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老味道”从一粒粮食开始
2014-07-31赵涵
赵涵
有这样一群人,被外界称为“都市新农人”。他们本是白领和精英,却放弃了事业,甘愿到田间地头当起了“农民”,刘达就是其中一位。三年前,他义无返顾地切断了近三十年积累起来的人脉和资源,一头扎进了东北抚顺的田里。“如今我在北京的日子,最大乐趣就是请朋友到自己的食堂,尝尝我种出来的老味道粮食。”刘达说。
一碗米饭的魔力
刘达在北京通惠河畔文化创意产业园有一家自己的农业公司。“到我这儿来的客人,必须吃我这里一顿饭!”随后被他拉到食堂的人们会发现,这里上的第一道“菜”竟是一碗新蒸的白米饭,而且刘达要求,米饭坚决不能和菜一起吃,“让大家白嘴尝尝它的原始味道。”
没想到就因为米饭,食堂师傅炒的几盘菜都显得不够吃了,只得让师傅再炒,直到大伙把米饭全部吃光。“吃不完的还会有人打包带走。”刘达笑着说道。去年12月的平安夜当天,他和员工们到位于北京顺义的一家残障学校做公益活动,并负责提供食堂的所有食材。“我们带了整整50斤黏大米过去。现场不到200人将其全部吃光,甚至有小朋友连吃了4盘。”更何况,这顿饭提供的是花样丰富的自助餐,很多人回盘只是为索取米饭,实属罕见。
“这个米就是我在东北抚顺的田间地头种了三年的老味道粮食。三分之二是我自己种的额谷米,三分之一是老味道黏大米,香、糯、甜,还特别有嚼劲。白嘴吃时,更能感受到原种粮食跟其他杂交种的不一样,这就是原汁原味的老味道。”刘达一说到黏大米,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出人意料的选择
刘达本是一位媒体人。他曾追随著名传媒人艾丰,参与“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后来又做起了全媒体平台,旗下包括杂志、网络和掌上传媒等新媒体,十余年来风生水起。三年前他毅然退出传媒业,把全部精力转投到农业领域,在东北抚顺市的清原县包起了地,开起了农业公司。
他看似突然的“不务正业”一开始惊呆了周边的所有朋友。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刘达表示,一方面与他对土地的深厚感情有关,还有一段“闻香识大米”的有趣经历直接促成了他的决定。
“三年前,中国农业大学一位姓于的教授,也是我多年的一位老朋友,给我送来一袋米。据说住在他楼下的一位老教授他曾经到他家敲过门,问他‘老于,你们家的米是哪儿来的,怎么这么香?我从一楼经常闻到你们家的米香。结果我回家蒸这米,还真是这样!我就想,能不能跟我的朋友、客户分享这样的好米?于是我就委托他给我种十亩地,结果他给我包了三十亩水稻田。我们之间大概沟通了三个月,我就下定决心做农业了。现在也是于教授在清原帮助打理我的种植基地。”
然而,做农业可真不是一项省心省力的活儿。要保证产品各个环节的可控,包括从种子、种植、田间管理,到加工、存储、物流、销售等等,刘达还坚持全人工复古种植方式,即全部过程不打农药、不用化肥、不使用除草剂、添加剂,坚决拒绝转基因。这样做导致的一些后果,就是产量不高、品相也许不好,比如米粒不够饱满,瘪粒子多,还会夹杂一些草籽。但是,他种的所有粮食每年都会经过国际检测机构瑞士SGS的检测,显示198项农药残留无一超标。
他还曾观察用自家种的黏黄米和玉米碴熬成的粥,发现不仅粥体上飘有一层罕见的“黄油”,瓷勺放在表面也能稳稳的不会沉底。他办公室里用来招待客人的小点心,也是用自家的玉米麸子做成的,口感比起一般的小点心要“扎实”得多。
“食物的品质和安全得到保证,食物原本的口感与味道得以传承。而这,正是食物本身所追求的极致:安全,营养和口感。”刘达很庆幸他这一次的选择。
拯救老味道
一封用黄色牛皮纸写的信在刘达的书柜里陈列着,这是今年1月,来自北京东城区鼓楼附近的一位大姐写给他的。信中写道:“感谢您的免费大米,味道很美,我们很喜欢,会再买!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好几年没有收到纸质的书信了,还是感谢信,太感动了!谢谢这位朋友的鼓励,我们一定会努力把老味道的事情坚持到底!”刘达激动地对记者表示。
“达哥”——无论年龄大小,朋友们都喜欢这么称呼他。今年年初,他发起了“达哥拯救老味道”活动。“过去的三年,我主要专注于筛选优良种子,采用合适的田间管理方式,先提高自己农产品的质量,再寻找合适的机会杀入市场。现在我感觉是时候了,开始做‘达哥拯救老味道。”
一批黏大米、黏黄米和黏高粱等“黏”字系列的粮食,勾起了人们心底深处对那些遥远年代的回忆和感动。本是在微信朋友圈里小范围地宣传,没想到两个小时内,500份用于试吃的粮食被一抢而空。当天下午预告增加100份后,又在半小时内被抢光。“转天我们又加了200份,也是很快抢完。一共800份的粮食,我们本来计划三天时间发完。”
这也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风格:种了三年的粮食,却没怎么卖过。他60%至70%的产品都是以送为主,截至去年底已经送出了15000箱、价值约300万元的产品。“农业的收益期不是赶出来的,抱着快速致富的心态做农业,一定没戏!”刘达的理念就是这样——扎扎实实,做良心农业。
拯救老味道的同时,还有拯救自己健康的“私心”。去年,刘达提出了“回家吃饭”的倡议,这和他的切身感受有关:“以前的我没有休息日,身体也垮了,得了一身的病,这两三年开始规律生活,按时回家吃饭,很少参加应酬。即使有应酬,也是控制在八九点钟就回家,和以前拼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了,健康也回来了。”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他“拯救老味道”的队伍,或是合作种植,或是义务推广。刘达也高兴地看到,他的客户年龄层上至“50后”“60后”,下至“90后”,甚至有“80后”青年试吃后激动得不得了,一下子买了50份黏大米,分送给自己的父亲和他的同事们。“拯救老味道,不仅仅是人文情怀和传统文化的回归,更是惠及今人和子孙后代的善事。”有参与者这样评价道。
今年,刘达计划将黏大米的种植面积从之前的100亩扩大到350亩,此外还有百亩黏黄米和黏高粱。“随着‘拯救老味道行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来年我们的种植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列入拯救名单的老味道,也会更加丰富!”
正在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首集《脚步》中有这样一句话:“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这句话触动了很多人的心。的确,在当今社会,从人到食物,都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加匆忙。但相信总有一种幸存下来的“老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在舌尖上反复提醒着我们。“要好好珍惜那些老味道,并把那些珍稀的老味道保存延续下来。不忘昨日的来处,才能更好地认清明天的去向。”刘达说。
对话“都市新农人”刘达
《文化月刊》:您为什么要拯救“老味道”?
刘达:这是我近几年投身农业的思考和沉淀。三年来,我穿行于辽宁清原的田间地头,接触到了东北地区一些特别好吃但却异常稀缺的老味道物种,像黏大米、黏黄米、黏高粱……这些老味道、老物种,承载着关于百姓生活、岁月波澜的时代记忆,承载着纯粹美好的亲情回忆,如果不及时保护和拯救,就会永远错过。
正如那些地球上曾经存在过的珍稀动植物、那些曾经温暖我们记忆的老物件一样,近年来,全国各地一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一些特色老味道物种,正在逐渐消退甚至消失。小时候我们常吃的棒子面粥、玉米面窝头、高粱面饼、黏豆包……满口的自然纯香,如今再也吃不出那个味了。
当然,我们拯救的老味道,一定是具备拯救价值的,即口感好、有营养。就拿东北黏大米来说,生长于东北清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甚至被吃过的人评价:吃过此米,再无其他的米可入口。不仅如此,黏大米营养丰富,《本草纲目》将其功效归为四种:温脾胃,止腹泻,缩小便,收自汗。
《文化月刊》:您印象最深的“老味道”是什么?
刘达:小时候吃的玉米面。以前的玉米,都是原种种植,亩产很低,只有三百多斤,但是口感非常好,有一股非常浓郁的玉米香味,现在的老人们常常会怀念那种味道。那时候即便放粮库里两三年的陈粮,拿出来吃都要比现在的玉米好吃。
我自己也在种植玉米,是我们自己的种子公司研发的天农28,亩产只有三四百斤,口感接近于40年前的老味道。但即便如此,也只是接近,而不敢说完全一样。
《文化月刊》:您刚才提到“老味道”物种在逐渐消退甚至消失,为什么会这样?
刘达:有自然原因,也有社会因素。以今年列入第一批“达哥拯救老味道计划”的东北黏大米为例,这种黏大米产量非常低,平均亩产只有二三百斤,远低于普通大米1000多斤的亩产量。老品种往往靠农户自行留种繁衍,因不抗倒伏、病虫害多,田间管理复杂,耕种费时费力,所以逐渐被农民弃种。另外,稻壳过厚导致脱水时间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通常普通大米需要1个月,而黏大米则需要2个月。黏大米出米率只有约55%,远低于普通大米77%左右的出米率。
我希望从老味道开始,从东北开始,为中国的“老味道”做一份民间档案,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珍贵的老味道,并使之永远流传下去。我还希望,通过集中开发和保护,做育种研究,提升老味道物种的种植价值和经济效益,让农民愿意去种,让所有人都能买到和吃到。
《文化月刊》:您的“舌尖哲学”是什么?
刘达:我认为在当今社会应该推广一种“安全又好吃”的舌尖文化。首先安全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好吃。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只吃自己种的粮食。但是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吃自己种的粮食是不现实的。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联合种植”的模式。所谓联合种植的对象,可以是集团客户,也可以是家庭客户。我也一直在提倡“家庭农场”的模式,通过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联合种植,来吃到安全、放心又好吃的粮食。