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类学视角谈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保护策略

2014-08-07许馨芷陈婧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保护策略社会文化

许馨芷+陈婧

收稿日期:2014-03-10

作者简介:许馨芷(1993-),女,汉族,广东揭阳人,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广东 广州/510275)

陈婧(1968-),女,汉族,江苏镇江人,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硕士。(广东 广州/510515)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对目的地居民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等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文在分析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负面影响的基础上,从旅游人类学角度提出以政府为主导、以教育为主要、以传承为主线、以内涵为主宰,保护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协调有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强化居民的认同感和自尊感、维护社会文化的真实性和独特性等有效保护策略。

关键词:旅游人类学;社会文化;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5-0026-03人类学(Anthropology)是研究人类社会文化活动和社会文化变迁与影响的学科,旅游人类学主要从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和游客之间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研究旅游地的文化现象和演变,以及这种文化现象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中国旅游人类学起步较晚,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已取得了多项进展,特别是社会文化影响研究进展迅速。研究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各个层面来探讨旅游所产生的影响;二是对重点案例进行解剖的基础上,还原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真实状态。本文尝试从人类学理论出发,在分析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产生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探讨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有效保护策略。

一、旅游人类学理论概述

在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中,有多种理论解释其机制,以下几种影响较大:

(一)涵化理论

“涵化”一词是1880年由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Franz Boas)提出,人类学者认为旅游是一种涵化的发展形式,两个文化体系相互接触、交流而使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发生变化。涵化(acculturation)是指当一个社会与另一个在经济文化上都比较强大的社会接触时, 较弱势的社会常常要被迫接受强势社会的许多文化要素, 这种由于两个社会的强弱关系而产生的广泛的文化“借鉴过程”。但这种“借鉴过程”(borrowing)并不是对等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双方社会经济状况以及人口数量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二)发展阶段理论

发展阶段理论源自多克西现象(Doxeys Irridex)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多克西( Doxey, 1975) 认为,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可根据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而划分为五个阶段: 喜欢、冷漠、愤恨、对抗、协调阶段。这一理论认为,随着旅游业发展阶段的变化,目的地社会居民的态度有所调整,社会文化发生相应变化。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1980年加拿大学者巴特勒(Butler)根据产品周期的概念,提出旅游地的演化分为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停滞、衰落或复兴等六个阶段。发展阶段理论为我们研究旅游目的地演化过程、解释旅游发展模式、有效指导旅游地再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

(三)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在古典政治经济学、人类学和行为心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学理论。珀杜(Perdue,1990)指出, 居民通过为旅游开发者、旅游经销商及游客提供旅游资源等, 以期获得他们认为与之相当的利益。艾普(AP,1992)提出了以“人们社会活动的动机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为假设的社会交换过程的模型。该理论为解释目的地居民对旅游的态度提供了理论框架。

(四)“舞台真实”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1989)提出戏剧分析和“舞台真实”理论。“舞台真实(stage authenticity)”论述旅游者、东道主、中介者共同搭建了前台和后台, 研究者可以通过这两个舞台, 考察三者间的互动, 进而揭示旅游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影响。

二、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

(一)核心价值观受到冲击,趋于失序

“随着旅游和其他新的文化因子被引入目的地社会,引发当地人民生活方式变迁的力量也开始形成。”目的地居民的核心价值观受到冲击,心理失衡,民族精神价值被遗弃,导致行为失范、社会失序。

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妨碍和干扰了目的地居民的社会生活,这种混乱状况在那些特色鲜明而综合接待能力有限的地方尤为突出。旅游者自由开放的行为和无拘无束的高额消费给目的地居民带来强烈的冲击,致使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盛行,传统文化中质朴的品质、优良的风尚在利益面前逐渐淡化变质;为招徕旅游者,“文化设限①”在旅游目的地相对宽松,致使社会道德观念缺失,盗窃、抢劫、卖淫、贩毒、赌博等犯罪率上升。

(二)历史文化遗产遭受破坏,趋于退化

美国著名学者弗克斯认为:“旅游业像一把火,它可以煮熟你的饭,也可以烧掉你的屋”。旅游目的地在发展中枉顾接待能力一味追求旅游规模和经济效益,致使目的地的历史文化遗产遭受破坏,“文化生态环境”趋于退化。

长城已被世界古迹基金会列为100个最濒危的历史遗产之一。据北京假日办表示,2013年国庆期间,八达岭景区共接待游客41万人次。长城的青砖上被刻上了各种各样的文字,密密麻麻,异常扎眼。种种迹象表明,旅游目的地虽然在旅游发展中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其文化生态环境却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

(三)传统文化发生蜕变,趋于消失

·职教方略·从人类学视角谈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保护策略 旅游目的地的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但传统文化逐渐蜕变,失去原有的吸引力, 有的甚至走向没落或消亡。一是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在外来文化冲击后,自卑感和媚外思想逐渐加重,开始尝试变化;二是旅游者不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入乡不随俗、不问俗,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当地居民;三是一些旅游开发商为了迎合旅游者的口味,谋求利益最大化,枉顾历史和事实,胡编乱造所谓的少数民族风俗,伪文化横行。

文化制度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连接纽带,当下许多制度文化正在消失。“神秘的东方女儿国”、“人类母系氏族领地活化石”的云南泸沽湖地区,摩梭族原始的社会形态和独一无二的阿肖走婚风俗吸引世界各地的旅游者。目前摩梭族仅存数万人,有40%的摩梭人表示不愿走婚。许多民族建筑逐渐被外来文化同化,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的贵州远古镇,明清木质房舍被改成砖石结构,吊脚楼被徽州建筑的马头墙代替了。民族民间文化普查发现:现在很多少数民族不愿说本民族话,不会唱本民族的歌,不懂本民族的文字,传统文化正在消失。

(四)民俗风情失去真实性,趋于瓦解

民族和宗教节日及活动舞台化、商业化,失去真实性。美国人类学家格林伍德(Green wood)认为:文化商品化只需几分钟,而几百年的历史却毁于一旦。民族和宗教节日及活动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展示,是深植于民族土壤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民俗村里,文化活动不再按照传统时间地点进行,随时被搬上“舞台”,甚至一日数场。如排场十足的祭祀表演,表演做作,庄重和神圣从淡化到消失,商业气息浓厚。真正的民族形象被包装了,舞台化、商业化破坏了民族文化的真实性,其意义、价值和特色正在逐步瓦解。

民族工艺品内涵缺失,沦为粗制滥造的旅游商品。旅游开发商批量生产的工艺品,有的甚至扭曲其宗教和礼仪意义,严重损害和贬低当地工艺品的形象、声誉和价值。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被誉为“世界唯一存活的象形文字”,旅游市场充斥假冒伪劣作品,无疑损害了东巴文化的声誉。民族工艺品雷同,缺乏地方特色。

三、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保护策略

(一)以政府为主导,保护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协调有序发展

一是政府要发挥管理和立法职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政府的协调沟通和宏观调控。要制定适合本地、便于操作的旅游管理法规和实施细则,建立专业执法督查队伍和机构,进行公正有效地监督和约束;要增强生态保护意识,进行科学论证、合理规划,根据本地旅游环境承载水平、接待能力的大小,用价格、宣传等手段进行调控,加强环保宣传与环境管理,追求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是政府要加强对旅游者的引导和教育。设计合理线路,根据人类学“舞台真实理论”,正确促进“文化商品化”,把民族文化的继承、保护和旅游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使传统社会文化获得新的活力;建立旅游宣传官方网站,进行形象宣传、整体推介,提倡绿色、环保、健康的旅游模式,为旅游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安全的服务。让旅游者科学文明合理地体验目的地社会文化,入乡随俗,真正融入本土文化之中,达到旅游的目的。

(二)以教育为主要,强化目的地居民对社会文化的认同感和自尊感

人类学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类一切行为互动都是为了追求最大利益的满足,居民对旅游的感知态度会影响旅游的发展进程。首先,旅游管理部门及政府要定期对目的地居民进行宣传教育,加强他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获得民族自尊。让居民树立起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让居民了解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深厚内涵;用典型事例向居民说明破坏历史文化遗产及失去地方文化特色的可怕后果,改变短视行为;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坚守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防止盲目效仿和超前消费,同时政府要积极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其次,要尊重当地居民,鼓励他们参与旅游决策、经营。当地居民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者,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尊重当地居民的态度、听取他们的意见,以保证得到居民的积极配合。要以当地居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协调各方利益,给予经济补偿或鼓励经营,可引导居民经营者成立经济合作社,规范经营,杜绝恶性竞争。

(三)以传承为主线,重视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最大的问题是目的地社会文化被同化。人类学涵化理论认为,目的地在改造自身适应外来旅游者时,往往处于劣势,迫于无奈屈从于旅游者的态度和价值观,导致目的地传统文化日渐衰微,日渐被外来强势文化所同化。从发展阶段理论来看,社会文化本身有自身的发展阶段规律,有寻找自我发展与演化的过程。

首先,要注重传承,反同化,提升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建立“民俗风情区”、“民俗文化村”、“民族村寨”等,地理位置相对独立、聚居空间相对封闭,保持传统服饰、饮食、习俗的完整性,保证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其次,要注重整合开发,建立民族文化保护区。“民俗博物馆”和“原生态博物馆”就是不错的尝试。“民俗博物馆”以展示当地服饰、生产生活、婚庆嫁娶等独特风情为主;“原生态博物馆”的“生态”既指自然生态,也是人文生态,以村落全部文化为保护对象,在保护中小心翼翼地开发、利用。目前我国在贵州先后建立了若干苗族、布依族、汉族生态博物馆。

(四)以内涵为主宰,维护目的地社会文化的真实性和独特性

人类学“舞台真实”理论认为,旅游者总是以为他们看到的是后台的东西,所以我们要用一种方式将“真实性”呈现出来。文化商品化和真实性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最重要的是把握文化开发的“度”,关键在于商品化、舞台化必须建立在民族文化真实的基础上,而不是“杜撰”的真实和“伪”文化。旅游目的地可专注于民族文化精品开发,充分挖掘文化的深层内涵,让旅游者体验文化舞台的真实性,获得文化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踏着歌声走侗寨,喝着米酒进苗乡”,以原生态社会文化为特色的西江千户苗寨,打造“世界最大苗寨”,极具影响力。

“文化价值和独特性”是旅游工艺品的生命力,旅游目的地要致力于旅游工艺品的特色开发。在产品开发设计上,要处理好人类学的文化涵化的问题,不能对真实文化进行盲目的篡改、歪曲。旅游工艺品既要有纪念意义,又要有实用价值;既要体现旅游景点特色,又要体现文化特色,要将当地的民间风俗、历史典故、故事传说、名胜古迹等融入到工艺品中,使产品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在旅游过程中,可尝试让旅游者参与工艺品的生产制作,让旅游者进一步了解工艺品的材料、工艺及文化内涵,这不仅能体现旅游目的地文化特色,而且能极大地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激发旅游热情、丰富他们的旅游经历。

注释:

①“文化设限”也叫“文化过滤”。是指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通常会有选择地接受和吸收那些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而排斥那些与本身文化价值观不相容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美国)丹尼逊﹒纳什,著.宗晓莲,译.旅游人类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2]孙九霞.旅游人类学在中国[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6).

[3]童恩正.文化人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

[4] 刘赵平.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结构框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 (1).

[5]Adrian Franklin Mike Crang.Tourist Studies[C]London:Sage Publications,Vol,l(1),5-22,2001.

[6] [美]丹尼逊·纳什著.宗晓莲,译.旅游人类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7]肖刚,肖海,石惠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与开发[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2).

[8]张晓萍.旅游文化开发中的文化价值—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看文化商品化[J].民族艺术研究,2006(10).

责任编辑朱守锂特约编辑梁定宽

猜你喜欢

保护策略社会文化
浅析油气层损害机理及保护策略
湖北民间舞蹈的特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广告语中的社会文化
论广场舞对社区、村镇居民的重要性
移动阅读环境下数字版权保护探究
关于 “机械复制”的思考
六曜与日本文化
法国社会文化对现代政治制度变迁的影响及其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启示
浅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性别差异的体现
庐山牯岭近代别墅旅游资源现状与保护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