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评价改革:为学生健康发展导航

2014-08-06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学业改革评价

教育质量评价改革不仅是把握教育现状、解决教育问题、完善教育政策、改进教育管理、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顺应国际教育评价改革趋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消解教育质量评价积弊的需要,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

正因如此,许多国家把教育质量评价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然而,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是世界公认的教育领域的几大难题之一,其难度是不言自明的。影响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在我国教育界,关于评价有几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人认为,除了学习成绩之外,学生的道德水平、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都无法评价;也有人认为,高考指挥棒不转向,奢谈评价改革。另外,尽管素质教育践行已久,但重分数轻育人,把考试等同于评价,把成绩等同于质量的现象仍然大行其道。

那么,我们究竟要开展什么样的教育质量评价,如何开展教育质量评价,选择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如何对待教育质量评价结果,这些都是教育质量评价的关键问题,也是当前教育质量改革的瓶颈问题。为此,我们需要探索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让教育质量评价更加科学、有效。

第一,注重评价取向的优化。若要深化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就需要改变“以升学率定优劣”、“以分数论英雄”的传统评价观,确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教育质量评价取向,把各方追求的利益和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目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结合起来,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第二,注重评价标准的综合化、特色化。当前国内中小学学业质量评价指标和内容,有些以相关的课程标准和政策为依据,有的有明确的数量规定,如体质健康、作业时间、睡眠时间等,但有的只有原则性要求,目前还缺乏相应的具体标准和全国以及区域的常规,如学生品德发展、兴趣特长等。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一个结合学生学业品德发展、创新精神、身心发展等多方面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而这正是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2013年,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提出了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这为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提供了内容和指标范本。然而,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各地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包括武汉市在内的各实验区需要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评价理念和做法的同时,结合当地实情,不断探索完善,努力建立一个符合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第三,注重评价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完善。评价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完善,关键是要改变传统的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做法,采取直接考查学生群体的发展情况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方式。要注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和学校的发展变化,注重考查学生的进步程度与学校的增值幅度;关注学校的努力程度,以学校自我评价为基础,逐步建立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和社会相结合的三方协同外部评价机制。

第四,注重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使用。评价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导向上。评价的导向作用不仅反映在评价指标上,还体现在对评价数据的处理和评价结果的运用上。武汉市作为国家首批“教育云”试点城市之一,将在评价改革上充分发挥“教育云”数字化管理的作用。对评价结果的不恰当运用很可能会导致不恰当的竞争。因此,我们要科学运用评价结果,为学校提供个性化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充分发掘每所学校的优势与特色,及时发现学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项给出评价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学校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有效利用评价报告提供的数据信息,指导学校正确运用评价结果,改进教育教学,发挥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作用。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坚持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引导学校回归教育的本质,按照教育的规律办学,促进广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作者系武汉市教育局局长)

猜你喜欢

学业改革评价
艰苦的学业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35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