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乐演奏胸腹式呼吸训练技巧初探
2014-08-02陈正星
陈正星
摘要:管乐演奏主要是靠气息流动来发声,呼吸在管乐演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相关研究者一致认为胸腹式呼吸是管乐演奏中较为科学合理的一种。本文首先介绍了管乐演奏胸腹式呼吸的相关概念,分析当前对管乐演奏胸腹式呼吸存在的理解误区,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管乐演奏胸腹式呼吸的相关训练技巧。
关键词:管乐演奏 呼吸技巧 训练
呼吸是管乐演奏的重要基础,气息运用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管乐演奏的音质、音高及音色,正因为如此,当前越来越多的管乐演奏者与相关研究人员关注管乐演奏胸腹式呼吸训练技巧研究。管乐演奏胸腹式呼吸是当前众多呼吸方法中较为科学、合理的一种呼吸方法,本文主要探讨的也是管乐演奏胸腹式呼吸的主要训练技巧。
一、管乐演奏的主要呼吸方法
一般来说,管乐呼吸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衡量一种呼吸方法是否科学,主要以采取何种呼吸方法耗费的精力最小而达到的演奏效果最好为衡量标准,以下进行具体介绍。
(一)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又称为肋式呼吸法,这种呼吸方法主要利用肋骨的扩张实现呼吸,利用胸式呼吸时人体肩部会稍微上扬,所以胸式呼吸又被称为肩式呼吸法。此方法的优势是吸气量较大,劣势是在利用此呼吸方法时,人体的横膈膜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易造成演奏者呼吸不畅,影响到气息控制,最终影响到演奏效果。
(二)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又被称为横膈膜呼吸,主要是靠横膈膜的上下移动而实现,吸气时横膈膜下压,人体腹部会膨胀,因此腹式呼吸可以实现深度呼吸,此呼吸方法的优点是气息控制较为容易,呼吸较为放松灵活,此种方法的缺点是由于胸廓未完全展开,故而呼吸量较小。
(三)胸腹式呼吸
胸腹式呼吸又称为混合式呼吸,是一种将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相结合进行的呼吸方法,采用胸腹式呼吸既可以实现胸廓的有效打开,又可以充分利用横膈膜,因此可以实现呼吸量的最大化,又可以实现气息的良好控制,因而可以说胸腹式呼吸在管乐演奏中是较为科学、合理的呼吸方法,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胸腹式呼吸的主要训练技巧。胸腹式呼吸主要原理如下图所示:
图1 胸腹式呼吸法原理及结构示意图
二、当前管乐演奏胸腹式呼吸方法存在的主要误区分析
当前管乐演奏胸腹式呼吸方法存在的主要误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认为胸腹式呼吸完全排斥自然呼吸,另外一个是认为胸腹式呼吸是要求将气息吸入腹部,以下具体针对两个误区展开论述:
(一)胸腹式呼吸与自然呼吸
有些管乐演奏者在训练和演奏时,认为胸腹式呼吸完全不同于自然呼吸,因此在训练与演奏时过分强调胸廓的扩张及横膈膜的下压,造成呼吸紧张、气息不顺,其实,胸腹式呼吸并不完全排斥自然呼吸,虽然胸腹式呼吸在利用胸腔进行方面,以及横膈膜的下压方面与自然呼吸有所不同,但胸腹式呼吸是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通过某些身体部位(肋肌、横膈膜)的控制而实现,严格说来,胸腹式呼吸源于自然呼吸,又高于自然呼吸。
(二)胸腹式呼吸与气息进入腹部
有些初学者认为,胸腹式呼吸是将气息吸入腹部,其实,这只是演奏者主观上的错觉,其实胸腹式呼吸只是横膈膜向下移动将主要脏器往下移动,从而创造出更大的气息容量空间,气息其实并未到达腹部。
三、胸腹式呼吸训练技巧初探
在进行管乐演奏时,胸腹式呼吸首先作为演奏者个体气体交换的自然呼吸形式存在,同时,又是管乐吹奏动力,胸腹式呼吸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管乐演奏的音质、音量及节奏。由于胸腹式呼吸与自然呼吸有着很大的区别,必须通过一定的训练积累,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其练习方法分为非乐器练习与乐器练习两种方法。
(一)非乐器练习
1.体姿
嘴微张,两手叉腰或用手触摸腹部,胸腔主动扩张,腰部也向外扩展,同时两脚自然分开使身体保持放松。
2.吸气
用嘴吸气,放松喉咙,使气息自然进入胸腔,肋肌跟随吸气合理扩展,横膈膜自然下降配合吸气。
3.呼气
保持吹奏口型,腹部缓缓收缩,横膈膜自然上升,使气息集中、有利、平稳呼出。
(二)乐器练习
1.吸气
吸气的总体要求是气息足,吸的速度快,且在吸的过程中,相关肌肉比较放松,吸气的注意点有三个方面,具体来说为“一要二不要”。
(1)“一要”
“一要”指要真吸气,吸气时相关肌肉不要过度紧张,肌肉紧张时,胸腔与腹部扩张并不意味着真正吸到足够的气,要身心放松,使胸腔充分吸气。
(2)“二不要”
首先,吸气时不要过度耸肩,在管乐吹奏中,人体的肩部会自然微耸,但初学者由于心理过度紧张,有时会过度耸肩,造成胸腔收到挤压,影响到吸气的顺利进行。其次,吸气时不要过度弯腰,初学者往往有这样的错觉,认为弯腰能有助于吸气,实际上弯腰会使相关脏器收到挤压,更不利于吸气,因此在进行管乐吹奏训练时,应避免过度弯腰。
2.呼气
呼气的总体要求有四个方面,分别是吹通、放松、有力、稳定,具体如下:
(1)吹通
要合理利用腹肌控制好气息,做到气息足够吹奏,又不致于有所剩余。如果气息不足,将无法胜任长音的演奏,如果气息过剩,将导致演奏者“憋气”——由于气息憋在口腔及胸腔中,将造成演奏者脸红脖子粗而加剧紧张,最终导致演奏失败。
(2)放松
呼气时,也要保持腹肌与肋肌充分放松,特别要通过控制腹肌控制呼气的动作,使呼吸的动作保持匀速,避免呼气过快或过慢,从而使演奏者的表演与乐器浑然一体。
(3)有力
管乐演奏呼气要集中而有力,人体吹出的气体量是有限的,只有将有限的气息集中到最小的嘴型吹出,气息才能稳定而有力,吹奏效果才会悦耳而动听。
(4)稳定
管乐演奏呼气要做到均匀而稳定,避免呼气过长过短、过粗过细、过强过弱,否则发出的声音就会不稳定而影响演奏效果。
3.换气
换气也是管乐演奏的重要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换气时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节奏
换气应把握好节奏,使其与乐曲演奏的节奏相一致,利用乐曲的起承转合进行换气,务必把握准节拍,避免占用其他节奏的时间进行换气。这要求演奏者在演奏开始时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待节拍将至,能及时踏准并换气。
(2)气量
换气的量应合适,既要能满足机体本身自然呼吸的气量,又要能满足管乐吹奏必需的气量,同时要根据乐曲节奏的变化随之进行必要的调整。
(3)时间点
要准确把握换气的时间点,一般来说,演奏者可在休止符处换气,但若乐句过长,可选择在和弦变换、音程大跳处进行换气。
(三)其他关键点
1.姿势
身体应该自然放松,不应该过度紧张而导致过度耸肩、过度弯腰,胸腔受到挤压而导致呼吸不畅。
2.口型
口型对管乐演奏的顺利进行意义十分重大,唇肌既要有一定的紧张度,又不能过度放松,唇肌的适度紧张,可以保持气息的集中而有力,从而达到铿锵有力的演奏效果。
四、结语
呼吸是管乐演奏的关键环节,呼吸把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演奏能否成功,胸腹式呼吸是管乐演奏呼吸较为科学、合理的呼吸方法。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管乐演奏胸腹式呼吸存在的主要理解误区:胸腹式呼吸并不排斥自然呼吸、胸腹式呼吸并不意味着气息进入腹部,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管乐演奏胸腹式呼吸的主要训练技巧:主要包括非乐器练习与乐器两种方法,每种方法又具体从吸气、呼气、换气等三个角度进行。这些建议可以为管乐演奏者及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音乐教育更强调实践性,本文在管乐演奏呼吸的实践性教育方面还有待加强,一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学习及工作中进一步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李志祥.管乐演奏呼吸的几种方法[J].北方音乐,2010,(06).
[3]刘晖.对管弦乐法课程教学中普遍出现的部分现象与问题的探讨与解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01).
[4]袁韵佳.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管弦乐队发展史略[D].青岛:青岛大学,2011年.
[5]高松.浅谈笛箫等民族管乐演奏中呼吸理论的运用及教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