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无”干部要不得
2014-08-06
特约评论员
在基层调研,感觉经过教育实践活动,干部作风确实有很大转变,非常难得、非常可喜。但也听到群众反映,有的干部因为怕出事、怕出错而干脆消极作为,有的则出于为官不易而不作为,在工作中常常表现出“心中无数、脑中无事、眼里无活、手里无牌、落实无果”。这“五无”是对“庸懒散”干部的一个鲜明概括,是对“虚浮空”干部的一个准确描述,也是当前干部“四风”问题的折射和反映,不可取、要不得。
“五无”干部的出现,从客观上分析,在于一些地方和单位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压力不大、动力不足,管理不善、机制不活。有的地方和单位看似有目标任务,但虚的多、空的多、弹性大,既不够具体,又不到人到位。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缺乏竞争就缺乏活力;不严就容易松垮,不紧就自然懈怠。如果干多干少都一样,干好干坏差不多,甚至有时多干不如少干,那么那些“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思想懒汉”和闲人就会过得自在、活得潇洒。从主观上看,是因为一些干部事业心缺乏、责任感缺失,精神状态不佳、作风不实,能力不强、本事不大所致。有的干部只是把工作当作一种职业,满足于对得起“工资表”,有的甚至还把它当成一种副业,不投入、不敬业,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只管差不多,不管差多少,满足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的干部自然脑中无事、眼中无活。有的干部作风漂浮,习惯于做“虚功”、冒“虚火”、出“虚汗”,满足于搞形式主义,走走套路、摆摆样子。这样的干部自然对事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不以为然,于是很多工作在一片落实声中落空。有的则是不善于学习和实践,不注重提高自身素质,满足于“吃老本”、不注意长本事,手里只剩下一点点土办法、老办法和笨办法,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进步,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显得捉襟见肘、疲于应付,等等。
“五无”干部对事业无益,对自己无利。心中无数的人,凭经验、想当然,习惯于拍脑袋拍胸脯,结果造成很大的工作失误,给事业带来危害。脑中无事的人,整日脑子里空空的,不想事、不装事、不记事,结果事到临头惊慌失措、束手无策。眼里无活的人,对事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反应麻木迟钝,总像算盘子一样拨一下动一下,处处显得被动。手中无牌的人,即使有想干事的愿望和激情,也缺乏干成事的功夫和底气,有想法没办法,有思路却找不到出路,特别是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不知如何下手、怎样出手。落实无果的人,是只开花不结果,“只闻楼梯响不见下楼来”,有始无终、有头无尾,开“空头支票”,失信于民,凉了人心。这“五无”反映出一些干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毛病,又暴露出力有余而心不足的问题,既损害党员干部形象,又妨碍党的事业发展。
让“五无”干部坐不住、待不下、过不好,一靠强化教育,二靠制度约束,真正让这些人脸红心跳,核心是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把心思和精力放到事业发展上来,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同时,要从制度上加强监管,强化约束,切实解决好人浮于事和动力不足问题,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心中有数的人作决策、脑中有事的人出主意、眼里有活的人机会多、手里有牌的人有舞台、落实有果的人受表彰,让那些“五无”干部“靠边站”、“没市场”、“被淘汰”。(执笔/徐文秀 责任编辑/顾海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