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咽通气管在昏迷患者吸痰中的效果观察

2014-08-07任秋瑜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通气管血氧饱和度

任秋瑜

口咽通气管在昏迷患者吸痰中的效果观察

任秋瑜

目的 探讨口咽通气管在昏迷患者吸痰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本科室收治的154例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7例,观察组放置口咽通气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鼻口腔插入吸痰管吸痰。比较两种不同吸痰方法的吸痰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较短,吸痰间隔时间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既能快速、有效地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又能减少气道黏膜的损伤。

口咽通气管;昏迷/护理;吸痰

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管道,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特别适用于昏迷患者,此时患者常因舌根下坠或痰液积聚上呼吸道而通气不畅引起缺氧加重病情,其能迅速打开气道,阻止舌根下坠。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将口咽通气管应用于昏迷患者吸痰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室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3~8分]15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7例,男46例,女31例,年龄20~65岁,平均(38±3)岁;对照组77例,男44例,女33例,年龄19~65岁,平均(39±4)岁。两组患者在GCS评分、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方法,从鼻腔或口腔吸痰。运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患者张口,将吸痰管插入口咽部进行吸痰,或直接从鼻腔插入,到达吸痰部位后,自下而上地旋转式进行吸痰。若在吸痰的过程中患者的舌头后坠,可以采用舌钳将舌头拉出口腔外以防止其后坠,再行吸痰。观察组患者先放置合适的口咽通气管,口咽通气管是一种由弹性橡胶或塑料制成的硬质扁管形人工气道,呈弯曲状,其弯曲度与舌及软腭相似,易于插入。通常使用的口咽通气管为双通道半硬式口咽通气管其型号包括4~10号,由供气体通过的中空管道口腔翼牙垫部分和弧形部分组成,呈“S”形,横截面呈管状或“工”型,是最简单的气道辅助物。在选择时不能太短太小,太短不能通过舌根,无法起到开放气道的作用,太小易误入气道[1]。患者取去枕仰卧位,颈过伸,先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取下义齿,选择适宜型号的口咽通气管,将口咽通气管的咽弯曲部分向腭部自患者右口角插入口腔,当其头部接近咽部后壁时将口咽通气道旋转180°向下推送至合适位置。当手掌感觉导管口有气流进出即可,放置成功后妥善固定,用吸痰管从口咽通气管两侧插入吸痰,痰多时送吸痰管到气管深部由下到上旋转式吸痰便于清理气道深部的痰液。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吸痰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吸痰时间间隔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比较 以血氧饱和度达到93%以上为标准,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比较

2.2 吸痰时间间隔长短的比较 观察组吸痰间隔时间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吸痰时间间隔长短比较(h,±s)

表2 两组患者吸痰时间间隔长短比较(h,±s)

组别 例数吸痰间隔时间 t值 P值观察组77 2.34±0.03 28.3230.000对照组77 1.03±0.04

3 讨论

放置口咽通气管是一种简单易行且能较好解决舌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2]。维持有效呼吸的方法,适用于昏迷及存在自主呼吸而因咽喉部肌群松弛所致的呼吸道梗阻患者,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未建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情况下,可方便吸痰及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在上呼吸道梗阻时使用口咽通气管可迅速获得有效的通气,具有器具单一、操作简单、放置容易、刺激轻、无口腔黏膜损伤的优点[3]。

放置口咽通气管吸痰时患者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缩短,昏迷患者常因呼吸道梗阻而导致低氧血症,吸痰是常见的解除梗阻方法[4]。及时而有效的吸痰会起到不同的临床效果。放置了口咽通气管的观察组患者在吸痰后血氧饱和度恢复的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放置口咽通气道便于吸氧,可以将吸氧管置于口咽通气道,有利于充分给氧,迅速提高血氧浓度,保证较高的血氧饱和度。

放置口咽通气管可延长吸痰间隔时间,放置口咽通气管后吸痰,可以减少口到咽喉部的解剖死腔,故深度较经鼻腔吸痰深,并能刺激患者一定程度的呛咳,将气道深部的痰液咳至上呼吸道而有利于吸出,保证了及时有效的吸痰,且放置口咽通气管吸痰能彻底清除深部的痰液,使吸痰间隔时间明显延长。由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吸痰间隔时间较对照组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放置口咽通气管吸痰降低了气道黏膜的损伤率,口咽通气管末端接近会厌处,吸痰经过口咽通气管进入气管相对容易,可以减轻患者口咽部黏膜及鼻黏膜的损伤;传统的鼻口腔吸痰,由于吸痰管在下送的过程中容易受阻,反复的传送可导致不必要的气道黏膜损伤。

总之,放置口咽通气管吸痰能有效清除气道梗阻物,保持气道通畅,迅速恢复血氧饱和度,改善患者通气情况。

[1] 李蔓玲.国内口咽通气管的应用及护理现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19(5):36-37.

[2] 王玉敏.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手术后护理28例[J].中国医药导报,2006,3(32):126-126.

[3] 淑珍,王培嵩,殷积慧,等.口咽通气道在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6,13(5):310-311.

[4] 王永平,刘红升.对清理呼吸道无效患者的吸痰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7):1610-1611.

R472

A

1673-5846(2014)08-0240-02

四川省南部县人民医院,四川南充 637300

猜你喜欢

通气管血氧饱和度
糖臬之吻
冷却系统副水箱起泡分析及优化设计
昏迷患者应用口咽通气管吸痰的护理观察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
口咽通气管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