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一个帖子说开去

2014-08-06冯韦光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语文课夫妻游泳

冯韦光

在黄石教科研QQ群中,阳新的一位老师转发了一个帖子,老师们因此展开了一场争论。帖子内容如下——

北京市密云县教研中心特级教师杨德伦先生在国培讲座“遵循法则·彰显本色·追求高效——把‘讲析课上成‘读书课”专题中,讲了一个关于语文教学的段子:

一位从未教过语文课,也根本不知道语文课该怎样上的教师,带着情绪被迫去接替某个班的语文课。每节语文课,这位教师只说几句话“翻书,读书!”“划书!”“背书!”“抄书!”“合书,下课!”谁知,半年过后,这个班的语文成绩竟超过了其他平行班,并且学生深深喜欢上了语文课。

这位老师没有指出段子里的主人公是谁,也没有讲述这个段子的前因后果。有老师质疑故事的真伪,还在群里发问:有谁喜欢这样的老师?又有谁喜欢上这样的语文课?没人喜欢的语文课,语文成绩怎么会好呢?提出质疑的老师很理直气壮:“这写的是童话,骗小孩子都骗不了!”

其实,这个略含夸张成分的故事揭示了语文教学的基本法则。钱理群教授曾说过,语文教育其实就是三件事——读书、思考、写作,打下基础,养成习惯。概括得更简单一点,就是“读、思、写”三字诀。这个从没有教过书的语文老师上的每节语文课,不正是按照钱理群教授所说的“读、思、写”三字诀来做的吗?

他不像真正的语文老师那样受条条框框的束缚,也没有教参做蓝本,更没有标准化的解答做范例。他每天只是让学生读书,划书,背书,抄书!这个班的学生因为没有了老师的示范,只好自己反复通读,遇到疑问只能借助工具书;学生每天通读,重复多了,就带着疑难问题潜心精读,一边读,一边又冒出新问题,就划上标记批注;然后再熟读全篇,遇到精彩的段落就背诵,对自己深受启发的语句就抄录;时间长了,学习就有了门道,就开始尝试其他形式的学习方式——练笔写作。如此自主学习,学生的语文成绩怎能不提高?

不仅仅是语文学科,任何一门学科,只要学生能主动学习,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学生的成绩肯定会提高。名师出高徒固然没错,但并非普遍真理,也有高徒造名师之说,徒弟很高明,师父兴许还没有徒弟的本领。

谢曼·查伏尔是美国乃至全世界都非常著名的权威游泳教练。他在教练生涯中,曾经为美国以及其他有关国家,培养了不少世界级游泳巨星,比如大名鼎鼎的“飞鱼”施皮茨就出自他的门下。他们先后74次打破奥运会纪录和62次打破世界游泳纪录,创造80次美国全国游泳纪录,夺得16枚奥运会游泳项目金牌。然而,说来有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像这样一位有着卓越贡献的游泳教练,他本人竟然不会游泳!这样的师父又是怎样教出杰出学生来的呢?这其中的道理真需要好好琢磨一下了。

英国有一位数学教师,名气很大,因为他教出了很多出类拔萃的学生。人们慕名前往取经,结果发现,这位数学教师不是学数学的!他的教学方法是:先让学生自学,然后轮番请学生给他讲,他听明白了再让学生给全班讲,结果全班学生的数学都学得很棒。看来这位英国同行之所以成为出类拔萃的数学教师,原因在于他认真地充当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启发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以上两则故事不是童话,是真人真事!这样的真人真事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也经常出现。

记得当年读高中时,正是恢复高考之时,我的任课老师中,有少数老师自己都没读过高中,怎能教高中呢?但老师都十分勤奋、敬业。老师组织我们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将数理化各科的习题解出来,然后刻印成习题集,发给同学们复习用。我们领到任务的几个同学,倍感光荣与自豪,也深感压力与责任。我当时学得最好的是语文,数学也行,学得最差的科目是物理。但我们都想着如何知难而进。因为我是副班长,所以就主动向老师请缨解答物理题。

那时的学习十分紧张,既要学习高中的新内容,又要复习初中的旧知识。但我们学得十分主动,每天除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外,其他时间就是解题。当年高考,我们那个五十多人的班级共考上了几十个大学、中专生。

我参加工作后,在好多场所,有人听说我是七九年考入华师的,就问我是不是大冶一中毕业的。我总是自豪地说,是四棵中学毕业的。虽然当年的四棵乡高级中学从始到终只存在了三年,就改办成了初中。

为什么那样一所只存在了三年的乡村高中,能走出来一批优秀的学生呢?那是因为学生学习主动,才造就了自身能力的提高。其实,任何一个学生,他的潜能都是巨大的,就看我们如何去开发了。

我认识这样一对夫妻,他们在城里打工,孩子在城里上学。从小学开始,班里家庭条件好的孩子要么进了这样那样的培训班,要么请了家教一对一辅导。而那对夫妻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基本上可以说是贫困户,既上不了培训班,也请不起家教。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对夫妻想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来督促自己的孩子学习。

他们给孩子布置了一道特殊的家庭作业——孩子每天回家要将老师讲的课讲给他们听。孩子很懂事,也很听话,每天认真完成父母布置她的作业。那对夫妻呢,每天尽管很累,但坚持听孩子讲课,从来不会落课。听到后来,那对夫妻根本就听不懂孩子在讲什么了,但他们每天仍然装着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脸上不露一点痕迹,一直到孩子高考结束、进入大学为止。最后,这孩子比其他上培训班或者辅导班的同学成绩要好得多,和他们一样进入了理想中的大学。

同样,这个事例也说明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语文课夫妻游泳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