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历史 有效性教学
2014-08-07周杏彩
周杏彩
〓〓教师是一节课的主导者,如果一位历史老师上课非常有趣,那么就是那些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也会很喜欢上历史课。教师要精心备课,把课本里的内容都包括在里面,而且能把每一节课的内容都备得有趣。
〓〓例如我在初三上历史复习课的时候,讲到各国的关系,我刚好在网上看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于是我把它融入到我所要讲的课中:现在的国际关系,就像一个班级一样,美国理所当然就是“班长”,家里有钱,人也长得强壮,学习成绩很好,但爱打架,做事蛮横无理,班里同学一般都不敢顶撞他,和“副班长”关系不好。学生听了后都笑着说“比喻得很恰当”。那我就接着就问,同学们猜猜“副班长”是“谁”啊?学生听后思考了一会儿,就七嘴八舌的说应该是俄罗斯。对了!那应该怎样来形容俄罗斯比较好呢?学生就各抒己见。后来我总结说:“副班长,学习成绩好,全班最高大,上个学期光和班长顶着干。后来家里出了事:‘分家!现在做事很消极,但在班级里有一定的影响力。”学生听了后都笑了。我问:“上个学期和班长顶着干指的是什么事情啊?”学生就知道是冷战了,后来“分家”,即是苏联解体的事情了。在形容中国的时候,我就说中国是“团支书”,幼儿园、小学学习成绩很好,小学毕业时由于“贪睡”,不爱出门“运动”,“体质差”常被欺负。上学期到本学期进步很快,有正义感,该出手时不手软。上学期为了“同桌”朝鲜和“班长”打了一架。现在成绩进步很快,“身体”锻炼的也较好,常常做梦都想收拾几个人出出气,因怕影响学习成绩而经常忍声吞气,班长为此很“担心”。不过话说回来,好像“团支书”比班长大啊……我讲完后学生都认为比喻得很好,而且把每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和他们的历史都讲得比较透彻,学生也掌握得比较好。
〓〓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对重现历史的过程是非常感兴趣的。现在一般每个教室里都有多媒体——那就可以利用。例如在讲到北伐战争的时候,我就放了一首歌曲《国民革命歌》,熟悉的旋律,把学生引到国民大革命时期轰轰烈烈的场面。学生一下子就来了兴趣,想知道国民大革命时期究竟发生了那些事情。歌曲引入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的方法之一。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也可以用视频来重现历史。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以前发生的事情的了解。比如在讲《土地改革》这一课时,学生普遍很难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过程是怎样的……在讲授新课时,我首先播放了一则土地改革与农民生活的情形的片段,然后再播放一则土地改革的时候,农民分得土地后的激动情形的片段。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就容易理解土地改革的迫切性。讲到分土地的时候,还结合周立波写的《暴风骤雨》中的《分马》这一章节来讲述,学生对这一课就更容易掌握了。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记忆这一历史事件自然就有效了。
〓〓要上好一节历史课,一方面教师要准备充分,另一方面也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趣味性的历史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讲到《鸦片战争》的时候,我把学生分成两组,提出了 “鸦片战争能否避免?落后就要挨打吗?西方列强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的辩论题目,开展辩论赛。这个问题是发散性的,答案也是多方面的,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辩论,大胆将自己的想法提出来,认识会更深刻,思路会更开阔。因为在课堂上,学生动起嘴来,已经当了主角,既能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并且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也就有保障了。
〓〓富有生命活力的历史课堂是多元性、开放性的,提倡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鼓励创新。但让学生动起“嘴”来还不够,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手”来。老师应多给学生时间、空间,课堂上学生参与了,课堂才会“活”起来。当然学生的手动起来不是指我们平时所讲的做笔记,而是绘画示意图等。在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的时候,我先让学生绘制了一个战争示意图,然后让每个学生都作为军事家,面对着当时的战争示意图,学生就懂得德国为什么要先跟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然后才去进攻其他的国家;在讲到德国进攻英国的时候,为什么要用空军等问题,面对着战争示意图,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了;在讲到文字的演变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临摩甲骨文,感受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体会人类文明的诞生与演进……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去“经历”历史,就很容易激发对祖国江山和历史的热爱之情。
责任编辑〓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