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思索
2014-08-07黄艳华
收稿日期:2014-04-16
作者简介:黄艳华(1976-),女,广东乐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学财会一级教师。(广东 乐昌/512219)摘要:本文提出了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具体探讨了理实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会计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5-0057-03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才是社会对人才职业能力提出的基本要求。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必须打破“重理论,轻实践”“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新型教学模式探讨。
一、目前中职学校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教材更新滞后
如今大多数的会计专业课程注重学科体系和理论知识体系,教材内容空洞,与实际需要严重脱节,不仅如此,教材的更新也赶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特别是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后,会计专业的许多知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会计科目的变化、待摊费用的处理、固定资产中增值税的问题等等,都与原来大不一样了。但是会计教材跟不上,只能依靠教师补充。这种滞后性导致学生无法知晓国家对财会工作的最新规定,这就造成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脱节。
(二)会计理论教学和实习安排不合理
有些中职学校的会计理论教学和集中实习是分别进行的,而且分别由两个不同的会计教师担任。这样导致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习课题往往不符,学生感觉是学了两门不同的课程。由不同教师担任理论教学和实习指导就更荒唐了,有些知识的传授不统一,甚至是自相矛盾,学生不知该听谁的而无所适从,最后失去信心,没兴趣学会计了。
(三)实践场所单一
当前,中职学校的会计实践以校内实践为主。一般在模拟实验室,实验室设备简单,工具不齐全。实习时就分给学生一套资料,让学生完成资料中的账务处理,然后评分,就算完成任务。由于没有实践氛围,基础差的学生根本不可能完成作业,为了完成任务,他自然就会去抄别人的作业,最终导致学生学不到知识和技能。
(四)缺乏“双师型”教师
有相当一部分的中职学校为了应付教学需要,安排一些“半路出家”的非会计专业教师或社会退职非从事教学工作的会计担任会计教学工作。或是理论教师只能讲,实习教师只会做,这些教师的知识结构陈旧,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
(五)缺乏规范的考核方法
传统的考核方法是考试、测验,是以分数为标准来评价教学效果的,这样导致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为追求分数而忽略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点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将专业理论课与实习课进行整合,在理论教学中贯穿实践知识,在技能训练或实习中融合理论知识,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贯彻了“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新理念,更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养。
(一)调动了学生和教师的积极主动性
1.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一般规律是:实践——理论——实践。根据这一规律,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边演示实践操作,一边传授理论知识,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践操作。学生在做中学,然后在学中做,先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据研究,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同途径掌握的知识比例是不同的:听觉20%,视觉50%,自己动手90%。所以多给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他会在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学到技能、掌握知识。例如,学生对单据的传递程序由于没有亲身体验会感觉很模糊。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会计模拟实验室可以仿照企业的部门设置把学生分成若干个组,每个组就是一个部门,如财会部、设备动力部、供应存储部、生产部等,然后设置相应的任务,让各个部门去完成如借款单、支票、网络银行支付凭证、验货单、移库单等原始单据的传递程序。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学生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积极主动的去获取知识。
·课程建设·会计专业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思索2.调动了教师的积极主动性
理实一体化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作为教师肯定会积极主动地去钻研业务。例如,笔者会找机会与我们本校的财会人员咨询一些会计专业方面的知识,或是实际操作的程序和一些诸如盖章是用红色印油还是蓝色印油之类的细节问题。时间允许的话,还会到有熟人的企业去了解一些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以弥补没有实践操作技能的缺憾。
(二)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评价是丰富的,多层面的,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法得以最大限度的提升。体现在:
1.评价内容的扩展化
不仅评价专业技能,还把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等基本素质纳入评价范围,不仅注重学习成果、还注重学习动机和过程等。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除了教师作为评价者,还有学生、家长、社会等,这种多角度的评价,可以使学生的评价更真实、更科学、更恰当。
3.评价方法灵活化
可运用笔试、口试、演示、社会调查、项目的完成情况等各种有效的评价方法。
(三)推动了适合学生的校本教材的建设
理实一体化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为了解决中职生毕业就马上能上岗的问题,以“满足社会、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为前提开发适合学生的校本教材,使我们会计专业的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如同有工作经验般做各种会计工作,能够学以致用。
1.着重培养专业课教师,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俗语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想从真正意义上实施理实一体化,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能讲能做的师资队伍。如何建设这样的队伍呢?
首先,从数量上讲,要有一批稳定的会计教师队伍。这得依靠政府的关注,所以政府要增加编制,从财政上解决教师的待遇问题。学校还可以从企业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进行实务操作指导或举行业务讲座,以增加会计操作现场的真实感。
其次,从质量上讲,要提高在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一方面,可以通过校本培训或送教师参加省或国家级专业教师培训的方式。另一方面,应鼓励会计专业教师到企业中进行锻炼。因为在市场经济下,新的会计事项层出不穷,国家几乎每年都出台一些与财务有关的制度、法规。所以在不影响教学工作下,还可以让会计教师到企业兼职,参加各种会计职业资格考试来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
2.加强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
由于条件的限制,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会计实习对中职学校来说是很难实现的。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加强校内的会计模拟实验室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就加大经费投入此建设。完整的、现代化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包括:多媒体教学设施、手工会计岗位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会计资料及会计工具的陈列室,还有模拟银行、审计实验室等。这些设施与现实企业中的设施几乎是一样的,学生从一开始就能接触到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各种报表,真实的体验到会计账务处理的程序和步骤。在这样的条件下学习,其实相当于在获取工作经验。可以说是真正实现了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
3.积极推行校本教材,改革课程设置
由于会计教材更新的滞后性,传统的教材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的会计教育的需要。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编写校本教材,以适应教学需要。
endprint
首先,可由学校领导及会计教师到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收集相关资料(如原始单据的复印件)。
其次,由学校的专业教师归类整理。
第三,将国家对会计行业的一些法规有机的融入教材。课程设置也应如此,要推行能力本位,将课程的教学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更多的责任。
4.规范考核方法,正确评价教学效果
好的考核方法对于学好一门课程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考核,可以多种考核方式并用:一是传统的期末考试还可以沿用,但在命题形式、成绩构成上应强调实践技能的考核。如在试题中可以让学生填现金支票、登记账簿等技能型的题目。二是组织各种技能竞赛,如点钞竞赛、会计电算化竞赛、填制凭证、装订凭证竞赛等。三是组织参加会计职业资格的考试,鼓励学生拿证书。除了考核学生,对教师的考核既要注重教学常规各环节落实程度的考核,又要注重与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核。无论什么样的考核,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会计专业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确实可以解决很多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解决的问题,但还属于起步阶段,还不够成熟,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一)不能误解理实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也不是说理论与实习由同一教师上就叫理实一体化。它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与补充,达到有机的紧密联系,是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
(二)不能重练轻学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是相互融合的,但由于实践操作的趣味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比较喜欢实践操作,而不愿意学习枯燥无味的理论。作为教师必须适时引导,把操作上升为理论。否则不仅会让学生产生惰性,而且会使教学陷入传统的师父教徒弟的模式。
(三)不能学生动手,教师旁观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认为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则坐在一旁忙自己的事情,那这种教学无异于“放羊”,有形式无实质。真正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应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训练过程。
参考文献:
[1]张忆雯.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探究[J].江苏教育,2009(6).
[2]王淑萍.提高会计教学效果途径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6(1).
[3]邓泽民,赵沛.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第二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赖俊辰
endprint
首先,可由学校领导及会计教师到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收集相关资料(如原始单据的复印件)。
其次,由学校的专业教师归类整理。
第三,将国家对会计行业的一些法规有机的融入教材。课程设置也应如此,要推行能力本位,将课程的教学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更多的责任。
4.规范考核方法,正确评价教学效果
好的考核方法对于学好一门课程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考核,可以多种考核方式并用:一是传统的期末考试还可以沿用,但在命题形式、成绩构成上应强调实践技能的考核。如在试题中可以让学生填现金支票、登记账簿等技能型的题目。二是组织各种技能竞赛,如点钞竞赛、会计电算化竞赛、填制凭证、装订凭证竞赛等。三是组织参加会计职业资格的考试,鼓励学生拿证书。除了考核学生,对教师的考核既要注重教学常规各环节落实程度的考核,又要注重与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核。无论什么样的考核,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会计专业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确实可以解决很多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解决的问题,但还属于起步阶段,还不够成熟,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一)不能误解理实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也不是说理论与实习由同一教师上就叫理实一体化。它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与补充,达到有机的紧密联系,是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
(二)不能重练轻学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是相互融合的,但由于实践操作的趣味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比较喜欢实践操作,而不愿意学习枯燥无味的理论。作为教师必须适时引导,把操作上升为理论。否则不仅会让学生产生惰性,而且会使教学陷入传统的师父教徒弟的模式。
(三)不能学生动手,教师旁观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认为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则坐在一旁忙自己的事情,那这种教学无异于“放羊”,有形式无实质。真正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应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训练过程。
参考文献:
[1]张忆雯.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探究[J].江苏教育,2009(6).
[2]王淑萍.提高会计教学效果途径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6(1).
[3]邓泽民,赵沛.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第二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赖俊辰
endprint
首先,可由学校领导及会计教师到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收集相关资料(如原始单据的复印件)。
其次,由学校的专业教师归类整理。
第三,将国家对会计行业的一些法规有机的融入教材。课程设置也应如此,要推行能力本位,将课程的教学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更多的责任。
4.规范考核方法,正确评价教学效果
好的考核方法对于学好一门课程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考核,可以多种考核方式并用:一是传统的期末考试还可以沿用,但在命题形式、成绩构成上应强调实践技能的考核。如在试题中可以让学生填现金支票、登记账簿等技能型的题目。二是组织各种技能竞赛,如点钞竞赛、会计电算化竞赛、填制凭证、装订凭证竞赛等。三是组织参加会计职业资格的考试,鼓励学生拿证书。除了考核学生,对教师的考核既要注重教学常规各环节落实程度的考核,又要注重与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核。无论什么样的考核,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会计专业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确实可以解决很多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解决的问题,但还属于起步阶段,还不够成熟,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一)不能误解理实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也不是说理论与实习由同一教师上就叫理实一体化。它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与补充,达到有机的紧密联系,是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
(二)不能重练轻学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是相互融合的,但由于实践操作的趣味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比较喜欢实践操作,而不愿意学习枯燥无味的理论。作为教师必须适时引导,把操作上升为理论。否则不仅会让学生产生惰性,而且会使教学陷入传统的师父教徒弟的模式。
(三)不能学生动手,教师旁观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认为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则坐在一旁忙自己的事情,那这种教学无异于“放羊”,有形式无实质。真正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应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训练过程。
参考文献:
[1]张忆雯.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探究[J].江苏教育,2009(6).
[2]王淑萍.提高会计教学效果途径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6(1).
[3]邓泽民,赵沛.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第二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赖俊辰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