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加强大气科学通识教育

2014-08-04李蓓蓓唐镭

语文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通识大气

○ 李蓓蓓 唐镭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语言文化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生态文明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它是一个历史范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着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1]13-17我国古代就有生态思想的渊源,儒家的“仁爱万物”、道家的“道法自然”以及“天人合一”等,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101-106生态文明是与科学发展观相统一,在我党带领下中国将走上一条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高产出、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的文明境界。[3]3-9人的实践是受到思维控制的,要从根本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首先在意识上树立生态文明观。因此,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个层次。[4]5生态文明意识建设,要让民众能够科学认识生态文明的发展规律[5]125-128,这首先要广泛普及生态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科学素养。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也是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的摇篮,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理应成为重要阵地。[6]38-40在高校推行生态相关知识的通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高校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推行大气科学通识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推行内容的耦合路径进行了探析。

一、大气科学通识教育助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

大气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与社会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它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对象和反馈者。[7]150-160“蓝天”已经是环境友好的重要标识。可见大气已经是公众普遍认可的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气科学常识也是生态科学知识普及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推行大气科学通识教育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大气科学是研究大气的结构、组成、物理现象、化学反应等(包括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和各种大气现象的演变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一门学科。从大气科学本身的研究范畴来看,涉及大气圈和人类圈这两个地球系统中最为活跃的圈层,也是人际关系中十分敏感和脆弱的地带。20世纪初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极大地损害了公众健康,引起了大规模的环境运动,进而生态文明孕育产生,这些环境污染事件以20世纪“八大公害事件”为代表(表1),其中五项属于空气污染事件。事件中有毒空气的危害程度与当时局地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大气中的污染物由于气象原因不能得到及时扩散,最终酿成了惨剧。虽然破坏性的生产模式是导致环境事件的元凶,但是气象条件在其中无疑是凶手的帮凶。因此,大气科学知识普及十分必要,对认识地球生态系统运行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保护人类、协调与自然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表1 八大公害事件

二、大气科学通识教育与生态文明高校教育的内容耦合途径

大气科学作为生态文明高校教育的一门基础知识课程十分必要,它将极大地补充生态文明的基本知识面。通过结合当前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丰富大学生地球生态系统相关科学知识,从而培养正确的人地和谐观,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大气科学通识教育与生态文明高校教育的内容耦合途径初步探析如下:

1.结合大气环境热点问题,学以致用。“高温、雾霾、沙尘暴、台风、干旱、洪水、冰雹、全球变暖、城市热岛……”,这些词汇频繁出现,也是我们生态文明道路上必然经历的种种。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和气候变化问题不仅仅是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8]144[9]68-74,也是社会热议的话题。加强大气环境热点相关气象知识的传播十分必要,这些知识将直接应用于问题的实际分析,从而引导人们的认识和评价,形成环境问题的舆论。科学认识是正确归因的首要前提,因此大气科学通识教育应该加强热点大气环境问题的分析,普及相关科学知识,让书本知识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生活。

2.增加污染气象学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果是环境友好,空气质量是首当其冲的重要指标。空气污染气象学是研究大气运动和大气中污染物相互作用的科学,从人类环境的角度看,人类活动影响大气的哪些组分以及它们的迁移规律。它是大气科学中的一个新的领域,帮助人们了解大气污染物与人类活动、气象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是生态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传统大气科学概论中对这部门内容涉及较少,但是这部分知识与当前高发的空气污染事件密切相关,也是大学生亟需普及的科学知识。

3.倡导“对话”中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根据大量《大气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经验,目前大气科学课程普遍存在着“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显然不能满足培育生态文明意识的需要。在大气科学走向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参与互动和实践十分必要,只有通过切实的“对话”,让学生成为知识学习主导者,才能进一步产生观点,形成意识和理念。

三、结 语

奥尔多·利奥波德在其著名作品《沙乡年鉴》中写到:“没有生态意识,私利以外的义务就是一句空话。”高校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十分重要,通过大气科学普及可以有效补充地球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建设大学生在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储备。根据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内容上结合大气环境热点、增加污染气象学内容、倡导课堂“对话”,让大气科学知识走入实际生活,指导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

【参考文献】

[1]周宏春.生态文明建设应成为重要任务[J].中国发展观察,2012(9).

[2]李忠明,史华娜.海潮灾害与范公堤的修筑——兼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形成的自然环境基础[J]. 阅江学刊,2010(3).

[3]马凯.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求是,2013(9).

[4]陆畅.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与责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5]漆玲.略论生态文明意识及其建构[J].道德与文明,2011(2).

[6]杨冬梅.从“独自”到“对话”——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变革[J].环境保护,2011(16).

[7]初清华.气象文学刍议[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1).

[8]赵超.“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论自然气象兴感与诗歌审美意境营造[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9]李忠明,朱秋娟.气候灾异与吴嘉纪诗歌风格的形成[J].阅江学刊,2009,1(3).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通识大气
宏伟大气,气势与细腻兼备 Vivid Audio Giya G3 S2
蜗牛看牙医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