知识 外贸法律知识
海关概论 海关理论知识 全国职业院校报关技能大赛
报关实务 报关员考试理论知识
进出口商品编码 进出口商品编码理论知识
报关法律知识 报关法律知识
报检实务 报检员考试理论知识 报检技能大赛
报检法律知识 报检法律知识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 货代员考试理论知识 货代技能大赛
货代法律知识 货代法律知识
五、“术科”导向下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建议
“术科”模式下课程体系建设将颠覆传统的课程体系,其改革必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因此,以下建议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第一,领导支持。“术科”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改革意味着改变传统课程设置内容、调整教师课程安排、改革教学内容、重新配置实训软硬件等,只有在领导大力支持的情况下,课程体系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二,正确理解“术科课程”与普通实训课程之间的关系。“术科课程”与高职院校常提的实训课或实践性课程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两者之间的联系是都注重对学生实际工作技能的培养。然而,普通的实训课往往由于缺乏术科理论指导或其他种种原因,不能取得理想的实际效果。在术科模式中,工作核心技能被单独开发而使其成为一门专门性的训练课程,并列入学校人才培养中明确规定,其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等方面都有严格的监督管理,确保了“术科课程”中每门课程训练内容得到切实的锻炼,从而改变了普通实训课程上存在的一些弊病,如训练课时得不到保证,训练内容太过理论化,未能突出技能性,训练内容缺乏针对性等,回归“术科”其“技能”训练的本质。
第三,严格管理“术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一方面,“术科课程”的任课教师必须是来自对口企业的相关专业人员,如报关操作术必须由报关员承担;报检操作术必须由(下转第49页)(上接第40页)报检员承担,他们是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具有非常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本行业具有深刻的理性和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教师上课的教材非通过征订获得,而是任课教师制订实际工作内容。最后,“术科课程”考核完全“术科化”,即借鉴我国驾驶员考试中的“路考”科目,完全考核学生掌握某一技能的水平。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术科”模式改革是可行的,该模式贯彻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面向市场、面向技术、面向应用”的教育理念,能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优良的高级技能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但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与困难,这需要高职院校政策的鼓励、实训软硬件的配套、师资队伍的培养以及校企合作的开展等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同时,如何更好解决改革中的问题也是需要深入探讨与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振元. 论职业教育的“术科”导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5(25)
[2]蒋茂东. 高职教育发展之“术”[J].辽宁教育研究,2008(10)
[3]蒋茂东,胡刚,万云霞. 发展不平衡的思考——兼论高等职业教育的“术科”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3)
【作者简介】陈淑芬(1976-),女,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物流教研室副主任,报关专业带头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单证英语,物流英语,报关英语。(责编丁梦)
endprint
单证员考试教程 单证员考试理论知识
外贸函电 外贸业务来往信函英语理论知识
外贸法律知识 外贸法律知识
海关概论 海关理论知识 全国职业院校报关技能大赛
报关实务 报关员考试理论知识
进出口商品编码 进出口商品编码理论知识
报关法律知识 报关法律知识
报检实务 报检员考试理论知识 报检技能大赛
报检法律知识 报检法律知识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 货代员考试理论知识 货代技能大赛
货代法律知识 货代法律知识
五、“术科”导向下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建议
“术科”模式下课程体系建设将颠覆传统的课程体系,其改革必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因此,以下建议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第一,领导支持。“术科”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改革意味着改变传统课程设置内容、调整教师课程安排、改革教学内容、重新配置实训软硬件等,只有在领导大力支持的情况下,课程体系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二,正确理解“术科课程”与普通实训课程之间的关系。“术科课程”与高职院校常提的实训课或实践性课程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两者之间的联系是都注重对学生实际工作技能的培养。然而,普通的实训课往往由于缺乏术科理论指导或其他种种原因,不能取得理想的实际效果。在术科模式中,工作核心技能被单独开发而使其成为一门专门性的训练课程,并列入学校人才培养中明确规定,其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等方面都有严格的监督管理,确保了“术科课程”中每门课程训练内容得到切实的锻炼,从而改变了普通实训课程上存在的一些弊病,如训练课时得不到保证,训练内容太过理论化,未能突出技能性,训练内容缺乏针对性等,回归“术科”其“技能”训练的本质。
第三,严格管理“术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一方面,“术科课程”的任课教师必须是来自对口企业的相关专业人员,如报关操作术必须由报关员承担;报检操作术必须由(下转第49页)(上接第40页)报检员承担,他们是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具有非常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本行业具有深刻的理性和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教师上课的教材非通过征订获得,而是任课教师制订实际工作内容。最后,“术科课程”考核完全“术科化”,即借鉴我国驾驶员考试中的“路考”科目,完全考核学生掌握某一技能的水平。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术科”模式改革是可行的,该模式贯彻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面向市场、面向技术、面向应用”的教育理念,能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优良的高级技能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但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与困难,这需要高职院校政策的鼓励、实训软硬件的配套、师资队伍的培养以及校企合作的开展等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同时,如何更好解决改革中的问题也是需要深入探讨与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振元. 论职业教育的“术科”导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5(25)
[2]蒋茂东. 高职教育发展之“术”[J].辽宁教育研究,2008(10)
[3]蒋茂东,胡刚,万云霞. 发展不平衡的思考——兼论高等职业教育的“术科”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3)
【作者简介】陈淑芬(1976-),女,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物流教研室副主任,报关专业带头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单证英语,物流英语,报关英语。(责编丁梦)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