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午流注足浴法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

2014-08-05苏亮珍谢丽玉翁剑飞何伟秀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阳明经子午流阳上亢

苏亮珍 谢丽玉 翁剑飞 何伟秀

苏亮珍:女,本科,主管护师,护理部副主任

高血压病(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并发症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如何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成为了临床工作中的热点。运用子午流注理论,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患者,在西医治疗高血压病的同时进行按时辰中药足浴护理,能提高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率,降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1年4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中肝阳上亢型患者100例,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43~76 岁,平均61.4 岁。随机等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服用降压药的基础上应用子午流注的理论,予以早上7∶00~9∶00,给予足浴高血压方进行足浴护理。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1];中医证型符合《中医内科学》[2]中肝阳上亢型标准。主证:头痛头胀,眩晕耳鸣。次证:面红目赤,口苦心烦。舌脉:舌红,脉弦有力。排除标准:年龄在80 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及有足浴禁忌证者(各种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皮肤局部病变,如湿疹、癣、疮疡、脓肿、疱疹、瘢痕等),各种肿瘤患者,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有出血性体质或倾向者,急性传染病,淋巴结肿大患者,足部有皮肤破损及烧、烫伤者,各种感染性疾患,如丹毒、脓肿、骨髓炎、蜂窝组织炎等,严重心脏病、肝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饥饿、极度疲劳或酒醉后。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高血压足浴方足浴护理,于每日晨7∶00~9∶00,中药方均由本院中药煎药机煎制,每剂代煎成500 ml。

1.2.1 足浴方法 (1)方药组成。组方由牛膝30 g,钩藤30 g,芒硝60 g,夏枯草20 g,天麻20 g,葛根20 g,代煎成500 ml。(2)足浴用具。选用zy-888 型足浴按摩盆。(3)操作方法。取降压足浴液500 mL 倒入足浴盆中,加入温水至规定刻度(6000 ml),选定温度(38~43 ℃左右),设置为恒温,设定时间30 min。水温因人而异,以脚感温热为准。水深以覆双膝关节为宜,根据个人情况加选震动、红外线、臭氧、加热、气波等功能。足浴结束后及时擦干双脚,卧床休息30 min。每日1次,7 d 为1 疗程。首次足浴前统一用台式血压计测量患者平卧位右上臂血压,末次足浴完成并卧床休息30 min 后再次测量同一部位血压,并记录两次血压值。用3 个疗程后,观察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型患者使用足浴方后每日的血压的变化情况。

1.2.2 足浴注意事项 (1)足浴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行心理调护,详细解释足浴的作用及方法,以取得患者配合;病室环境宜安静舒适,温度适中,无对流风;水温调节恒定;足浴过程中应加强病情观察,注意患者精神、面色、有无汗出等情况,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足浴。(2)饭前及饭后30 min 以内不宜进行足浴,以免影响胃肠消化功能。(3)水温调节要适度,一般38~43 ℃,不能超过45 ℃或低于38 ℃。初次足浴者水温可以低一些,并逐渐增加,足浴后应立即擦干脚部,以免受凉。(4)足浴时少数患者因足部血管受热扩张,使头部血液供应量减少,可能会出现头晕的症状,嘱患者平卧片刻,症状即消失。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21 d 后比较两组的降压效果和症状缓解效果。疗效标准:显效:收缩压、舒张压均比治疗前下降10 mmHg 以上,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头痛头胀等症状消失;有效:收缩压、舒张压比治疗前下降5~10 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头痛头胀等症状减轻;无效:血压未有明显下降,症状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 统计软件,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 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的降压效果比较(例)

3 讨 论

3.1 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渊源于《内经》[3],是中国古典时间医学。子午言时间,流注喻气血运行。此学说认为人体十二经脉气血的盛衰变化是根据昼夜阴阳二气的消长而变化的。夜半为子时(23∶00~1∶00),子为至阴,胆经最旺;丑时(1∶00~3∶00),肝经最旺;寅时(3∶00~5∶00),肺经最旺;清晨为卯时(5∶00~7∶00),阴渐消,阳渐长;辰时(7∶00~9∶00)胃经最旺;巳时(9∶00~11∶00)脾经最旺;午时(11∶00~13∶00)为至阳,心经最旺时(13∶00~15∶00)小肠经最旺;申时(15∶00~17∶00),膀胱经最旺,黄昏为酉时(17∶00~19∶00),肾经最旺,阳渐消,阴渐长;戍时(19∶00~21∶00)心包经最旺;亥时(21∶00~23∶00)三焦通百脉[3]。正常人血压呈双峰一谷变化,第一峰在卯辰时,第二峰在申酉时。詹龙亮[4]通过应用动态血压监测对血压变化详细记录,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子午流注计时法,借用五运六气的理论,对20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高峰时段在凌晨6∶00~7∶00 左右,对应于12 时辰的卯时和辰时范畴,符合子午流注时辰规律。而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主要基于肝肾阴阳平衡失调理论。肝脏生理特征以血为本,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临床多见肝阳亢而阴液不亏的实证。肝阳亢者,白天阳盛,肝的阳气升动太过,致肝气上逆,出现头痛、头胀、烦躁易怒、面红躁汗等症。所以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患者血压的高峰多见于卯时和辰时,属阳明经。

3.2 中医辨证足部药浴疗法 中医辨证足部药浴疗法是足疗诸法中的一种,它是通过辨证论治,结合水的温热作用、机械作用及中药液薰洗的治疗作用,起到疏通奉理,散风降温,透达筋骨,理气和血,从而达到增强心脑血管机能、改善睡眠、消除疲劳、消除亚健康状态、增强人体抵抗力等一系列保健功效。中医辨证足药浴疗法是指经过辨证论治,选择适当的传统中医药物、水煎后兑入温水,然后进行足药浴,让药液离子在水的温热作用和机械作用下通过黏膜吸收和皮肤渗透进入到人体血液循环从而输送到人体的全身脏腑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中医足浴疗法中,最主要的一个功能就是调整血压,它可扩张足部及全身细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改善循环。全身血液循环的改善,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缓解动脉痉挛,使血液流动朝正常状态转化,使植物神经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改善睡眠质量,消除失眠症亦能降低血压,缓解高血压病的症状。此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颜春棠[5]用桑珍足浴干预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50例观察,总有效率80%。邱萍[6]用熄风通络汤足浴辅助治疗高血压病临床观察,阴虚阳亢证:显效4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75%;痰湿壅盛证:显效5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79.3%。

本研究在原有降压方案的基础上配合足浴,足浴高血压处方主要以天麻钩藤饮为主方加减,加入阳明经的引经药物,并根据子午流注理论在7∶00~9∶00 进行足浴护理。葛根性甘、辛、凉,主归肺、脾、胃经,葛根轻扬发散,上行于头面,实者可散邪,虚者可升发脾胃清阳之气以充养头面,又因其乃“阳明经药”,故临床常用治足阳明经相关之头面疾患。天麻亦归阳明经,平肝潜阳,清肝泻火。方中芒硝清热平肝亦归阳明经,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夏枯草清肝泻火;怀牛膝性甘苦酸平,主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引血下行,利尿通淋。本方起到了平肝潜阳,清肝泻火的功效。

4 小 结

通过运用子午流注的理论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进行足浴护理,在西医治疗高血压病的同时加予自拟高血压足浴方进行按时辰足浴护理,能提高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率,降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发挥中医护理的特色。从而为患者的进一步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志谢 感谢王和鸣教授提供的实验平台,即:王和鸣教授中医工作室为本文提供数据支持。

[1] 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5:35.

[2]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2 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5.

[3] 杨巧玉.中医时间学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08,6(24):248.

[4] 詹龙亮.高血压昼夜节律与子午流注时辰规律的探讨[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5] 颜春棠.桑珍足浴干预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5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0):739.

[6] 邱 萍.熄风通络汤足浴辅助治疗高血压病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11):1360-1361.

猜你喜欢

阳明经子午流阳上亢
针刺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效果观察
肝火旺和肝阳上亢,你会区分吗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从阳明经论治黄褐斑浅析
天麻钩藤饮加减合复方羊角颗粒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子午流注选穴艾灸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中药口服配合子午流注开穴法治疗失眠31例临床疗效观察
管遵惠老师子午流注学术特点介绍*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尿液代谢组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