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治疗内科昏迷患者200例临床分析
2014-08-01余强
余 强
纳洛酮治疗内科昏迷患者200例临床分析
余 强
目的 研究纳洛酮对急诊内科昏迷的临床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2010年8月~2013年7月急诊内科昏迷患者
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实施常规支持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的纳洛酮联合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中患者临床疾病治疗总有效率93.0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0%,清醒时间(35.72±6.18)h短于对照组(52.24±7.05)h,PaO2值(35.89±4.36)mmHg小于对照组(46.73±5.21)mmHg,PaCO2值(89.68±7.46)mmHg高于对照组(71.66±6.8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多由于脑血管疾病、急性中毒、心血管疾病所致,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大剂量纳洛酮,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对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效果更为理想,且缩短昏迷清醒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作用与价值。
急诊内科;昏迷;临床治疗;纳洛酮
在急诊内科临床工作中,昏迷是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在急诊患者中约占5%,患者的脑功能受到损伤而出现严重的紊乱或高度抑制,长时间的处于失去知觉的病理状态,是最为严重的意识障碍阶段之一[1]。临床治疗多以脱水利尿及吸氧、镇静、降压等常规支持治疗为主,但其临床效果不稳定,因此本研究通过对部分昏迷患者使用纳洛酮进行联合治疗,对比分析其临床效果,以作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2010年8月~2013年7月急诊内科昏迷患者200例,其中脑血管疾病患者62例,占31.0%;急性中毒患者47例,占23.5%;心血管疾病患者32例,占16.0%;肺性脑病患者21例,占10.5%;低血糖患者19例,占9.5%;肝性脑病患者9例,占4.5%;其他患者10例,占5.0%。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0例患者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21~83岁;对照组100例患者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20~84岁。经统计学检验,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病情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所有病例均为本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昏迷患者,入院时进行昏迷程度评估,GCS评分低于8分,包括轻、中、重度昏迷患者;排除精神抑郁或既往抑郁症史患者,假性昏迷或瘫性昏迷患者,经抢救无效3d内死亡患者等[2]。本次实验中所有患者均已被详细告知实验内容,自愿参与本次实验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刻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实施心电监护并畅通呼吸道,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包括应用镇静剂、利尿剂及降压药物等进行脱水利尿降压以降低颅内压,并予以持续吸氧等支持治疗,开放静脉通道,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补充所需水分或电解质,抗酸碱失调;对不同病因、症状的患者根据其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救治措施,如患者出现中毒症状则优先实施洗胃或导泻,能够确定中毒来源者予以相应的解毒剂,低血糖症状者及时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等。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的纳洛酮(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188;1mg/支)进行联合治疗,剂量为1.5~2.0mg/d。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的昏迷原因,并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昏迷清醒时间、血气指标(PaCO2、PaO2)等,并对2组数据之间实施统计学对比分析。
临床疗效评估标准为:显效,治疗3d内患者意识、神志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实验室各项检验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治疗3d内患者意识、神志恢复,但未完全正常,症状、体征明显改善,部分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无效,治疗3d内患者意识、神志未见恢复,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未见改善,甚至加重[3]。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软件17.0版实施统计学检验。正态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2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昏迷清醒时间则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2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n(%)]
表2 2组患者清醒时间与血气指标对比
3 讨论
作为急诊内科较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昏迷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致死率,该病患者多由于各类原因导致脑部组织及结构受到刺激、损伤,而使部分脑功能出现障碍甚至衰竭,病情进一步发展恶化可引起心肺功能障碍或休克等,如不能及时的予以有效救治,容易导致不良预后或死亡[4]。
该病的发病诱因较多且复杂,且由于患者的昏迷状态无法对病史等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追查,而对临床诊断及后续治疗造成困难,常会出现治疗效果较差或不及时而延误病情等情况[5]。通常在对患者诊断后需要尽快予以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尽早将昏迷诱因予以清除,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改善其机体状况并对主要器官进行有效保护[6]。
通常临床上主要采取吸氧、补液、使用利尿降压等相关药物进行支持治疗,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快速改善机体状况,同时针对患者的昏迷诱因进行对症治疗等,但因部分患者准确诊断较为困难,容易出现误诊导致对症治疗失败,而基础支持治疗无法对患者机体形成有效改善,常会导致患者救治不及时而病情被延误,影响其预后效果[7]。
纳洛酮属于脑组织保护剂的一种,其临床效果稳定、理想,能够快速的穿过血脑屏障与脑组织中的阿片受体产生作用,而发挥其竞争性拮抗效果,以有效的减少β-内啡肽含量,改善脑部局部的血液供给,对脑组织及神经功能形成保护,并促进其恢复[8]。
对患者的昏迷原因进行调查可知,其主要原因包括脑血管疾病、各种急性中毒事件与心血管疾病,肺性脑病与低血糖所致昏迷患者亦占有一定的比例。而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昏迷清醒时间则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大剂量纳洛酮,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对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效果更为理想,且缩短昏迷清醒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作用与价值。
[1] 肖磊,张雪花,邱芳英,等.11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3,9(4):125-126.
[2] 吴庆华.127例急诊内科昏迷病人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3):481-483.
[3] 陈晓文.74例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J].重庆医学,2013(29):3545-3547.
[4] 赵宏宇,崔国元,李凤春,等.年龄和既往史与急诊内科昏迷患者诊断的相关性探讨[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6):715-717.
[5] 师占红.急诊内科昏迷58例临床处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4):1826-1826.
[6] 张中兴.纳洛酮、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脑中风52例临床治疗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7):1112-1113.
[7] 娅茹,杨涵铭,黄昊,等.盐酸纳洛酮在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治疗中的应用[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9,9(3):194-196.
[8] 刘自东,刘忠桃.联合纳洛酮综合治疗51例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0,31(8):965-967.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7.100
湖南 412000 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 (余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