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师生“解题对话”谈排列组合的学习与教学

2014-08-07太湖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125

中学教研(数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邮筒排列组合售票员

● (太湖高级中学 江苏无锡 214125)

排列组合是离散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排列组合的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培养学生猜想、概括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解决相应问题时,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笔者记录了与学生对话的4个片段,每个片段都以学生的提问开始,在对话的过程中,暴露学生的错误,通过笔者的纠正和引导,最终使学生达到正确思考.

1 解题对话

片段1

问题14名司机和4名售票员,被分配到4辆不同路线的公交车上,每辆公交车有1名司机和1名售票员,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案?

生:我的答案是4×4×4=64.先选1名司机,共4种选法;再选1名售票员,共4种选法;最后选1辆公交车,也是4种选法.故答案为64.

(该学生用树状图把所有的情况罗列了出来.)

生:还有别的情况吗?

师:我们不妨把4名司机分别记为a1,b1,c1,d1,售票员记为a2,b2,c2,d2,公交车记为a3,b3,c3,d3,而a1a2a3只是司机、售票员和公交车的一个配对,并不是4名司机、4名售票员被分配到4辆不同路线的公交车上的一种方案.

生:是的,没理解题目的意思.那这个问题该怎么思考?

师:可将4辆不同的公交车看成4个不同的位置,现在要把4名司机放在这4个位置上,每个位置1个人,这是哪一类问题?

生:4个位置排4个人,排列问题.

师:那有多少种情况?

师:那将4名售票员放到4个不同的位置呢?

排列组合中的问题来源于日常生活,与生活、生产实践密切相关.如何根据情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至关重要.片段1反映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误解文字表述、错误理解情景.那么如何正确理解题目所给的情景呢?一是正确读题,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二是复述题意,复述题意可反映学生对题目的理解程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述能力;三是采取某种方法模拟情景,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利用具体的图形、表格表示实际问题,用数学符号或数学表达式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片段2

问题2将4封信投入3个不同的邮筒,有多少种投法?

生:老师,本题参考答案是34,而我认为是43.

师:那你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先在草稿纸上画3个方格表示邮筒.)

生:第1个邮筒可能有4封信放入,第2个邮筒也可能有4封信放入,第3个邮筒也可能有4封信放入,根据分步计数原理,所有的投法应为4×4×4=64种.

师:第1个邮筒可放入4封信,那你一旦放入1封信,第2个邮筒肯定没有4封信可放.

生(陷入思考):那第1个邮筒可能放0封信、1封信、2封信、3封信、4封信,共5种情况,第2个邮筒也有5种情况,第3个也一样.由分步计数原理,知共53种放法.

师:按照你的说法,会出现每个邮筒都有3封信的情形,但总共才有4封信.

生:那该怎么想呢?

师:4封信投入3个邮筒,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生:信在邮筒中.

师:对,信在邮筒中.第1封信有几个去向?

生:3个.

师:第2封信呢?

生:3个,第3、第4封信都是3个去向.

师:一次投1封,几次能把信投完?

生:4次.

师:那也就是说,完成投信这件事有4步:第1步有3种方法,第2步也有3种方法,第3、第4步也各有3种方法.利用分步计数原理,共有34种不同的投法.

生:这样啊,从结果看信的去向.

师:对,从结果看问题,比如5名学生报名参加4项体育比赛,每人限报1项,报名的方法有多少种?

生:结果是学生报上体育项目,第1个学生有4种报法,第2个学生有4种报法,……共计45种报名方法.

师:若5人争夺4项体育比赛的冠军,获得冠军的情况可能有多少种?

生:结果是4项比赛冠军产生,第1个项目的冠军可能是5人中的任何1个人,有5种可能,第2个项目也是这样,……共有54种可能性.

师:这是一类重复排列问题,如果在同一个含n个元素的集合中依次进行k次选取,而且选过的元素还可再选,则一共有nk种不同的选取方式,但是一定要弄清楚是从哪个集合中进行重复选取.投信的例子可看作从集合{邮筒1,邮筒2,邮筒3}中重复选4次,5名学生报名的例子可看作从集合{项目1,项目2,项目3,项目4}中重复选5次.

排列组合计数问题有很多种,如排列问题、组合问题、重复排列问题、染色问题等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混淆,在解决问题时,经常出现不顾具体问题的含义,乱套用公式,乱用策略.为了避免此类错误,学生要理解公式或策略的来龙去脉,知道其适用范围.

片段3

问题36本不同的书分给甲、乙、丙3个人,每人至少1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师:这里面有很多的重复,举个例子:给6本不同的书编号,分别为1,2,3,4,5,6.从6本书中选3本给甲、乙、丙3个人,甲得到1,乙得到2,丙得到3;剩余3本书再分时,甲得到4,乙得到5,丙得到6;这样甲得到的是1,4,乙得到的是2,5,丙得到的是3,6.利用你的方法,也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形,甲、乙、丙先分别得到4,5,6,再将剩余3本书分给3个人时,甲得到1,乙得到2,丙得到3.这样2种操作是一个情形,就出现了重复.

生:怎么思考才能做到不重复呢?

师:6本不同的书分给3个人,每人至少1本,先不管每个人具体分到什么书,从每个人得到书的数量上考虑,会出现哪些情况?

生:1本、1本、4本;1本、2本、3本;2本、2本、2本,共3种情况.

师:比如第1种情况,哪个人得到4本呢?

生:这3个人都有可能,不过可以先不考虑这种情况,先将书分3组,然后再分给3个人.

师:你说的对,那我们先分组,6本书分成3组:1本、1本、4本,如何分呢?

生:平均分组会出现次序.

师:对的,那再分给3个人呢?

师:另外2组也可类似计算,不妨试试.

师:那所有的情况呢?

生:全部加起来,即

片段4

问题46名学生排成一行照相,其中女生2名,男生4名,女生甲不排在最左端,女生乙不排在最右端,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生:对啊,确实遗漏1种情况.

师: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考虑:女生甲不能排在最左端,女生乙不能排在最右端,那就是说最左端和最右端都是特殊位置,甲、乙是特殊的人员.我们可以按某一个“标准”进行分类:甲在最右端,乙在最左端;甲在最右端,乙不在最右端;甲不在最右端,乙在最左端;甲不在最右端,乙不在最左端,共4类情况,且每一类情况之间没有重复.

片段3和片段4是学生在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时常犯的错误:重复或遗漏.如何才能有效地避免重复与遗漏的现象呢?文献[1]中指出面对一些头绪纷繁的计数问题,将该问题划分为一类一类较为简单的情况,分别计数,然后再求总和.而一类一类的划分,没有重复没有遗漏,我们称之为一个有效划分.利用集合表示就是把集合B分成一些子集B1,B2,B3,…,Bk,使得

(1)B1∪B2∪B3∪…∪Bk=B;

(2)B1∩B2=φ,B2∩B3=φ,…,Bk-1∩Bk=φ.

也就是说不仅这些子集的并是B,而且这些子集之间两两互不相交.

正确分类可避免重复和遗漏.将复杂的情形简单化,分为几类,每类都便于计数.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错误,如文献[2]中指出:忽视排列顺序、混淆对象、列举不全、凭直觉回答、计算错误、忘记公式、代错参数、画错树形图、误用组合数性质等等.面对学生在学习排列组合出现的错误,作为教师要思考平时的教学采取何种策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

2 教学策略

2.1 原理概念作基石

2个基本计数原理是学习排列组合的基础,学生在学习这2个原理时,教师必须利用大量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这2个基本原理,用实例概括、归纳这2个原理,同时让学生分清这2个基本原理的条件和结论,比较它们的异同.在排列和组合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分清什么是排列问题、什么是组合问题,搞清排列和组合的区别与联系;其次理解排列数和组合数的含义,能利用排列数、组合数结合这2个基本计数原理解决问题.

2.2 题型模式识别

笔者认为,排列组合问题的情景很多,而情景是造成学生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能适当总结一类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可有效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结合文献[3]对中学排列组合问题给出13种模式(见表1),学习掌握这些模式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加深对排列组合概念的认识.

表1 中学排列组合问题的13种模式

上述策略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相为用的,有时解决某一问题需用上述的某2个策略,也有时需综合利用多个策略才能解决问题.

2.3 数学思想领航

模式识别只是用一种方法解决一类问题,但问题很多,“死记”模式就把知识学“死”了.排列组合中问题虽多,但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一般思路是:(1)先组合,再排列;(2)先分类,再分步;(3)先特殊,再一般.深刻理解基本概念与原理,灵活利用解题模式、数学思想,从而将待解决问题转化为已有模式,利用已知求解未知.

参 考 文 献

[1] 苏淳.同中学生谈排列组合[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1.

[2] 黄兴丰,李士锜.从符号学的视角分析学生解排列组合题的错误[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4):33-35.

[3] 王凯.例谈排列组合问题的常用解法[J].中学数学,2014(3):92-94.

猜你喜欢

邮筒排列组合售票员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我认识一只邮筒
孤独的老邮筒
史上最全的排列组合22种解题策略
老邮筒
Parcourez la Chine avec des notions de chinois
小议排列组合问题常用解法
辛苦的电车售票员
三招“搞定”排列组合
最大邮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