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民族院校不同民族大学新生性知识水平的调查研究

2014-08-05康菊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性知识维吾尔族汉族

康菊珍

康菊珍:女,本科,讲师

随着性观念日益开放,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已是屡见不鲜。大学生的不安全性行为已经使部分大学生面对未婚先孕、人工流产和性病等生殖健康问题[1],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根据彭彧华对当代大学生性行为现状与相关因素的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性态度普遍宽容。一部分大学生在性行为方面表现出过度的随意性;一部分大学生在发生性行为时缺乏安全意识,不采用安全有效的保护措施[2]。大部分研究都是针对汉族大学生,有些研究虽涉及少数民族大学生,但研究者既没有对来自不同民族的大学生作出具体的区分,也忽略了性知识掌握情况在民族之间的差异。当然,也有一些关于少数民族群体在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研究[3-4],但研究对象并非是针对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的,也有研究对象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但只涉及到性行为态度的研究,缺少生殖健康方面的信息[5]。2012年9~11月对西北民族大学2012 级新生进行了性有关知识的抽样调查,旨在为高等民族院校有效开展在校大学生性教育提供基础性的参考资料,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西北民族大学5 个民族(汉、藏、回、蒙古、维吾尔族)大学新生2200 人,学生来自全国31 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男1140 人,女1060 人。年龄17~24 岁,平均20 岁。生源地:城市1030 人(46.81%),农村生1170 人(53.19%)。

1.2 研究方法 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填写(对研究对象进行自愿、匿名调查),单独答题并当场收回。发放问卷2200 份,收回问卷2200 份,有效问卷2130 份,有效率96.82%。

1.3 调查内容及评分 一般人口学特征:性别、民族、生源地;性知识知晓途经;性与生殖健康基本知识,由8 个项目组成(人体生理结构、避孕知识、性传播疾病及预防等)的判断题,回答正确得1 分,回答错误得0 分,最高分8 分,得分越高代表性知识掌握情况越好;性态度由4 个项目组成(个人贞操、婚前性行为、大学生同居等),采用Likert 3 级评分法[5-6],完全不赞同=1,中间状态=2,赞同=3,分数越高代表性态度越开放。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 统计学软件,大学新生一般情况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多样本计量资料比较采用SNK-q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2130 名大学新生中有男生1090 人(51.17%),女 生1040 人(48.83%)。城 市 学 生1030 人(48.36%),农村学生1100 人(51.64%)。所调查的大学新生人数 及 分 布 情 况:汉 族420 人(19.72%),藏 族450 人(21.13%),回族430 人(20.19%),蒙古族400 人(18.78%),维吾尔族430 人(20.19%)。

2.2 大学新生性知识的来源及希望获得性知识的途经 本次调查中,大学新生性知识来源占第1 位的是“书刊、杂志”,占第2 位的是“家庭、学校”教育,可见正规的教育途经(家庭、学校)不是大学新生获取性知识的主要途径,然而,在调查大学新生希望获得性知识的途经中,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能通过“家庭、学校”获得正规的性教育。见表1。

表1 2130 名大学新生性知识主要来源及希望获得性知识的途径 名(%)

2.3 汉族与少数民族大学新生性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表2)

表2 汉族与少数民族大学新生性知识掌握评分比较(分,±s)

表2 汉族与少数民族大学新生性知识掌握评分比较(分,±s)

民族人数 掌握性知识程度汉族420 4.98 ±1.35少数民族 1710 4.16 ±0.87 t′值11.858 P 值 <0.05

2.4 不同民族大学新生性知识知晓情况的比较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地区是影响大学新生接受性知识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在本研究中,选取内陆地区有代表性的4 大少数民族分别是藏、回、蒙古、维吾尔族,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传统文化,将这些少数民族的大学新生作为单独的变量。结果显示:不同民族间大学新生性知识知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汉族(平均分4.98)得分最高,回族(平均分3.81)得分最低。见表3。

表3 不同民族大学新生性知识掌握评分比较(分,±s)

表3 不同民族大学新生性知识掌握评分比较(分,±s)

注:汉族与藏族大学生比较,q =19.974,P <0.05;汉族与蒙古族大学生比较,q = 13.002,P <0.05;汉族与回族大学生比较,q =24.590,P <0.05;汉族与维吾尔族比较,q =16.603,P <0.05;藏族与蒙古族比较,q =6.293,P <0.05;藏族与回族比较,q =5.131,P <0.05;藏族与维吾尔族比较,q =2.993,P <0.05;蒙古族与回族比较,q=11.208,P <0.05;蒙古族与维吾尔族比较,q =3.321,P <0.05;回族与维吾尔族比较,q=8.034,P <0.05

民族人数 掌握性知识程度汉族420 4.98 ±1.35藏族 450 4.05 ±0.98蒙古族 400 4.35 ±0.92回族 430 3.81 ±0.71维吾尔族 430 4.19 ±0.83 F 值85.703 P 值<0.001

2.5 汉族与少数民族大学新生性态度评分比较(表4)

表4 汉族与少数民族大学新生性态度评分比较(分,±s)

表4 汉族与少数民族大学新生性态度评分比较(分,±s)

民族人数 性态度汉族420 6.54 ±1.25少数民族 1710 5.36 ±1.05 t′值17.860 P 值<0.05

2.6 不同民族大学新生性态度评分比较(表5)

表5 不同民族大学新生性态度评分比较(分,±s)

表5 不同民族大学新生性态度评分比较(分,±s)

注:汉族与藏族比较,q =16.250,P <0.05;汉族与蒙古族比较,q=17.302,P <0.05;汉族与回族比较,q=28.850,P <0.05;汉族与维吾尔族比较,q=28.463,P <0.05;藏族与蒙古族比较,q =1.546,P >0.05;藏族与回族比较,q =13.000,P <0.05;藏族与维吾尔族比较,q=12.606,P <0.05;蒙古族与回族比较,q=11.091,P <0.05;蒙古族与维吾尔族比较,q =10.708,P <0.05;回族与维吾尔族比较,q =0.390,P >0.05

民族人数 性态度汉族420 6.54 ±1.25藏族 450 5.71 ±1.19蒙古族 400 5.63 ±1.05回族 430 5.05 ±0.97维吾尔族 430 5.07 ±0.80 F 值138.457 P 值<0.001

3 讨 论

对大学新生性知识来源及希望获得性知识途径的分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大学新生获取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主要途经是“书刊、杂志”,而“家庭、学校”教育并没有成为大学新生获得性知识的主要途经,与以往的研究[5-6]结果一致。与之相比,汉族和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希望获得性知识途径占前2 位的均为家庭、学校教育和书刊、杂志。大学新生渴望获得性知识,可能是由于家庭和学校对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力度不够,致使学生不得不通过其他可能得到性知识的途径去获取,然而他们对其获得的性知识健康与否无法把握,因此汉族和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希望通过影视、网络和同伴交流获得性知识的比率显著降低,这与张凤宁等[7]的调查结果相似。我国有55 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人民生殖健康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生殖健康教育可接受性很差,可能原因是旧的传统观念束缚着家庭和社会,且从事生殖健康教育的工作者极度缺乏。如何从各民族情况出发,使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的形式及内容符合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特点和需求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8]。

汉族与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在性知识掌握情况和性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汉族比少数民族大学新生性知识掌握更准确。与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多来自于山区和贫困牧区,中学阶段很少或根本没有进行系统、完整、科学的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有关[9]。在性态度上少数民族大学新生表现的相对保守,可能与少数民族大学新生都保持着各自民族的传统观念、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有关。要避免大学新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新生接受零散、不成系统甚至有害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影响其健康性态度的形成,我校应刻不容缓地开展性与生殖健康的教育。

不同民族大学新生性知识掌握情况与性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民族大学新生在性知识掌握情况与性态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以往研究结果[10]一致。在少数民族中蒙古族大学新生在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得分最高,说明性知识知晓水平最高,回族和维吾尔族大学新生性认知水平最低。在对少数民族大学新生性态度的研究中,藏族得分最高,说明藏族大学新生性态度相对开放,回族和维吾尔族大学新生得分最低,说明回族和维吾尔族大学新生性态度相对保守。可能由于少数民族大学新生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然而不同的宗教对性有着不同的宗教价值观、社会观,也有着不同的社会禁忌,这就影响着他们对性和生殖健康知识的获取以及对的性的开放程度,如回族和维吾尔族大学新生信仰伊斯兰教对婚前性行为等问题持否定态度的比例较高,与以往研究的结果[11]一致。

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多来自于封闭的山区或牧区,近几年虽然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但是还存在城乡、基础教育条件等差异。少数民族大学新生获得性知识的途经相对较少,而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都希望回到生源地工作,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如果能把自己所学到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特别是性健康与生殖健康知识、性行为观念带回到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封闭的山区或牧区,对少数民族性健康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对这个群体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可能会带动其整个少数民族地区生殖健康的改善。

总之,由本校实际情况可以看出无论是汉族或少数民族大学新生性知识、性态度、性道德等性健康观念尚未形成,学校应开展系统、完善、科学的性教育,促进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状况的改善,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1] 陈 忆,许洁霜,程利南.中国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状况及降低非意愿妊娠方法探讨[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5,13(9):572-574.

[2] 彭彧华.当代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09:2.

[3] 陈卫群,朱 江,刘克仁,等.少数民族中老年人生殖健康状况及其需求调查[J].中老年学杂志,2009,29(17):2234-2237.

[4] 梁燕君,赵守盈,谌 华.少数民族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态度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2):1145-1146.

[5] 周元忠,张玫玫,尹 平,等.北京市大学生对生殖健康、避孕教育及服务需求的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09,17(2):74-77.

[6] Gale McKee L,Forehand R,Miller KS,et al.Are parental gender role beliefs a predictor of change in sexual communication in a prevention program[J].Behav Modif,2007,31(4):435-453.

[7] 张凤宁,瑞 云,朱 蕾.少数民族地区某高校大学生婚前性行为观点及性知识需求的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503-3506.

[8] 杜 鹃,王 意,陈思礼.健康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殖健康的影响[J].生殖与避孕,2010,30(8):567-570.

[9] 周佩杰.少数民族男大学生性压抑现状和成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医,2009,23(1):27-28.

[10] 段青梅,谢 丹,周 莉,等.少数民族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认知和态度调查与教育对策[J].护理学报,2011,18(8B):17-19.

[11] 于秋红,东 珍,康晓平,等.七所民族大学女生生殖健康知识教育现状和教育需求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34(2):301-307.

猜你喜欢

性知识维吾尔族汉族
复杂陈述性知识结构的程序化设计
中国本土性知识必须“再全球化”
维吾尔族手艺人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家视野中的河湟汉族
古代新疆汉族学习其他民族语言现象说略
Ad36感染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progranulin表达的调节作用
哄骗孩子形成错误的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