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健康课堂理念 探索“伙伴学习”模式

2014-08-06张彦平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伙伴效能班级

张彦平

武汉市硚口区崇仁路小学坚持“主体教育”研究已近20年,一直致力于让教师自觉、智慧地工作,让学生自主、生动地成长,从而活出生命的意义。

2012年3月,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以学生发展为本”,建设健康课堂的研究与实验》开题,学校作为课题实验学校,积极探索了“以学习为中心,建构伙伴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回归教育原点,重构课堂健康价值

康德认为,唯有教育,才能实现人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这个过程,有逻辑上的合理与情绪上的愉悦。卢梭说,教育即生长。好比树木,要给予阳光、水与土壤,生长就是自主、自由与舒展能量的过程。由此可见,教育与成长具有天然的“健康基因”。

正如省教育厅黄俭副厅长所言,健康课堂是情感的真诚、思维的丰富、兴趣的浓厚、流程的简洁、环境的生态与价值的实用。

然而,受应试思想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当下的课堂又往往成了“唯师独尊”“唯分独贵”“只重学习结果”“缺乏人性关怀”的地方,课堂应有的健康因子遭遇“水土流失”。我们不禁追问:教育的目的,课堂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所以重构课堂的健康价值,就必须坚持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我们在分析影响学生学习成长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中发现,要素之间的关系健康、和谐与否决定了课堂是否健康。为此,我们将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等要素融入到一个生态系统之中,以班级、课堂为阵地,建立一种平等互助、彼此欣赏、相互协调、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于是伙伴课堂、伙伴学习,伙伴班级、伙伴成长成为了学校师生向往的价值形态与精神追求。

二、实施伙伴学习,丰富健康课堂的内涵

1.伙伴学习是基于“我——你”关系的学习

代表西方哲学传统思想的人与世界的“我——它”关系,造成了“我”与世界的鸿沟,是一种对立而非交融关系。迁移到“学生我”的角度,容易将教师、学生、教材及关联环境视作“它物”,这种关系因平等性、沟通性的欠缺,让人产生焦虑感。哲学家马丁·布伯认为,“我——你”关系才是一种真正的价值关系。所以,只有在一种平等与互动,关怀与尊重的关系中,学习才是活生生的,才会真正实现师生在认知、情感、意志及行为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2.伙伴课堂是“为学而教,不教之学”的课堂

生长,是树木及树林自己的事,同样,学习也是学生及同伴们自己的事。在实践中,我们生成并确立了伙伴学习的核心思想——为学而教,不教之学。一方面,改变教师重“教”,转移到重“学”,即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动力、方式与效能,让学生喜欢教师、喜欢学科、喜欢同伴,并逐步爱上学习。因此,“为学而教”是我们工作支点与发力点的转换方向。这个过程,需要我们“破坏”自己传统的工作观念与方法,从而让师生、生生,甚至延伸的师长、环境资源形成不可分割的“学习成长的伙伴共同体”。而另一方面,更为巨大、更为“残忍”的工程,是我们与孩子们接触开始,就要在理性上帮助他们挣脱课堂、挣脱教师,因为真正的成长不是学习经历的简单计量而是生长——也就是没人教了,但拥有了持续学习的动力、方法和能力,这便是“不教之学”的意义。唯如此,学生才能在离开了学校后自觉地步入健康的学习生活,并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中成为受人尊重的生命。这应该是健康课堂,更是健康教育的本质所在。

三、激活三个学习链,释放健康课堂的能量

1.打造课堂学习链,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效能

以教为中心的课堂,学生被动而依赖,学习的发生、推进因缺乏学生主体的动力支持和方法支撑,学习效能与健康程度自然受阻。在深入学生参与学习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有一个基本的“链接存在”,即:自学(独立面对学习对象的学习)——互学(与学伴之间的交互学习)——拓学(延伸广度和深度的学习),学习链的三个环节在与课堂时空重组的过程中,最需要得到教师的贴切引导。所以,教师对于学习链活动的有效改变与推动决定了课堂学习效能的优劣。于是,“伙伴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构造的“导向自学、导思互学、导练悟学、导评拓学”等行为以恰当的方式助力学习链。课堂让学生的学习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增值,这是合乎学习伦理与学习规律的探索。以这个逻辑和视角,观测学校的伙伴课堂,也许可以窥探出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所释放的健康能量。

2.建构班级学习链,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随着伙伴关系的建立,班级中的“人——人”系统,由过去的单一、浅层走向了多维互动。学生群体的小组化、团队化重建,让协作、分工、统整等活动的发生成为了可能。因此,班级学习链也自然产生了:即岗位学习(责任意识与能力的学习)——交往学习(沟通意识和能力的学习)——合作学习(协同意识和能力的学习)。生生之间交往的密度、深度和强度因合作的发生而呈现紧密状态,成长的效能与矛盾的冲突也会自然显现出来。

在这个改变中,学习、合作靠什么维系和滋养?显然,单靠课堂本身的改革或教学技术上的改造,已无法实现新型课堂的基本秩序与健康。

此时,班级的“生态效应”凸显出来。小组中学生之间的习惯、个性和行为只有进入一种和谐状态,有效的合作互学才能真实发生。我们认准了这个链接,所以尤其强化参与课堂变革的教师,要先把班级建设好,才能让课堂变革产生实效。于是,学校班级建设上推行的“班本实践”模式所构造的共同愿景、运行机制和效能评价的建设,建构了有价值的伙伴关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责任、沟通和协同等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个体、小组与群体的学习效能在班级文化的软力量中得到助推,这个要归功于班级生态所释放的健康能量。

3.构筑管理学习链,催生学校伙伴文化发展

没有健康的教师,就没有健康的课堂;同样,没有健康的学校文化,也无法实现教师的健康工作与生活。健康课堂的理念更使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校园文化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辉映的现代学校的管理工作学习链,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让学生的学习发生在校园环境和人群的每一个时空。

所以,我们建设学习型组织,让团队文化和伙伴精神浸润师生;我们建设丰富的课程,让学生在更多选择中获得个性化发展;我们建设崇仁伙伴云,让现代信息技术助力有效学习。同时,我们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让学校管理催生伙伴学习、伙伴课堂和伙伴文化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伙伴效能班级
班级“四小怪”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伙伴
新伙伴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我的好伙伴“苍苍”
不称心的新班级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