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监护室急性脑卒中108例机械通气相关性及预后分析

2014-08-04黄建梅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3019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13期
关键词:脑干脑室心电图

黄建梅 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301900

急性脑血管病为神经科常见急症,很多患者起病凶险,需入住重症监护室救治,为探讨脑卒中CT、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改变与机械通气治疗及预后的相关性,本文对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8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1 资料

108例均为我院重症监护室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其中男65例,女43例,年龄38~81岁,平均年龄(62.6±18.3)岁,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证实,脑出血6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脑梗死28例,既往无明确的心脏病变,3d内行心电图检查,据临床APPAⅡ评分标准均>15分,符合收治重症监护病房的标准,本组病例均符合后勤部卫生部拟定的临床治愈好转标准[2]。

2 CT诊断脑出血的量与机械通气及预后的关系

出血量>30ml 17例,手术15例,机械通气治疗17例,成功5例;出血量10~30ml 46例,机械通气治疗15例,成功11例。出血部位:内囊23例,继发脑室出血21例,脑叶出血9例,丘脑8例,小脑2例。见表1。表1提示出血量在10~30ml,机械通气治疗率低,为32.6%,成功率高,达73.3%;>30ml,均需机械通气,成功率低,为29.4%,病死率高达58.8%。

表1 脑出血的量与机械通气及预后的关系

3 CT诊断病变部位与机械通气及预后的关系

见表2。表2提示脑出血以内囊及脑室出血常见,机械通气比例升高,其中内囊病变预后好,达91.3%,脑干及脑室出血病死率高达46.2%,脑室、脑干出血及脑干梗死机械通气成功率低,为17.6%和25.0%。

表2 CT诊断病变部位与机械通气及预后的关系

4 脑卒中心脏损害与机械通气的相关性

见表3。表3提示急性脑卒中心电图异常率显著增高,其中在脑出血组心电图异常显著高于脑梗死组,心电图异常依次为:ST-T改变、心率异常、期前收缩、房颤,随着心电图异常的增加,脑出血组较脑梗死组机械通气治疗也明显增多,死亡率出现心律失常者增高。

表3 脑卒中部位出现ECG异常与机械通气的关系

5 脑卒中心肌酶变化与机械通气关系

见表4。表4提示出血组心肌酶明显高于缺血组,机械通气及死亡率均增高。

表4 脑卒中心肌酶变化与机械通气关系

6 讨论

脑卒中多发生于老年人,近年来发病亦有年轻化趋势,其预后与病变面积、病变部位有很大关系。脑出血出血量在10~30ml,机械通气治疗率低,为32.6%,成功率高,达73.3%,大于30ml及脑干出血机械通气治疗率增高,成功率低,为40.9%,病死率高达46.2%。这与出血量越大,占位效应越易导致脑疝的形成密切相关。脑干为呼吸、循环生命中枢,此部位受损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有直接关系。病变部位以内囊及脑室出血较多,可能与供应内囊的豆纹动脉垂直离开大脑中动脉,在血压冲击下易形成微动脉瘤,破裂后造成内囊出血有关。出血较大时,血肿穿破脑室壁导致脑室出血,当血块阻塞脑室系统,阻碍脑脊液循环时,导致颅内压急剧增高,是造成脑室出血死亡率高(占38.4%)的原因。大量出血及脑干出血机械通气相关性明显增加,往往可以延长患者生命,给临床抢救治疗带来时机,使患者有希望存活。以往认为小脑、丘脑病损死亡率高,现CT可及早诊断治疗。

急性脑卒中可引起心脏损害,本组病例合并心脏损害高达73.1%,脑心综合征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3]:(1)脑对心脏活动调节紊乱,支配心脏活动的高级自主神经中枢为下丘脑、脑干及大脑边缘系统;(2)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紊乱,急性脑卒中体内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可进一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造成心肌缺血;脑、心血管病变存在共同的病理基础,高血压、动脉硬化为脑、心血管病共同的常见原因。脑部病变时,诱发心脏病变加重。本组病例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的检测发现,急性脑卒中后心肌有不同程度损害。脑出血组显著高于脑梗死组。同时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异常越重,机械通气治疗明显增加,病死率高,与曹明亮、周仁明报道一致[4,5],其原因可能与脑出血好发部位特殊有关,加之脑出血多数病情较重、颅内压明显增高,脑组织受压或推移,甚至形成脑疝,脑组织血流量减少,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直接影响脑干心血管中枢有关。病变部位越靠近丘脑下部,心电图异常率越高,脑卒中后脑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丘脑下部的自主神经中枢,引起心肌细胞的病变,从而使心肌酶谱增高[6]。

笔者认为脑出血量小于30ml时,仍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但对大血肿及脑室出血时应及早做血肿及脑室引流术,防止脑疝形成,并及早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维持呼吸节律,保持气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同时注意监测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及时纠正心律失常或心衰,保护心肌细胞,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

[1]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6):379-380.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75.

[3]蒲传强,郎森阳,吴卫平.脑血管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60-461.

[4]曹明亮.脑卒中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和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6,16(4):581-589.

[5]周仁明,秦桂华.急性脑卒中心电图变化的相关性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4):3875-3876.

[6]Pick K.Extraction complication of severe head injury〔J〕.Neurosury,1998,77(30):901-903.

猜你喜欢

脑干脑室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115例急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分析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6岁以内孤独症儿童听性脑干反应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