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角函数有效教学初探
2014-07-31于萍
于萍
摘要:要想艺术生学好三角函数,需要他们及时复习,不断强化他们对基本概念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适当地进行反复练习,减少他们前学后忘的现象,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地培养他们的复习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从而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
关键词:夯实基础;一讲一练;互助成组;学会积累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2-067-1今年我担任了高一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个是普通班,还有一个是艺术班,这是我第一次接手艺术班,在教学上没有什么经验。开学时两个班的数学成绩,并没有太多的差异,普通班平均103.41分,艺术班平均100.19分,但是在第一次数学自主测试时,艺术班竟然比普通班平均分低了十分,这真让我无比惊讶和无法理解!
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而且高考时大多是放在大题第一题的位置,难度相对较小,是艺术生的得分点所在,因此在这一章节的教学上,我在内容的进度和难度上将两个班区分开来,做了相应的调整。那我是怎么在三角函数这一内容上做到让两个班的成绩缩小差距的呢,现将本人的一点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夯实基础,熟记公式
对于高一的新生,首先面临的是如何从初中数学跨到高中数学中来,初中的数学题目,已知、结论以及答案大都是常数和定量。就如初中角的范围只局限在0°~360°之间,而高中一下子就将角的范围扩大到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内容一开始就很抽象,对艺术生来说,学好这章知识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要想学好三角函数我就让学生先夯实好基础,熟记相关的公式。
学生记忆时一定要结合图像来加以理解,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内容后才会在老师的引导下将前后的知识连贯起来,切不可死记硬背。对于三角函数的习题,刚开始时我要求艺术生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的练习,打好基础,再慢慢地找一些课外的习题,来帮助他们开拓思路,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二、记好笔记,一讲一练
高中数学的章节很多,每一节里又有好多的知识点和题型,老师在上课时不可能像在初中时那样将每个知识点都慢慢讲,直到让学生都掌握和理解好才讲下一个知识点。因为高中课程开设的多(有九门课学生同时学习),学生集中学习数学的时间相对比初中要少,所以老师在上习题课时经常是讲两道、三道甚至更多的例题。对于艺术生而言,一堂课一下子要接受这么多的内容是有难度的,可能上一题他们还没掌握好,老师已经开始讲下一题了。为此我要求他们上数学课时认真记好笔记,特别是老师在课堂上重点拓展的知识,以及有价值的解题方法等都要详细记录下来,这样才能方便他们把课上没有理解的问题在课后通过笔记及时补上,加深理解。在上习题课时,我采取了一讲一练的形式,希望学生能在课上就掌握好所学的内容。
三、纠错成集,互助成组
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明显地在知识内容“量”上多了很多,但练习和消化的课时却相对减少了,这无疑又给艺术生学好数学增加了难度。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在新学期开始时我就要求学生准备一本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做错的或者容易出错的题目记录下来,有时间就经常翻翻,把错题重新想想,和正确的解题过程相比较,以便及时巩固,以防再犯错。
学生除了听老师讲,看老师做以外,还可以形成“互助组”相互学习。我常鼓励他们,形成“互助组”,当你遇到难题时就去寻求帮助,把别人做错的题目也拿来一起分析、一起讨论、一起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这样大家对知识的掌握就会更牢固,一起得到提高。
四、反复巩固,学会积累
对于三角函数这章的学习,在上课前五分钟,我会检查他们的公式和概念的掌握情况,对于艺术班的学生我还经常默写公式。平常上课时我试着引导学生对三角函数形成板块结构,使知识前后贯通。如表格化记忆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经常对习题进行分类,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归纳于同一方法。例如三角函数中:求函数(1)f(x)=sin(2x-π6);(2)f(x)=3cos(x-π4)的单调区间、对称轴、对称中心和最值及对应的x的集合。对于这类题型,在解题前先观察x前的系数,如果是负的,就先使用诱导公式将x前的系数变成正的,接下去只要把小括号里的内容框起来看成一个整体,分别对应基础函数y=sinx和y=cosx相关的性质这类题目便可迎刃而解。
当然学好三角函数除了以上几点以外,平常还需注重批改作业,增加面批等等。针对我们三星学校的艺术生,高考录取在文化成绩这块分数线在逐年上升,对他们来说考上好的学校难度越来越大。三角函数作为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让他们扎实基础,多做基础题,反复巩固,争取将考卷上相关的三角函数题尽量地多拿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我和学生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尚志,张思明,胡凤娟,付丽.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中的三角函数与三角[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8(15).
[2]李金莲.三角函数课程难度的定量分析比较[J],2007(07).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