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教育效果研究

2014-08-07胡志强

当代医学 2014年32期
关键词:老年性血压高血压

胡志强

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教育效果研究

胡志强

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和行为模式的影响。方法 将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例社区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试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干预前和干预满1年后对2组患者均进行相关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前后试验组组内及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血压水平、高血压知识及防治观念、相关行为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健康教育是综合防治老年性高血压的一项有效、可行的途径。

老年性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依从性

老年性高血压是老年人中的常见慢性疾病,定义为年龄大于等于6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1]。据有关资料显示[2],我国的老年性高血压发病率约为49%,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发展,这一数据将继续增加。老年性高血压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老年人心血管疾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因素。具有起病隐匿、血压波动较大、主要为收缩压升高、容易形成体位性低血压、并发症多、常伴随多种疾病等特点[3]。老年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薄弱、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及依从行为差有关。相关调查研究表明,药物治疗结合社区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行为依从率和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控制患者的不良生活行为为手段的综合模式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途径[4-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乐从镇葛岸社区卫生服务点随机抽取60岁以上,有首诊高血压记录,未服用过降血压药物的患者100例,随机均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n=50),干预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66岁,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65岁,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健康教育,药物治疗均使用厄贝沙坦分散片和甲磺酸氨氯地平片,剂量以能够维持正常血压为准。社区健康教育方法:发放高血压相关知识手册;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建立社区宣传栏;开通24小时咨询电话;定期随访。社区健康教育内容:(1)高血压知识:了解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危险因素、常见并发症等;(2)服药指导:了解不同降压药的治疗机制、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并遵照医嘱按时服药;(3)行为指导:合理膳食、规律作息、加强渐进式有氧运动、改变吸烟和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劳逸结合,并定期监测血压值;(4)心理指导:保持情绪稳定、自我调整心态、正确面对高血压。

1.3 调查方法 干预前和干预满1年后对2组患者均进行相关检查和问卷调查,相关检查项目包括:血压值、体质指数、血浆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问卷调查共27个问题,内容涉及高血压基础知识和相关行为,均为两项选择题,答对17题以上为合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正态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血压比较方面,对照组和实验组在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BMI及血脂紊乱方面,2组患者干预前后组内及组件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高血压知识及防治观念转变方面,患者组内及组件在干预前后的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行为改变指标方面,患者组内及组件在干预前后的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表4)。

表1 2组血压情况比较(mmHg)

表2 2组其他客观指标比较(n)

表3 2组高血压知识及防治观念转变的比较

表4 2组行为模式转变的比较

3 讨论

血压控制是治疗和护理高血压病的根本任务[6],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未控制在理想范围内,而试验组控制理想,说明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社区健康教育能够更有效的控制血压水平,理想血压水平的控制能够大大降低冠心病、脑卒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体质量指数(BMI)和血脂水平是与血压控制和并发症发展密切相关的客观指标,表2中结果显示,试验组血脂紊乱和超重例数都有相应减少,但是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随访时间(1年)较短有关,短期内器质性损害还难以逆转。说明,社区健康教育有助于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

社区健康教育是一种传播知识和信念的过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认知的转变直接体现社区健康教育的效果[7]。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干预前后,试验组组内自身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干预后,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试验组患者在高血压基本知识和危险因素、及高血压防治等方面的认知有了显著提高,对照组患者虽然有些自学了部分相关知识,但是因没有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未有较大提高。社区健康教育是通过向患者传播知识和信念,改变患者行为,从而使患者养成有助于疾病治疗、护理和康复的行为模式[8-9]。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医嘱服药,并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即注意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定期监测血压、坚持适量的运动、维持正常的体重和提高服药依从性。干预前后试验组组内行为模式转变自身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饮食习惯、定期血压监测方面的行为模式转变组内自身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坚持运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社区健康教育有助于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不良行为模式的改变。

综上所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社区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有效控制血压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2008中国专家共识要点[J].中国医药导刊,2008,10(7):56-57.

[2] 陆惠华.对我国老年高血压流行病学趋势的认识[J].老年医学与保健, 2007,13(4):376-377.

[3] 周寒寒.高血压健康教育策略及其应用进展[J].护理学报,2011,18 (2):25-27.

[4] 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45-147

[5] 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30-232

[6] Fulwood R,Guyton-Krishnan J,Wallace M,et al.Role of community programs in controlling blood pressure[J].Curr Hypertens Rep,2006,8(6):512-520.

[7] Cox KL.Exercise and blood pressure:applying findings from the laboratory to the community setting[J].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2006,33(9):868-871.

[8] 关志红,程敏军,王柏兰.心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3):723-725.

[9] 孙惠颖,马翠萍.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积极影响[J].当代医学,2013,19(26):140-141.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2.119

广东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胡志强)

猜你喜欢

老年性血压高血压
得了老年性骨质疏松怎么办?
全国高血压日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穴位贴敷治老年性尿失禁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
从虚从瘀论治老年性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